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国学 > 国学讲堂 >

张国刚:处处不如人的刘备为何成“天下英雄”

http://www.newdu.com 2017-11-23 凤凰网 佚名 参加讨论

    刘备(161-223),字玄德,涿州涿县(今河北涿州市)农家出身。都说他是卖鞋、贩草席为业,实不尽然。他的父祖“世仕州郡”,也是一个有身份人家的出身。祖父刘雄,“举孝廉,官至东郡范令”,当过东郡范县县令,父亲刘弘大约是一般吏职。
    可是,要与曹操、袁绍、刘表、刘璋比,他就差远了。袁曹先不论,刘表曾是“八顾”之一的名士,党禁解除后,他入大将军何进幕府,出来就是荆州刺史,刘璋的父亲刘焉在朝为太常,出为益州牧。虽说都姓刘氏,他们之间的距离可不是一般的大。裴松之曾经感叹,为什么刘备称帝之时,史料中没有留下他所追尊的“元祖”名讳。 其实刘备自己死后只有谥号昭烈帝,并没有庙号。我怀疑,刘备当初称帝之时,就没有认真地追尊过“元祖”。他应该是继承汉献帝“皇侄”的位子呀。
    刘备在父亲故去后,与母亲相依为命,少年时代也没有认真向学,只是在乡里纠集一帮无良少年,自己当孩子王,偶尔接受到涿州经商的富商的经费资助,为此,为商人们提供安全保护,也完全可能。
    曹操、袁术、孙权都曾经举孝廉,刘备的同学公孙瓒家世二千石,也曾举孝廉。察举入仕,这是东汉最正牌的出身。刘备却是与黄巾军打仗出身(举孝廉还是祖父刘雄时候的事)。这还比不得人家董卓,董卓在西北边与羌人作战,刘备是与黄巾军作战中,略有微功,获得一官半职。这一下就比人家矮了半截。
    一、江湖上的声誉
    刘备以军功出身,担任过几任低级职务。如安喜县(河北定州市区东面)县尉;下邳(江苏徐州附近)丞;高唐县(山东潍坊高唐)县尉和县令。结果不是被人裁员,就是自觉无趣,主动去职,还有被贼人赶走的。走投无路之际,只好去找老同学公孙瓒。
    刘备打仗出身,却不能打仗。曹操手下的人就曾说刘备是“拙于用兵,每战则败”。公孙瓒派刘备去帮助徐州陶谦。陶谦被曹操所逼,不甘心留给曹操,临死前,请刘备接守徐州。其实是天上掉馅饼啊。刘备却丢掉了徐州,输给了吕布。此后,他就在吕布手下苟且过活。吕布亦不能容,他先后投奔曹操、袁绍、刘表。汉高祖刘邦48岁,出来造反。刘备48岁时还在刘表手下混饭吃,郁郁不得志。
    可是,在他出道以来的20多年间,刘备在江湖上的美誉度,却因为他一次次的失败而不断抬升。刘备赢得了人才,赢得了人心,赢得了仁厚的美名。
    先说人才。关羽、张飞还在刘备出道之前,就是铁杆兄弟。公孙瓒帐下的赵云忠勇善战,性情谦和。刘备一见倾心,深相接纳,从此子龙追随刘备一生,甘苦与共。最有名的是诸葛亮,三顾茅庐,千古佳话。诸葛亮比刘备年轻20岁,刘备不仅能用诸葛亮,而且坦诚托孤,使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陈寿赞美刘备在笼络人才方面可以媲美高祖刘邦,说:“先主之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至于“举国托孤于诸葛亮,而心神无贰,诚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轨也。”可以说比刘邦还要更高一筹,为古今罕见之美谈。
    再说人心。陶谦请刘备出任徐州刺史,刘备心中无底,此前他最多做过县令,没有履历,没有家族背景,刘备心中胆怯,对于不远处的袁术,心存疑虑。可是袁绍、陈登、孔融这些不同背景的人,都认同刘备领徐州。特别是孔融,北海相孔融,看不起曹操,却特别看好刘备。《三国志·蜀书·先主传》:北海相孔融谓先主曰:“袁公路岂忧国忘家者邪?冢中枯骨,何足介意。今日之事,百姓与能,天与不取,悔不可追。”先主遂领徐州。这就是刘备过人之处,天与之,百姓与之,地方实力派如陈登、糜芳都与之。
    刘备在荆州,受到刘表的猜忌,难有作为。可人心却在刘备这边。刘表死,荆州士民皆归附于刘备,诸葛亮劝他袭取刘表遗孤懦弱的刘琮,刘备不听。曹操南下攻荆州,刘琮投降,数以十万计的百姓追随刘备南逃,每天只能走十几里,有人劝刘备放弃百姓,刘备说,“夫济大事必以人为本,今人归吾,吾何忍弃去!”走笔至此,晋朝史学家习凿齿也不禁赞叹刘备,“虽颠沛险难而信义愈明,势偪事危而言不失道。”
    最后说仁厚。刘备无疑有忠厚的一面。裴松之就说,刘备“追景升之顾,则情感三军;恋赴义之士,则甘与同败。”说他不愿意袭取荆州,愧对刘表于地下;不愿意抛弃百姓,宁愿与之同患难。其实,从另外一面说,刘备的仁厚,也是他的智慧所在,即使他起意袭取荆州了,他能够保准一定成功吗?即使袭取成功了,面对曹操南下的大军,他能保住荆州吗?刘备心中应该是很清楚的。
    总之,与众豪杰混江湖,刘备可以打的牌不多,可依赖的本钱也很少。全凭他自己这点仁厚的长者形象,往往绝处逢生,逢凶化吉。刘备动不动以刘皇叔自诩,其实最不靠谱的就是这个“皇叔”头衔。
    二、困境中的机遇
    赤壁之战是刘备一生的转折点。赤壁之前,刘备很少有得意的日子。
    赤壁之战期间,刘备以及关羽、刘琦(刘表长子,其手下军队万余人归于刘备)有2万人,周瑜所动员的军队也只有3万人,照理说,二人出兵相当,确实是孙刘联盟。可是,无论是曹操,还是孙权,都没有把刘备真正作为一方,平等相待。孙权只是把刘备、鲁肃更愿意把刘备,看做前来投奔自己的,就像当初刘备在袁绍、曹操和刘表手下那样。这是导致孙刘二家为荆州问题大动干戈的原因之一。
    先说当初刘备投靠曹操,是被吕布所逼,曹操遇之甚厚,表授豫州刺史、左将军,礼之亦重,出则同舆,坐则同席。刘备后来称刘豫州、左将军,就是本乎此。豫州在河南,是曹操的地盘,刘备任豫州刺史,只是虚名。刘备心知肚明,所以他从来就没有想在曹操手下安安稳稳地过日子。为什么?曹操不会放过他。青梅煮酒论英雄,曹操说,当今之世,堪称英雄的唯有你刘使君和我曹操啊,本初之徒,不足数也,袁绍之流,是不能算的。这让韬晦种菜的刘备,吓得筷子都掉下了地。我们佩服曹操的眼力,更要赞赏刘备的柔术,他毕竟瞒过了曹操的眼睛,逃了出来。
    接着刘备去了袁绍麾下。袁绍除了派人前往迎接之外,他自己也到两百里之外去亲迎之。可见他对于刘备的重视。刘备于袁绍之子袁谭有恩(袁谭举茂才,刘备是恩主),可是,尽管如此,袁曹还没有分胜负,刘备就“阴欲离绍,乃说绍南连荆州牧刘表。” 为什么刘备暗中谋划离开袁绍呢?因为他自己不能俯首于袁绍,袁绍也不可能放心于刘备。官渡之战结束后,刘备就投奔荆州而去。
    刘备在荆州深为刘表所忌惮。从刘表等人身上,我们看出汉末名士的不堪。“景升父子皆豚犬”(叶剑英诗句),此言不虚。曹操出兵东北的乌桓,刘备建议乘许下空虚,袭击曹操的后方。刘表犹豫不决,失去了机会。刘表的这种态度,被郭嘉等人看得一清二楚,故建议曹操放心前行。刘表身居天下要冲,采取中立态度,实际上是坐等毙命而已。刘备在荆州一共有7年时间,期间他广结恩信,又先后得到了徐庶、诸葛亮这样的人才。就等一个出头露面的机会。刘表去世,曹操南下,荆州局势崩盘,孙权暴露在曹操的打击之下,从而给了刘备造就了新的机遇。
    曹操屯军与江北的乌林(今洪湖市境内)。曹操著名的《短歌行》“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处可依。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就是赤壁之战前与诸将宴饮时的兴会之作。据说其中的“乌鹊南飞,绕树三匝,无处可依”,是很不吉利的征兆。接着,黄盖诈降,火烧曹营,刘备从陆路、周瑜从水路,并进追击,曹操大败而逃。孙刘联军赢得了赤壁之战的胜利。
    刘备一再投靠他人(公孙瓒、陶谦、吕布、曹操、袁绍、刘表、孙权),困境中求生存,借力发力,表现了他于仁厚之外,还有能坚忍、通权变的性格。
    三、辉煌后的寂灭
    赤壁之战结束后,刘备终于得到了一块属于自己的地盘。这是他失去徐州之后,再一次真正拥有一块自己的地盘。可是,荆州与徐州类似,也是四战之地。凭刘备如此单薄的势力,根本不可能固守之。所以,需要孙刘联盟。
    机会来自益州。割据汉中的张鲁投降了曹操,汉中成为曹操进攻成都的跳板。益州牧刘璋在僚属张松、法正的鼓动下,决定迎请刘备入川,北击张鲁。刘备于是有了染指益州的机会。诸葛亮“隆中对”提出的“横跨荆益”的诱人前景,正在向他招手。
    可是,有人不看好刘备在四川的军事行动。“初,刘备袭蜀,丞相掾赵戬曰:‘刘备其不济乎?拙于用兵,每战则败,奔亡不暇,何以图人?蜀虽小区,险固四塞,独守之国,难卒并也。’”曹操手下的幕僚长赵戬看不上刘备,“拙于用兵,每战则败,奔亡不暇,何以图人?”能够逃命保住自己就不错了,还想算计别人呢?赵戬鼻子里不屑的哼声,仿佛可闻。
    可是,著名思想家傅玄的父亲傅幹,却有独到的看法:“刘备宽仁有度,能得人死力。诸葛亮达治知变,正而有谋,而为之相;张飞、关羽勇而有义,皆万人之敌,而为之将。此三人者,皆人杰也。以备之略,三杰佐之,何为不济也?”傅幹认为刘备会成功夺取益州的。理由之一,刘备宽仁有度,宽仁而且还能把握尺度(不甚迂腐),能够让人死心塌地跟他。之二,诸葛亮通达权变,懂政治而有谋略;关张忠义勇敢,为万人敌。他们都是一流人才。之三,团队精神好,能互相配合,以刘备的领导韬略,加上能文能武的团队的辅佐,有什么事情做不成呢?
    211年,应刘璋之邀请,刘备帅庞统等人统数万兵马进川,刘璋甚至没有让其进城,就让他直接去白水关前线,准备攻打张鲁。有人建议在刘璋迎接的仪式上就袭取成都。刘备觉得根基不固,没有轻举妄动。次年,张松勾结刘备取益州的阴谋败露,刘备调诸葛亮等进川辅佐,214年,刘备攻入成都,刘璋被送往江陵安置。
    219年刘备攻取汉中,并且自任汉中王,事业达到峰巅。刘备在成都,魏延在汉中(梁州),关羽在荆州,当初横跨荆益的蓝图已经成为事实。可是,这个事实包含着一个巨大的风险。这就是荆州与益州之间的水上通道,要经过三峡,十分险阻,兵马与物资均难以顺畅调动。而益州是“险固四塞”,刘备的兵力被切割为三。益州之外,北边的汉中(梁州)直面曹操西北的军事压力,荆州面临孙权的觊觎和曹操河南地区的军事压力。连接荆益之间陆上通道的关键点——襄阳和樊城,掌控在曹操手上。
    于是,关羽就急急乎乎地在荆州搞出大动作,要攻打襄、樊,又没有照顾到孙权的情绪,在外交上做出恰当的安排。急于求成,功亏一篑。关羽失荆州,走麦城,给了刘备沉重的打击。我们要反思的是,当初诸葛亮设计的“横跨荆益”,成为镜花水月,成为刘备失败的原因。
    不久曹操去世,曹丕禅代。刘备也于221年即位称汉帝。此时的蜀汉,本当巩固政权,徐图良策,可是刘备却以为关羽报仇的名义,发动了征讨东吴的夷陵之战,战前张飞已经被杀,诸葛亮、赵云都无法阻拦刘备的冲动行为。夷陵战败,蜀汉元气大伤,刘备一病不起。
    刘备崩驾于223年五月,《资治通鉴》没有像曹操去世时那样,留下一段盖棺论定式的评价。《三国志·蜀书·先主传》之末有段评语,除了赞扬刘备的弘毅宽厚、知人善用之外,还特别提出,“机权干略,不逮魏武,是以基宇亦狭。”这却也是实事求是的评价。比起曹操的雄才武略,刘备确实要甘拜下风。“然折而不挠,终不为下者,抑揆彼之量必不容己,非唯竞利,且以避害云尔。”
    “折而不挠”,奋斗不止,陈寿对刘备的这个评价,洵非虚言。说刘备之所以这样做,“非唯竞利,且以避害”,也是洞察人心的确当之论。
    在东汉末年的政治江湖上,刘备曾属于弱者。行伍出身,最不会的就是打仗;自称皇叔,最弱的一项就是出身。论心机,刘备不如曹操;论家业,刘备逊于孙权。但是,刘备能识人、团结人,致其死力;刘备能广播恩信,所在之处均能获得民心归附,也能争取到当地豪强的认可;刘备性格坚忍,能屈能伸,百折不挠,最终成就了一番偏安的霸业。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本初之徒,不足数也”。在刘备落魄寄人篱下的时候,曹操有这样的眼力,不得不令人佩服。
    专栏作者:张国刚,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曾为联邦德国洪堡学者,主要致力于中国古代史、中西文化关系史的研究。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