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国学 > 国学教材 >

《移居》诗二首赏析

http://www.newdu.com 2017-11-23 网络 佚名 参加讨论

    (其一)
    陶渊明 
    昔欲居南村,非为卜其宅。 
    闻多素心人,乐与数晨夕。 
    怀此颇有年,今日从兹役。 
    弊庐何必广,取足蔽床席。 
    邻曲时时来,抗言谈在昔。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其二)
    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 
    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 
    务农各自归,闲暇辄相思。 
    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 
    此理将不胜,无为忽去兹。 
    衣食当须纪,力耕不吾欺。
    晋安帝义熙四年(408)六月,陶渊明隐居上京的旧宅失火,暂时以船为家。两年后移居浔阳南村(今江西九江城外)。移居”共二首,是陶渊明在晋安帝义熙六年(公元四一○年,时年四十六岁),迁居南村新居后不久写的。诗人搬到新居后,对新居生活非常满意,两首诗都是写他迁居后同邻人、友好交往的愉快情形。陶渊明隐居后的生活原本非常快乐,至于为什么要迁居,就得追溯到二年前,义熙四年的一场大火,使诗人座落在柴桑县柴桑里的老家,八、九间草屋一下子烧光,他受此严重打击,并不自怨自艾,仍努力耕作,打算重建家园,但搬家谈何容易,当时一家人只好暂时住在门前水塘的船上,住了多久,我们并不知道,只知道在二年后,陶渊明由柴桑山迁居到附近的南村,关于南村,在李善的注上说:”即栗里也”南村就是南里,一称栗里,在庐山南金轮峰麓归宗寺西约五里,属江西星子县境(时称南康府),这也是诗人终其一生的地方。第一首写移居求友的初衷,邻里过往的快乐。
    卜卦、风水在中国自古以来即大行其道,影响层面至深且广,尤其是搬家也算人生大事,凡夫俗子莫不相信卜卦、风水之说,以其为搬家的依据,就算是处在今日科学发达的时代里,也有不少人乐好此道。”宁可信真有,不可信其无。”已成为中国人的普遍观念。但陶渊明却反其道,而以”邻居”为搬家首要考虑的因素,这一点值得大家学习,”远亲不如近邻”。所以我们要搬家,不应去卜屋宅的吉凶,而要考虑那里的邻居好不好,对自己或家人合不合适。在<左传>昌公三年,晏子曾提到”非宅是卜,惟邻是卜”的谚语。至于<列女传>所载孟母三迁以教孟子的故事,更是家喻户晓。陶渊明择居,就看中了很多”素心人”的南村,希望能和这些人朝夕相处。所谓”素心人”是指内心很干脆或很朴素的人,诗人本身便是不伪善、不矫作的”素心人。”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一般人若遇到不幸,尤其是火灾、家破人亡,通常会怨天尤人。但陶渊明却认为遭遇一切变故、不幸,只要能顺应自然、泰然处之,心灵就能安适,只要心志能坚定不移,隐逸的生活就可以继续维持下去,所以在第五句中说”怀此颇有年”,第六句中”今日从兹役。”可见他是怀着期待、欢喜的心情搬来的,丝毫没有感伤或哀怨的气氛。
    至于新居的情况如何?我们看七、八二句”弊庐何必广,取足蔽床席”。就知道新居并非豪宅、也不宽敞,可见诗人要求的并不多,认为住家并不需要很宽大,只要有睡觉和作息的地方就足够了,这种”知足常乐”的精神,特别值得处于今日台湾物欲横流,一切讲究排场、盲目的追求名利的人们所学习。
    新居不宽敞没关系,但生活在此却乐趣多,这才是诗人所要的。这种乐趣,诗的第三、四句曾经预期,诗的最后四句得到实现。”邻曲时时来”是最主要的一句,邻居来做什么?有时”抗言谈在昔”,有时”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陶渊明和这些人谈论的这么起劲,可见他们有共同的生活经验,往事也彼此熟悉,诗人和邻居共同欣赏奇文、分析疑义,可见这邻居也都懂诗文。从末四句看,诗人在南村新居的确很快乐、很悠闲,真让人羡慕。
    吟味全诗,每四句是一个层次。具体来看:
    前四句:“昔欲居南村,非为卜其宅。闻多素心人,乐与数晨夕。”追溯往事。以“昔”字领起,将移居和求友联系起来,因事见意,重在“乐”字。
    古人迷信,移居选宅先卜算,问凶吉,宅地吉利才移居,凶险则不移居。但也有如古谚所云:“非宅是卜,惟邻是卜。”(《左传•昭公三年》)移居者不在乎宅地之吉凶,而在乎邻里之善恶。诗人用其意,表明自己早就向往南村,卜宅不为风水吉利,而为求友共乐。三、四两句,补足卜居的心情。“素心人”,指心性纯洁善良的人。旧说指殷景仁、颜延之等人。数,计算。诗人听说南村多有本心质素的人,很愿意和他们一同度日,共处晨夕。陶渊明生活在“真风告逝,大伪斯兴,闾阎懈廉退之节,市朝驱易进之心”(《感士不遇赋》)的时代,对充满虚伪、机诈、钻营、倾轧的社会风气痛心疾首,却又无力拨乱反正,只能洁身自好,归隐田园,躬耕自给。卜居求友,不趋炎附势,不祈福求显,唯择善者为邻,正是诗人清高情志和内在人格的表现。
    中间四句:“怀此颇有年,今日从兹役。弊庐何必广,取足蔽床席。”由卜居初衷写到如愿移居,是诗意的转折和深化。兹役,指移居搬家这件事。“弊庐”,破旧的房屋,这里指简陋的新居。诗人再次表明,说移居南村的愿望早就有了,现在终于实现。其欣欣之情,溢于言表。接着又说,只要有好邻居,好朋友,房子小一点不要紧,只要能遮蔽一张床一条席子就可以了,何必一定求其宽敞?不求华堂广厦,唯求邻里共度晨夕,弊庐虽小,乐在其中,诗人旷达不群的胸襟,物外之乐的情趣不言而喻。在对住房的追求上,古往今来,不少有识之士都表现出高远的精神境界。孔子打算到东方少数民族地区居住,有人对他说:那地方太简陋,孔子答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论语•子罕》)杜甫流寓成都,茅屋为秋风所破,愁苦中仍然热切呼唤:“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推己及人,表现出忧国忧民的崇高情怀。刘禹锡为陋室作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陋室铭》)其鄙视官场的卑污与腐败,追求高洁的品德与志趣,在审美气质上,和陶渊明这首诗有相通的一面。
    最后四句:“邻曲时时来,抗言谈在昔。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具体描写得友之乐。邻曲,即邻居。在义熙七年(411)所作《与殷晋安别》诗中,诗人说:“去年家南里,薄作少时邻。”可知殷晋安(即前所说殷景仁)当时曾与诗人为邻。抗言,热烈地对谈。在昔,指往事。诗中所说的友人,多是读书人,交谈的内容自然不同于和农民“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限于农事(见《归园田居》),而带着读书人的特点和爱好。他们一起回忆往事,无拘无束,毫无保留地交心,他们一起欣赏奇文,共同分析疑难的文义,畅游学海,追求精神上的交流。诗人创作《移居》时,正值四十六、七岁的中年时代。这是人生在各方面均臻成熟的时期。中年的妙趣和魅力,在于相当地认识人生,认识自己,从而做自己所能做而且也愿意做的事,享受自己所能享受的生活。和读陶渊明归田以后其它作品一样,《移居》给人的感受是鲜明而强烈的:诗人厌恶黑暗污浊的社会,鄙视丑恶虚伪的官场,但他并不厌弃人生。在对农村田园、亲人朋友的真挚爱恋中,他找到了生活的快乐,生命的归宿,心灵的慰安和休息。高蹈、洒脱而又热爱人生,恋念人生,独特而亲切的情调,情趣与理趣共辉,陶渊明其人其诗的魅力,首先来自对人生与自然的诗意般的热爱和把握。
    陶渊明田园诗的风格向来以朴素平淡、自然真率见称。这种独特的风格,正是诗人质性自然的个性的外化。从这首诗来看,所写移居情事,原是十分平常的一件事。但在诗人笔下款款写来,读者却感到亲切有味。所用的语言,平常如口语,温和高妙,看似浅显,然嚼之味醇,思之情真,悟之意远。如写移居如愿以偿:“弊庐何必广,取足蔽床席。”纯然日常口语,直抒人生见解。“何必”二字,率直中见深曲,映出时人普遍追名逐利的心态,矫矫脱俗,高风亮节,如松间白鹤,天际鸿鹄。又如诗人写和谐坦诚的邻里友谊,仅以“时时来”出之,可谓笔墨省净,引人遐想。欣赏奇文,状以“共”字,分析疑义,状以“相与”,均是传神笔墨。如果奇文自赏,疑义自析,也无不可,却于情味锐减,更无法深化移居之乐的主题。而“共”与“相与”前后相续则热烈抗言之情态呼之欲出,使“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成为绝妙的诗句,赢得千古读者的激赏。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评陶渊明《止酒》诗云:“坐止高荫下,步止荜门里。好味止园葵,大欢止稚子。’余反复味之,然后知渊明用意……故坐止于树荫之下,则广厦华堂吾何羡焉。步止于荜门之里,则朝市深利吾何趋焉。好味止于噉园葵,则五鼎方丈吾何欲焉。大欢止于戏稚子,则燕歌赵舞吾何乐焉。”要达到这种心境和生活,是要经过长期的思想斗争和痛苦的人生体验,才能对人生有睿智的领悟的,正如包孕万汇的江海,汪洋恣肆,波涛澎湃之后而臻于平静。陶诗看似寻常,却又令人在低吟回味之中感到一种特殊的魅力——“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弊庐何必广,取足蔽床席”……读着这样的诗句,你往昔对生活中一些困惑不解的矛盾,也许会在感悟诗意的同时豁然开朗,得到解释,以坦然旷达的胸怀面对万花筒般的人生。陶诗淡而有味,外质内秀,似俗实雅的韵致,在《移居》一诗中也得到生动地体现。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