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杜甫(712——770),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后人称为“诗圣”,反映战争给老百姓带来的灾难和歌颂老百姓爱国行为的“三吏”、“三别”是其现实主义思想的代表作品。他生于唐朝由盛转衰的急剧变化时期,亲身经历安史之乱带给国家和百姓的伤痛,他生逢乱世,仕途不顺,屡遭贬斥,报国济世之志无从施展,去世时年仅59岁。他的诗歌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755年,安史之乱爆发,第二年6月,潼关失守,玄宗仓惶西逃。7月,太子李亨即位于灵武,是为肃宗。这时的杜甫已将家搬到鄜州(今陕西富县)羌村避难,他听说了肃宗即位,就在8月只身北上,投奔灵武,途中不幸为叛军俘虏,押至长安。本期山西大学附属中学李国锋老师从情感的角度为大家揭示:一个面对战乱、伤亡、离别及自己的不得志,主人公杜甫是如何调解自己的? 渔阳动地而来的鼙鼓声,惊破了《霓裳羽衣曲》,惊碎了盛世繁华梦。乱世的“魔盒”就这样被打开,干戈满地,狼烟弥漫四海。多少人家颠沛流离,多少百姓陈骨横尸;而杜甫在把妻儿安顿鄜州之后,当听说太子即位灵武的消息时,却又立刻决定只身前往效力。 杜甫说自己对皇帝的依恋就好比“葵藿倾太阳”,本性如此,无法改变。从鄜州到灵武,说远也不算远200多公里,然而,在时局动荡的年月,他既没有“千金装马鞭,百金装刀头”的配备,也没有“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的身手,光靠忠肝赤胆肯定远远不够。结果,途中遇见叛军被押回长安。 杜甫自称“杜陵布衣”和“少陵野老”,没什么官员的派头,混在难民的队伍里,虽说不会引起叛军的关注,但毕竟还是重返沦陷中的长安。听到群胡归来唱胡歌,看到“青是烽烟白人骨”,真的是“白头搔更短”。 在八月的一个夜晚,只有月色依旧如从前,困居长安的杜甫想起远在鄜州的妻子,此时此刻正在这一轮明月之下牵挂自己,这可不是什么简单的“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乱世情长恨更长,河边骨常常就是梦里人。 杜甫想象妻子,在月下久立,云鬟里流溢出来的膏泽的清芬,弥漫在空中,以至于沾湿头发的雾气都散发着香味。无论是“香雾云鬟”还是“清辉玉臂”,刹那间都成了把严峻现实和美好理想联系起来的桥梁。在奥斯维辛集中营里的弗兰克尔,为了忍受各种奇怪的折磨,他跟杜甫一样,想到的也是自己的妻子,“不论真实与否,我都坚信她的外貌比冉冉升起的太阳还要明亮”。即便是一无所有的人,只要片刻思念爱人,也可以领悟幸福的真谛。虽然弗兰克尔的妻子已经惨死在毒气室,但正是通过爱与被爱,他才得以被拯救。 在孤独、寂寞和艰难困苦中,能保持审美的能力以及爱的能力,这是一个人精神强大的标志。这种能力可以让我们保持心灵的自由,进入一个别样的世界,眼前的困窘变成了“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的期许,狭隘变成了广阔,单调变成了丰富,枯燥变成了新奇,好像过上了别样的生活。 当然,对一个真正追求自由的人来说,仅仅通过审美与爱来逃避现实可不行,他还得寻思着如何逃生。幸好杜甫早年漫游齐鲁、梁宋时曾“呼鹰逐兽”,虽不能“背手抽金镞,翻身控角弓”,但骑射的底子还在。我们不妨想象一下,他短衣跨马,越过堵截,甩开胡兵的情景,当然这其中的凶险,最后全都融进了与妻子“相对如梦寐”这句诗里。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