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学漫谈 >

关山月

http://www.newdu.com 2017-11-24 国学网 newdu 参加讨论

    
    《关山月》最早见于民初王燕卿的《梅庵琴谱》(1931),曲体小型,无词。《乐府诗集》杷这一曲归在汉横吹的乐类,本来不是琴曲,可能是王燕卿把民间乐曲采来作成琴曲的。六朝时起,就把这一乐曲看作是表现封建统治下反兵役的情感的。徐陵《关山月》诗:“思妇高楼上,当窗应未眠;……战气今如此,从军复几年;……”最能代表此曲的曲情。
    《关山月》,梅庵琴派著名代表曲目之一,传为汉代乐府“鼓乐横吹曲”。北地风光,音韵刚健而质朴,气魄宏大,抒壮士之情怀。填词是根据唐代大诗人李白《关山月》: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李白的《关山月》继承了古乐府旧题,描绘出一幅清冷苍茫的月夜图,将关山边塞风光和戍边将士的思乡情怀融入月夜高楼,表达了诗人对征人的关切和对和平的向往的思想感情。
    开头四句尤如影视文学的蒙太奇手法,将“诗题”一一化出。“关”、“山”、“月”三个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诗的物象,奠定了全诗边塞苦寒的苍凉基调。“月”,出于天山云雾间,一派云海苍茫、气势磅礴、雄伟壮阔的景象。“风”,漫天遍野的大漠朔风,犹如虎啸狼嗥,吹遍玉门关内关外,气势多么阔大,异域何其粗犷。诗人巧借“长风”把“关”与“月”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使人想到王昌龄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的诗句来。明月依旧,关隘依旧,而历代的长征远戍的男儿却都一去不再生还。没完没了的战争,何时才能停息?因此诗人将“长风、明月、天山、玉门关”这些广阔无垠的物象淋漓尽致地渲染,营造出雄伟壮阔却又苍凉悲壮的意境。读之又使人想起“翰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的名句。诗人通过对边塞巨幅画卷图的描绘,为下文将士翘首故里编织了“思乡”的情结。
    中间四句在写景的基础上,抒发出“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的主旨。“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诗人引用典故,在“关山”自然边塞风光之上迭印出沙场点兵征战的宏大场景。据史料载:汉高祖刘邦曾领兵征战匈奴,在白登山一带(今山西大同市西)展开了殊死搏斗,刘邦的将士被匈奴于此围困了七天七夜。而青海湾一带也是唐军与吐蕃连年征战之地。历代这种无休止的战争使得出征将士几乎从无生还故乡。正如高适《凉州词》中描述的“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这是对戍守边关的将士最好的写照。那无奈的开怀痛饮,也许就成为未来沙场征战的最后诀别。此种痛苦的心情,惟有一醉解之。而“胡窥青海湾”就是历史的见证。
    最后四句描写战士“望归”的愁苦心情。“戍客”、“思归”愁肠百结,望着边塞荒凉景色,满面愁容,难以名状。想家中高楼上的妻子、满头白发的亲娘和瘦骨伶仃的儿郎,一定也在这清冷的茫茫月夜里或站立楼头,或折柳门前。他们举目远眺,思念着“我”这个也许永不能生还的征人。此情此景,我们似乎听到了他们一声声揪人心肺的惆怅叹息。这里诗人将战士的思乡、家人的思亲融于广阔苍茫的景色里,使得景因情而怨,情因景更伤。在这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里,我们倍感苍凉、深沉。
    综观全诗,李白用广阔苍茫、深沉磅礴的图景抒发戍人思乡的意境,其实就是诗人浩大的胸怀的自然袒露。如果说李白的诗大多用“月”、“旅”、“酒”来排泄个人的愤懑的话,那么这首状写“关”、“山”、“月”的诗,就表现了他关心民生、悲天悯人的另一种情操。此诗,气势博大,意境深远,读来哀婉凄凉而又雄浑悲壮。
    约公元1901年后,山东济南琴家开始将一首流传在山东地区的一首民歌曲调移植于琴上弹奏。稍后,由近代琴家山东诸城王宾鲁(号王燕卿,公元1867—1921年)加工改编,取名为《关山月》,并使其广泛流传。此曲的旋律与公元1910年(清代宣统二年)济南鸣盛社小曲《骂情人》基本相同,只是个别曲调和落音上有些变化,其琴曲结构包括乐句、乐节(分句)和小节等关系上看,也是基本相同。这首琴曲的曲谱,最早见于公元1930年,后又被收入王宾鲁弟子徐卓、邵森编订的王宾鲁传谱的《梅庵琴谱》中。
    此曲是由六个乐句组成的,带有再现的单段体。每个乐句都有上下呼应的两个乐节,前三个乐句均落于徵音——泛音,后三个乐句均落于宫音——实音,前面的五个乐句可反复,最后以开始乐句的变化再现而结束。乐曲音调刚健、纯朴、真挚、感人。在四十年代,又有中国音乐史学家杨荫浏将唐代诗人李白的《关山月》一诗给以配唱,在节奏、声韵、结构等方面词、曲结合得都比较贴切。李白《关山月》的十二句歌词,正好配以乐曲的六个乐句,十二个乐节。后又经过许多人不断弹唱加工,使曲意更加深刻,流传更加广泛。乐曲既然与李白的《关山月》结合,则乐曲所要表现的内容,便自然以此为据了。诗人李白在《关山月》一诗中,着笔边塞以述怀,谴责了古代非正义的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诗中有“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戍客望边色(邑),思归多若颜”的词句,使其听者感到琴音古朴苍茫,曲情刚健而严峻!循环弹奏之后,乐曲终止了。但那结尾句的“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用”的余韵,仍族良久地扣人心弦,回味无穷。近人有用琴箫合奏的形式演奏此曲,使之更富有诗意,衬托出了深切的怀念家乡之情。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