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时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甲骨文主要指殷墟甲骨文,又称为“殷墟文字”、“殷契”,是殷商时代(前14~前11世纪)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刻(或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殷商灭亡周朝兴起之后,甲骨文还延绵使用了一段时期。 中国商代和西周早期(约公元前16~前10世纪)以龟甲、兽骨为载体的文献,是已知汉语文献的最早形态。刻在甲骨上的文字早先曾称为契文、甲骨刻辞、卜辞、龟版文、殷墟文字等,现通称甲骨文。商周帝王由于迷信,凡事都要用龟甲(以龟腹甲为常见)或兽骨(以牛肩胛骨为常见)进行占卜,然后把占卜的有关事情(如占卜时间、占卜者、占问内容、视兆结果、验证情况等)刻在甲骨上,并作为档案材料由王室史官保存。除占卜刻辞外,甲骨文献中还有少数记事刻辞。 甲骨文于1899年被古董商、金石学家、学者王懿荣所发现,之后在殷墟(今河南安阳小屯村)大规模挖掘,有大量的龟甲和兽骨出土,加上别地的零星采集,至今已收集大约15万片甲骨,4500多个单字。这些甲骨文所记载的内容极为丰富,涉及到天文、历法、气象、地理、方国、世系、家族、人物、职官、征伐、刑狱、 农业、 畜牧、田猎、交通、宗教、祭祀、疾病、生育、人文、地理、灾祸等当时商代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是研究中国古代特别是商代社会历史、文化、语言文字的极其珍贵的第一手资料。从甲骨文已识别的约2500个单字来看,它已具备了“象形、会意、形声、指事、转注、假借”的造字方法,展现了中国文字的独特魅力。 商祭祀狩猎涂朱牛骨刻辞 正面拓片 河南安阳出土,高32.2cm,宽19.8cm,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释文】癸巳卜,殻贞,旬无尤?王占曰:“乃兹 亦有咎。”若。称。甲午,王往逐兕小 臣古车马,()()王车,子()亦坠。 癸酉卜,殻贞:“旬无尤?”王二曰:“()”王占曰:“艅有咎。”有疾,父五日 丁丑,王()中丁()升在廰阜。十月。 癸未卜,殻贞:“旬无尤?” 王占曰:“往,乃兹有咎。” ……曰,戊子,子()殟。一月。 己卯(), 子()六, 宜羌十。 亡…… ……八日 ……(往)(来)(亡)艰。 允。 癸巳……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