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治学心语 >

探寻东西文化共性

http://www.newdu.com 2017-11-24 国学网 杨雪 参加讨论

    1610年5月11日,积劳成疾的利玛窦在北京溘然而逝,终年58岁。一年后他被葬在北京,成为明朝皇帝允许入土中国的第一个外国人,这在当时是无上的恩典。
    400年后,在北京中华世纪坛,我们依然可以看到利玛窦的名字,他作为中国历史长卷中的一个独特人物,与众多帝王、名士和新中国英雄人物在一起。我们的生活也多受惠于他——他被奉为中国钟表业的祖师爷,他把钢琴带到了中国,我们学习的那些几何学的基本词汇:点、线、平面、对角线等,也是由他和徐光启辛苦翻译过来的。还有他出版的《坤舆万国全图》,收录了850个地名,代表了当时欧洲比较先进的地理知识,他翻译的“大西洋”、“地中海”、“古巴”、“加拿大”等地名,也沿用至今。
    自鸣钟、地球仪、日晷,既是利玛窦用来馈赠明代士人的佳礼,也代表了15世纪西方机械、物理、天文、地理诸学科的重要成就。利玛窦用自制的天球仪、地球仪、日晷等解说天象,描绘日月之食,证明地球为圆形。在广东肇庆时,他自绘了万国舆图,展示世界之大。他并不是一个优秀的数学家,但他对几何、数学的了解足以让徐光启、李之藻等中华高士服膺,《几何原本》、《同文算指》、《测量法义》、《勾股义》等书正是在利玛窦和徐光启、李之藻的合作下完成。
    在当时,利玛窦即被称为泰西儒士。他通晓中文,熟读五经。在他看来,儒教与基督教可以相互包容,从根本上说追求的是同一目标。为了使天主教教义和中国儒家学说相结合,他概括了六个字:“合儒”、“补儒”、“趋儒”,一言以蔽之,他入乡随俗尽量中国化。
    中国文化向来自成一个世界,在地域、历史、语言、行政管理上都是独立发展的,即使是在今天的学者们看来,儒学与基督教也是异大于同,而利玛窦在四百年前居然得出“同大于异”的结论。如果说,在最初的岁月,是自鸣钟、日晷,沙漏、地图、几何原本、钢琴这些在中国闻所未闻的东西,让这位西方传教士名扬天下,那么后来他被明代朝野所广泛接纳,则缘于他对中国文化的尊重、了解与热爱。
    虽然,西方科学知识不过是利玛窦传播教旨的手段,但这股西学东渐之风对中国社会日后发展影响极大。如果说马可·波罗向西方输出了一个不太真实的传奇中国,在中国生活了三十多年的利玛窦,则将中国形象尽可能还原成一个客观的存在。在生命的最后时光,他根据记忆,用意大利语撰写了《利玛窦中国札记》,他死后五年这部书出版,之后即有四种拉丁文本、三种法文本以及德、西、意、英多种文本面世,被称为是“欧洲人叙述中国比较完备无讹的第一部书”。
    为了自己的传教事业,利玛窦对中国或有许多溢美之词,但至少他观察中国时还是看到了正反两面。比如中国的科举制,在利玛窦看来,这种不问门第、通过公平竞争选拔官员的考试制度非常合理,后来由利玛窦等人介绍到西方,渐渐发展为欧洲的文官考试制。同时利玛窦对科举制的弊端也多有批评,认为它太重伦理说教和诗文词藻,忽略了哲学、逻辑学、自然科学。
    回顾利玛窦一生,主要是做了两件事:一是向中国介绍了西方的新知,另一方面向西方介绍了他眼中的中国。难能可贵的是,这两件事都引发了盛大的浪潮。
    在利玛窦影响下,中国涌现出第一批放眼看世界的先行者。许多传统知识分子成为晚明杰出的科学家。晚明士大夫研习西学也蔚然成风,先后有150种西方典籍译成中文,西洋近代天文、历法、数学、物理、医学、哲学、地理、水利诸学,建筑、音乐、绘画等艺术,均在此时传入中国;而在利玛窦之后,更多传教士以数学家、建筑家、宫廷画家、舆地学家的身份走入中国宫廷。
    在西方学者看来,文明之间不同寻常的相遇,往往伴随着冲突与矛盾。然而,与武力征服或战争碰撞不同的是,科学知识是利玛窦建立东西方对话的手段,在不同文化之间寻求共同点,使他在生命后期如鱼得水。
    利玛窦有一本《交友论》流传于世,这是他用中文写作的一本小册子。他认为友谊的精髓在于,把朋友当成另一个自己来倾听,如同一个灵魂附在不同肉身之上,他深信国与国之间、不同文明之间亦如此。而人类历史的长河的确在不断证明,不同的文明本来就是异曲同工,交流、包容、融合、共生,远比差异、排斥、隔绝、冲突更具永恒意义,也更符合人类同种共宗的本源,这或许正是中西方今天都隆重纪念利玛窦的重要原因吧。
    《光明日报》(2011年02月22日14 版)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