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海外汉学 > 中国形象 >

欧洲智库对华认知的近期倾向

http://www.newdu.com 2017-11-30 中国社会科学报网 房乐宪 参加讨论

    2012-7-20 14:37:38  来源:来源:《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12.1
    引言
    近年来,随着中欧相互依存性的加深,中欧关系的复杂性也日益凸现。其中突出表现在欧洲内部对中国崛起与外部行为的疑虑、曲解明显加深。比如,许多欧洲媒体对中国的持续负面报道,自2008年以来明显增多。特别是围绕涉藏问题、贸易不平衡问题、气候变化、对非援助问题等指责中国。连西方学者对此也不否认。例如有德国学者就认为,欧洲公众对中国负面看法增加,欧洲媒体对此至少要负部分责任。①许多欧洲媒体近几年来因不断妖魔化中国而越来越流行。正是这种妖魔化,公众舆论的对华认识开始改变,而公众的认知对政治家又会产生重要影响。②
    与2006年以前欧洲国家对华认知持比较积极的看法相比,欧洲公众舆论对华负面认知倾向近几年来明显上升。根据英国BBC2010年4月发布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一些欧洲国家民众2010年初对中国持负面认知的比例继续居高不下,甚至有些国家还在上升:例如,在意大利,接受民调的公众对中国持负面认知的比例是72%(2009年初比例是68%),德国是71%(2009年为69%),法国是64%(2009年为70%),西班牙和葡萄牙都是54%(2009年西班牙为54%,葡萄牙未列入调查)。③BBC在2011年3月7日公布的新近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在欧盟主要国家的形象依然呈现负面认知为主调:认为中国国际影响力主要是消极的受访者比例,法国为64%,德国为62%,西班牙为57%,意大利为56%,英国为48%(其中英国对华持负面看法的受访者比例比2010年上升10个百分点)。④欧洲民意的这种负面消极认知比例之高,与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发展极不协调。
    伴随着欧洲主要国家公众舆论近年来对华认知负面倾向的明显增强,作为反映欧洲精英政策理念的一些重要智库,近年来陆续发布的不少研究报告,虽然仍肯定中欧关系的重要性,但对华疑虑倾向也日益显著。例如,作为欧洲著名智库之一的欧洲对外关系委员会(ECFR)自2009年至2011年连续发布的3份关于中欧关系的研究报告,非常典型地体现了这种趋向。
    欧洲对外关系委员会作为首个真正泛欧性的智库,于2007年10月发起,其目标是就以欧洲价值观为基础的连贯一致的欧洲外交政策发展进行研究,并促进泛欧性的争论。其组成及活动体现三个特点:一是汇聚了来自欧盟成员国和候选国100多位政治家、政策制定者、思想家和商人等社会精英,是个真正泛欧性质的委员会,其成员每年会晤一次;二是它在欧盟主要成员国都有实质性存在:它在柏林、伦敦、马德里、巴黎、罗马和索菲亚都有办公室,这在欧洲的诸多智库中非常独特,今后它还计划在华沙和布鲁塞尔设立办公室;三是它颇具特色的研究和政策发展过程:它把来自整个欧洲的杰出研究者和政策实践者汇聚成一个团队,通过泛欧性关注的创新性项目推进其目标。活动包括基本研究、发表政策报告、私人会议和公开辩论、在欧盟成员国首都的“欧洲对外关系委员会之友”聚会、关键性媒体发布等。⑤正是这样一个欧洲智库,最近三年连续就欧盟对华政策及中欧关系发表了研究报告,进一步引发了欧洲内部关于对华认知和政策调整的争论。下面就以该智库发表的三个涉华研究报告为重点分析对象,揭示欧洲内部政策精英对华认知的近期趋向。
    宣称欧洲应该对华奉行互惠性接触政策
    2009年4月,欧洲对外关系委员会发布了著名的《中欧关系的权力审计》研究报告。⑥该报告开篇就宣称,“中国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大国”。报告一方面承认在全球经济危机背景下,中国经济增长对全球金融稳定的重要意义,以及中国崛起对重大全球性问题(从气候变化到经济治理或核扩散等)的应对解决具有决定性作用;另一方面,该报告又宣称,尽管有些欧洲人对中国崛起的消息感到兴奋,但更多人对中国崛起的长远后果是恐惧多于希望,并称欧盟领导人也同样具有许多这类担忧,并密切关注着中国。⑦
    就其核心内容而言,该报告首先回顾和反思了欧洲对华所谓的“无条件接触政策”,批评了欧盟层面和成员国层面对华政策的缺陷和失败之处,宣称欧盟的对华无条件接触政策陷入一种“恶性循环”。报告宣称,欧盟长期对华奉行的所谓“无条件接触政策”使得中国能够从与欧洲的经济与其他方面合作中全面获益,而欧洲只得到很少回报,认为中国对那些希望进入中国市场的欧洲公司设计了更多障碍,并将之归于欧盟对华贸易赤字的重要原因,甚至认为中国在2009年20国集团峰会的表现证明它实际是在避免真正承担国际责任等。报告指责说,在全球性问题上(如气候变化),中国也在削弱西方在一些紧迫性问题上采取的努力。
    报告还刻意渲染欧盟内部所谓对华态度的分裂性问题,声称:“中国已经掌握了如何利用欧盟成员国之间的分歧”。根据欧盟27个成员国在如何处理中国对欧洲经济的影响和如何在政治上接触中国等两大主要问题领域的不同态度和行动,该报告作者把欧盟成员国划分为所谓自信的产业主义者、意识形态自由贸易者、迎合性的重商主义者和欧洲追随者四类,宣称中国已经学会了利用他们之间的分歧,把中国与欧盟的关系视为为一种象棋游戏——27个对手挤在棋盘另一端,为走哪一步而相互争论不休,并且中国知道自己的优势且不再隐藏,开始以外交轻视的态度对待欧盟等。⑧报告用了相当篇幅分析了所谓中国在对欧政策上奉行的“熟练的实用主义”战略,认为中国作为一个技巧熟练的实用主义国家,巧妙地利用了欧盟内部成员的对华认知分歧,并在对欧外交中日益显现强硬的姿态。报告甚至总结了所谓中国对付欧盟的三种技巧:一是运用自身中央集权控制体制和欧盟开放的市场与政府之间的不匹配挖掘在欧洲的各种机会,同时通过产业政策、限制机场准入和保护自身经济;二是通过接受正式对话并把对话变成无所不包的清谈俱乐部分散欧盟就特定议题施加的压力;三是利用成员国之间的分歧。⑨在此基础上,报告分别从全球政治议题和经济失衡角度,试图论证欧盟长期奉行的对华“无条件接触政策”的失败。
    正是建立在以上认知基础上,报告明确呼吁欧盟在对华政策上应向互惠性接触方向迈进,主张欧盟应该充分利用所有可用的杠杆,与中国进行更强硬的讨价还价,以便更好地捍卫欧盟及其成员国的利益。报告宣称,无论是从寻求近期利益角度,还是从寻求使中国与欧洲的目标和价值观趋同角度衡量,欧盟都没有从对华无条件接触政策获得多少回报。因此,欧盟应该放弃通过无条件接触重塑中国的尝试,而是转向一种能提供实现自己最紧迫目标的现实主义机会的战略,无条件接触政策应该让位于“互惠性接触政策”(reciprocal engagement)。这是一种基于利益的新思路,须遵循两项原则和两条标准。两项原则是:欧洲向中国的提议应当集中于经过缩减的政策领域,并且欧盟应当利用各种激励和杠杆确保中国会给予互惠性回报;两条标准是:与欧盟有相关性[FS:Page],欧盟集体努力改变中国政策的现实期望。⑩报告虽然宣称“互惠性接触”不是遏制中国的进攻性战略,但明确强调欧盟立场要坚硬起来,在与中国谈判中采取更强硬的讨价还价,以便达成互利的交易。报告呼吁欧盟必须就一种更强有力的对华战略达成共识:欧洲理事会应当对欧盟对华政策进行重大反思;欧盟成员国应当把它们与中国的国家合作项目和主要对话“欧洲化”,强调要形成对华统一集中的对话或项目,成员国政府之间的协调不可替代;要在优先议题领域接触中国,欧盟应当建立一种永久性的“开放式三驾马车”机制,即三驾马车不仅包含现任和下任轮值主席国和欧盟委员会,也应当向那些愿意对议题做贡献的成员国开放。(11)在报告作者看来,重新思考中欧关系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欧洲需要中国成为一个更好的伙伴和更好的全球公民,互惠性接触可以更好地促成这一目标实现。
    应该说,这是2008年中欧关系出现严重波折后欧洲智库发表的最具代表性的一份研究报告,其对华认知基调明显呼应了同期欧洲公众舆论不断加深的负面认知倾向。报告中对中国的对欧政策以及欧盟的对华政策解读明显带有偏见,特别是关于中欧关系中所谓中国获益巨大而欧盟得到回报很少的论点更是缺乏事实根据。如果真像报告作者所说的那样,如何解释过去15年来中欧关系不断提升的客观现实呢?很显然,假如欧盟及其成员国果真没有从对华接触政策和中欧关系中获得丰厚回报,中国政府再怎么单方面地“积极推进”都不可能得到欧洲人的积极响应,与共同致力于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建设更是自相矛盾。至于所谓中国奉行“熟练的实用主义”战略,利用欧盟内部分歧,对欧采取所谓轻视性外交态度等分析,更是对中国对欧政策的歪曲性解读。众所周知,中国对欧盟的政策是一贯的,即始终重视欧盟的国际地位,一贯珍视中欧关系的健康稳定发展,中国并不希望因为与欧盟个别成员国在特定问题领域的分歧和争执而影响中欧整体关系大局。包括欧洲智库的一些欧洲分析人士一再拿2008年中国因萨科齐会见达赖喇嘛而推迟中欧领导人峰会说事,以此证明中国对欧外交开始强硬。这同样显示了欧洲内部对华认识的既有偏见。如果客观公正地理解那一个案的前后因果关系,谁是谁非应该不难判断,对中国的反应举措也应该容易理解。
    进一步呼吁欧盟构建更有效协调统一的对华政策
    时隔一年以后,欧洲对外关系委员会在2010年6月又发布了一项涉华分析报告。这份名为《全球性的对华政策》概要,和西方一些媒体所渲染的“中国外交强硬论”的基调有更相似之处。报告宣称,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强大,中国在经济、外交、军事、甚至人权等诸多领域正在展示一种新的过分自信,对包括欧盟和美国等西方成员以及周边邻国等开始展示强硬姿态。(12)该报告表示,中国现在几乎影响每一个全球性问题:从贸易和经济到气候变化与核扩散;而且也影响着从非洲到中东等几乎世界每一个角落。该分析还认为中国目前正利用其越来越多的杠杆抵制西方的压力,避免在国际社会承担更多责任等。
    就主要基调而言,该政策分析报告沿袭了2009年发布的《中欧关系的权力审计》报告的基本主题,除了继续批评欧洲过去的对华接触政策并未产生预期效果外,旨在更详细地解释2009年研究报告提出的对华互惠性接触政策的关键因素。但明显不同的是,这份《全球性的对华政策》概要已经不满足于寻求欧盟内部协调统一的“互惠性接触”,而是要基于一种更宽广的全球视角,明确呼吁欧洲需要从全球意义上重新塑造对华政策,即欧盟成员国不应只从双边意义上思考对华关系,而是应该考虑中国对欧洲外交政策所有问题的影响以及对欧洲与所有其他国家和地区关系的影响。欧洲需要更有效地协调其对华政策,特别是在欧盟层面上,需要与其他国家合作,增强对中国的影响力。
    该政策报告指出,随着中国经济上日益强大而在一系列广泛的政策领域表现出过分自信的最新表现,似乎展现了国际体系中一个所谓日益强硬的“新中国”形象,并宣称中国目前越来越不愿签署本来会使自己进一步融入国际体系的新协议。该政策概要虽然表示中国的战略不应该被视为对国际体系及其规则的一种修正主义式的挑战,但又特别强调,中国建立消极性联盟是要抑制任何新的国际规范建设,并指称中国在国际事务中游说和利诱合作伙伴,回报那些愿意与其合作者,威胁那些不愿合作者,在诸如主权和贸易等问题上构筑联盟,并时常毫不客气地拒绝、恫吓或孤立那些暂时有保留意见的伙伴。该政策概要甚至声称“中国在现实中总是同时呈现进攻性和防御性姿态,并严厉申斥对方要么是麻烦制造者,要么是共识或规则的破坏者。”(13)由此,该政策报告作者根据当前中国在国际体系中的政策反应,得出结论认为,中国正成为基于全球规范和价值观基础上的欧盟对外政策的一个巨大挑战。
    因此,该报告强调,欧洲必须思考如何增强其对中国有限的影响力,认为欧洲构筑一种全球性对华政策的关键是与其他国家组成联盟,从而增加欧洲对华影响力。报告提出欧洲所需要的新的对华政策方法在全球性意义上包含两层含义:第一,新的对华政策应当承认中国现在对欧洲而言确实是一种全球性挑战;第二,新的政策方法应当发展一种全球性的反应,它基于承认以下假设:如果欧洲不太以北京为中心并且更多集中于与他人协调来塑造中国的选择,那么欧洲将更为有效。(14)这份政策概要作者还强调这种新的全球性对华政策应该建立在他们2009年政策报告中勾画的“互惠性接触”基础上,认为欧洲应当准备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方法,对中国基于利益式的方法做出反应。欧洲既应当集中关注有限政策领域的中欧关系,也应该准备利用刺激和影响杠杆确保中国会做出互惠性回报。报告特别强调欧盟更应当就五个问题领域关注中欧关系:贸易和投资政策、产业和技术、气候变化、核扩散与伊朗以及人权。(15)提出欧盟需要更有效性协调政策,确定可能的联盟伙伴并与它们合作,以便提高影响力,并辨识在中国国内欧洲可与之共享利益的利益集团和相关人员。
    简言之,该政策报告的基调性结论是,中国的崛起对欧洲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欧洲需要一项全球性的对华政策来回应。这实际是要求欧洲决策者共同向中国施加压力,与中国政府进行更强硬的讨价还价,在许多重要问题上向中国提出统一性的要求。(16)欧洲智库的这种政策建议,很典型地反映了欧洲内部对华认知上的矛盾复杂性。事实上,中欧关系目前正处于一个新的微妙发展阶段,双方相互依存性和双边关系复杂性同步凸现很可能是一种常态化的发展态势。如果处置不当,所谓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很难有实质性的提升,甚至维持现状都不容易。有学者在展望中欧关系未来前景时,甚至也设想了一种中欧更具对抗性关系的可能性,认为如果中国和欧盟都在诸如贸易问题、人权问题、台湾问题,以及广泛的全球性问题(武器扩散、气候变化、能源安全)和非洲事务等方面采取过分自信或武断的政策,那么人们就会设想中欧更具对抗性关系前景的出现。(17)因此,中欧双方妥善处理分歧,尊重彼此[FS:Page]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就成为避免更具对抗性关系前景的关键。但从目前看,真正做到这点,使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具有名副其实的内涵并不容易。
    近期更直言不讳地对中国的对欧投资政策表达担忧
    正当欧洲部分国家深陷主权债务危机、中国基于战略伙伴的定位积极准备加大力度加强合作、扩大对欧投资和贸易之际,欧洲内部对中国的善意之举频频出现怀疑和曲解。除了一些欧洲舆论对中国的贸易和投资活动表示担忧之外,2011年7月,欧洲对外关系委员会再次发布一份涉华分析报告,赫然醒目地宣称中国“争抢欧洲”(18)。报告的开篇部分就表示,“中国正在买断欧洲”。报告传递出的刺激性声音和目前欧洲内部一些媒体舆论的类似担忧,再次让本希望与欧洲进一步加强合作、共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和欧洲债务危机的中国感到困惑。
    《争抢欧洲》报告宣称,随着中国购买欧洲国家政府债券、投资欧洲公司、利用欧洲开放的公共采购市场,中国“争抢欧洲”的现象正在发生。报告甚至认为遭受债务危机打击下的欧洲对短期现金的急需为中国提供了所谓的可乘之机:既可以达成好价钱的交易,又能在欧盟成员国之间挑拨离间并从中渔利。报告认为中国乘欧洲债务危机正在分化欧洲各国,中国在欧洲存在的不断扩展正在欧洲内部形成一种新的断层线,并使欧洲更难以执行更实际协调的对华政策——而这正是近年来欧盟试图开始发展的政策取向。由于欧洲各国竞相竞争中国的商业机会,它们正在减少自己集体谈判互惠性地进入中国市场的机会。(19)
    该报告虽然坦承欧洲人不应抱怨中国利用这次机会扩展在欧洲的经济存在,也不应当诉诸保护主义,但是,报告更明确地表示,欧洲各国应当围绕他们的共同利益团结起来,并采取步骤创造一种基于规则的公平的竞争环境,使得欧洲公司在中国能够和中国公司在欧洲一样公平竞争,特别是在政府债券购买和审查直接投资制度方面创立更加协调的体制,并鼓励公共采购领域的公平竞争。欧洲需要一种清晰明确的统计制度来追踪中国在欧洲的债券购买活动。报告作者耸人听闻地表示,如果中国凭借这种更大的影响力获得政策支持,欧洲将在一系列问题领域付出代价——从全球金融改革和国际治理到环境规范和人权。(20)
    《争抢欧洲》报告发布之时,正值欧洲债务危机进一步凸显。其基本基调依然显示出对华认知偏见和明显的不信任感。报告透出的观点虽然主要针对中国对欧贸易和投资政策,但实际上也不利于中欧加强战略互信。在笔者看来,这很可能是目前中国在欧债危机问题上表现谨慎的一个重要刺激因素。
    欧债危机爆发之初,中国政府本来采取了非常积极的建设性态度和措施——扩大对欧投资、认购相关国家的公共债券等。然而,中国的这种积极反应似乎并未得到欧洲媒体舆论的善意回应。相反,欧洲内部类似中国“争抢欧洲”、中国推行“债券外交”等论调频出,让中国多少有些沮丧和失望。正如中国外交部傅莹副部长近期指出的,本来中欧之间的合作关系是互利互惠的,但中国人听到来自欧洲充满矛盾的声音:有人认为中国应该救助欧洲摆脱困境;也有人担心中国将向欧洲提出“恐怖的要价”;甚至有人声称,向中国寻求帮助是欧洲的屈辱。她对此进行了有力的反驳,“中国加强同欧洲的经济合作,这正是欧洲克服困难所迫切需要的。为什么要对这样的正常、有益而又健康的交往赋予如此多的负面政治含义呢?这种扣帽子的作法只会干扰中方的决策,阻碍双方合作的深入。这个现象,它反映出的是欧洲对华发展关系长期存在两股相反的力量。一股是加强合作的吸引力,另一股是怀疑猜忌的排斥力。这使欧洲在消除对华关系障碍上难以迈出大的步伐,欧洲媒体对华看法也经常在看好和唱衰之间摇摆”(21)。由此不难理解,欧洲内部对华认知的这种猜疑和不信任,再次让中国政府意识到问题的复杂性,即便单纯的对欧投资等经济问题也往往被赋予政治化的内涵。
    结语
    中国崛起对欧洲的冲击以及由此引发的争论近年来已成为学界关注的一个热门话题。欧洲敏感地意识到中国快速增长的经济规模及其引发的国际体系权力结构变化对自己的重要含义。正如有欧洲学者早在2008年就宣称的,“中国对欧盟构成根本性的对外政策挑战……中国在国际上奉行的许多政策,与欧盟的核心外交政策目标和欧盟外交政策试图促进的结构性安排迎头相对”(22)。这种认知在2008年以来的欧洲学界和舆论界日益突出,对中欧双方政治及战略互信的加强构成新的挑战。
    近年来无论是欧洲媒体舆论的对华歪曲性负面报道,还是欧洲智库的一系列涉华分析报告,似乎都在不约而同地传递一个主流基调:中国崛起对欧洲的挑战不容忽视。值得关注的是,相比欧洲一些媒体的对华认知喧嚣,欧洲智库作为欧洲政策精英重要的智力支持来源,其政策分析报告对欧盟官方的政策制定可能更具影响力。它们对中国崛起及中国对外政策行为的负面性解读或认知在欧洲内部引发的争论更易为学界和政界关注。欧洲内部的这些对华认知反应,折射了欧洲人对中国崛起的极为不适应和难以平和接受的心结。这种不适应心态纠结很大程度上和欧洲长期形成的优越感和意识形态偏见密切相关。而要消解这种纠结心态和政治偏见,不是短期内能够轻易实现的,这需要中欧双方继续探索政治互信和相互尊重的合适途径,并通过进一步强化双方经贸合作的坚实基础和有效加强人文交流,促进双方人民之间更紧密的联系,从而夯实中欧关系的民意基础。
    当然,中欧相互依存持续加深也是难以回避的现实。以欧洲对外关系委员会为代表的欧洲智库近些年的对华分析报告几乎都不得不承认,欧洲需要学会面对中国崛起的事实,也都认识到今天中国的政策选择已经不仅仅对周边地区产生影响,而且在全球经济和贸易金融、气候变化、核扩散以及许多地区性问题上正在产生深刻影响。因此,作为中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和致力于建设的全面战略伙伴对象,欧盟及其成员国也不得不承认中欧关系在全球性层面和双边层面都具有重大意义。而且欧盟内部对华战略认知中的两面性特点将继续下去,进而很有可能使中欧关系的复杂性进一步突出。这也正是我们需要更谨慎对待的重要原因。
    注释:
    ①Wacker G. Changes and Continuities in EU-China Relations//Ross R. S. et. al. US-China-EU Relations: Managing the New World Order. New York: Routledge, 2010: 97
    ②房乐宪.站在新的历史起点的中欧关系:机遇与挑战.和平与发展,2010(6)
    ③2010年的数据参阅BBC World Service, Global Views of United States Improve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