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孝道文化中,有关孝道的故事不胜枚举。 话说远古时代有一对夫妇,觉得老父老母是个沉重的负担,于是商量用一对箩筐把老父母挑到深山老林里让他们自生自灭。他们的儿子听到了这个计划,就对这对夫妇说:“爸爸妈妈,一定把这两个箩筐带回来啊!”夫妇反问:“带回箩筐干啥?”儿子答:“等你们老了,我好把你们也挑到山里去啊!”夫妇俩顿时石化。可见,家风是一种潜在无形的力量,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心灵,塑造着孩子的人格,可以说,有什么样的家风,就有什么样的孩子。 《鞭打芦花》是一个古老的民间传说故事,讲述的是在春秋末期,孔子的弟子闵子骞10岁丧母,其父再娶,但继母李氏对他虐待,给自己亲生的两个儿子做的棉衣里装的是棉花,给闵子骞做的棉衣里装的是芦花。冬天外出驾车时其父发现了这件事,决定休了李氏。但闵子骞双膝跪地尽力劝说:“留下母亲只是我一个人受冷,休了母亲三个孩子都要挨冻。”继母深受感动,遂对三个儿子一般看待。历史上许多王侯将相已经没有了一点痕迹,而山东宿州的闵子祠、济南的闵子墓至今尚存,它已经证明孝的力量是可以超越王侯将相的。 《李彪讨饭》也很感人。李彪,字道固,北魏人,生在孟家,长在李家。出生那年正闹灾荒,父亲出门打渔赶上风大浪急,一去无回,母亲也不幸死于难产,邻人李钦夫妇前去抱养,起名李彪。李彪并不知道自己身世,每天埋头攻读,苦学经书。8岁时养母又身患重病,不久身亡。李钦为养家糊口,挑担贩姜。一天,赶到胡庄大集,街头算卦人说其收养的儿子李彪命毒,克死了亲生父母,又克了义母。心里不由暗自盘算,莫非下一个就是自己了……李钦下了决心,回到家中就把李彪的身世讲了一遍,接着拣起扫帚硬逼李彪离家。李彪痛哭流涕,跪在义父面前苦苦哀求,让父亲不要听信传言,即便不是李家的亲生也会像亲生一样孝敬父亲。李彪眉头都磕破了,最终还是被李钦生拉硬拽地赶了出去,从此便成了沿街乞讨的流浪孤儿。李彪不善言语,笃志好学,怀揣经书讨饭。虽然被义父赶出家门,但他不恼不恨,每天把剩余的干粮积攒下来,隔一天往老家送一趟,李钦不让进门,他就把干粮放在门口。后来养父身患重病卧床不起,李彪就把讨来的馍馍送到床前,靠讨饭养活义父。此孝行感动了李钦,同时也感动了当地的百姓。孝文帝在位时李彪被举为孝廉,官居秘书丞,参著作事,后迁御史中尉。还乡后,白衣修史。著作有《春秋》三传,共计十卷,诗赋杂笔百余篇,永被后人瞻读。孝的最基本涵义是对父母的赡养,李彪的行为,很好地践行了孝的内涵,从而也使自己受到大家的尊重。 岳飞不仅是个民族英雄,还是一个难得的孝子。岳飞幼年家贫,7岁就帮父亲下地干农活就,没多久,父亲去世,岳飞事母至孝。起初,岳飞因母亲需要照顾,作为家中独子不肯远行。母亲对他说:“一个人应尽忠,也应尽孝。如忠孝不能两全,二者只能取一时,理应尽忠,尽忠也是尽孝。”岳母为使儿子记住这番教导,在他的背上刺下“尽忠报国”四个宇。岳飞谨遵母命,毅然应征,以军功授秉义郎,后升为统制。尽管军务繁冗,只要不出兵,岳飞总是晨昏侍候母亲,亲自调药换衣,无微不至。甚至为了照顾母亲的休息和调养,连走路和咳嗽都不敢出声。岳飞在克复襄汉六郡后,就因姚氏病重,“别无兼侍,以奉汤药”,上奏恳请暂解军务。母亲过世之后,他不喝水不吃饭三天守孝。可见,孝道维系着家庭伦理秩序,也构筑了国家道德基础,是个人趋向修身完美进而实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必备德行。 孝道的这一层意义建立的根基在于人的报恩观念,因为人由父母所生,又由父母养育和照顾而长大,所以儿女长大后必须自觉地赡养父母。 【典故链接】 《二十四孝》全名《全相二十四孝诗选集》,是元代郭居敬编录,又说是其弟郭守正,第三种说法是郭居业撰。是历代二十四个孝子从不同角度、不同环境、不同遭遇行孝的故事集。由于后来的印本大都配以图画,故又称《二十四孝图》。为中国古代宣扬儒家思想及孝道的通俗读物。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