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黄俊杰 中国再起的挑战 21世纪最大的一个现象,当然就是随着中国的崛起,而带动的亚洲的崛起,只是他在经济上面表现得最为亮丽。举例言之,中国的外汇存底,是全世界最高,美国的国库券,中国购买最多。我们看到一带一路,宏观规划的展开,更是有可能把过去所谓的"欧美"做为世界中心,移转成"欧亚"以"中国"为新的政治经济区块中心。 其实中国是再起而不是崛起,因为18世纪以前的中国一直是世界强权;研究都市史的历史学家告诉我们,18世纪以前,世界上的最大、最繁荣的城市都在中国。 再起的中国也面对很多新时代的问题,比如说贪腐的问题,比如说资金与人才流失的问题,当然还有环境污染、空气污染、水污染的问题。除了这些有形的,还有一个无形的,就是"生命的意义感"的问题。 生命的意义感(资料图 图源网络) <论语为政篇>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 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 孔子讲他十有五志于学,三十而立。"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这是孔子一生都在追求的生命意义。 <论语先进篇>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 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 晚年孔子跟他的学生对话讲到,他要学生讲:你们有什么志向,可以讲一讲啊!有的人要做官,有的要在祭典的时候做一个"相"等等,孔子都不以为然,"夫子哂之"。 <论语先进篇>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 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夫子喟然叹(资料图 图源网络) 轮到了曾点时,他说:"不好意思,他没什么志向,他只是希望莫春时节,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孔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他赞赏曾点的志向。这一场对话可以有各种角度的解读,其中一种角度就是,前面那几位曾点的同学,他的生命状态是外奔驰的,他要获得一个位子,获得一个职务等等;那么曾点是"往内深思"的,也许孔子的赞赏是有鉴于这一点,这样的一种境界是"以自我的觉醒,而不是被外在的名闻利养拉着跑"。 自孔子以降东亚地区的儒家学者,他们不谈怪力乱神,不讲死后世界,他们毕生致力于"体神化不测之妙,于人伦日用之间"。意思是抽象的、高远的境界就在我们日常生活起居间,像是对父母恭敬,孝友于兄弟,在孔子看来"是亦为政",这个重要性跟"从政"差不多。 在犹太基督宗教里面,我们看旧约有一个故事是说,上帝的信徒"亚伯拉罕"听到上帝的指示,说某月某日你要带着你的唯一个儿子"艾萨克"到一个山上,然后你把他杀了。这个指示是非常奇怪的,但是他还是按照这样来做,到了最危险的那一刻,天使出现说道:"亚伯拉罕,你不能这样做"。这一段故事也可以有多方面的解读,它告诉我们,在犹太基督宗教里面,人要成为神的仆人,他必须完全彻底解构他的自我,完全服从神的指示。 东方的智慧(资料图 图源网络) <论语述而篇> 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东方智慧不是走的这一个思考路径,孔子认为:"我欲仁,斯仁至矣"。你的自我是行动方向、行动方案的"决定者"。"为仁由己而由人乎?"你要做一个仁者,或是一个不仁的人,是由你自己自由意志决定的。别人包括你的父母,你的师长,你的同学不能代替你做决定。 我们可以说儒家虽不是宗教,但是儒家有深厚的宗教感,表现在孔子讲的:"五十而知天命"这句话之上,但是天命不是一神教为"人"所下的指令,要人彻底解构自己来服从祂,相反的,人要更深入自己内心深处,你愈能够了解天命,你愈了解天命,你愈能够了解你自己;因此天命与自我之间,恒处于一个"相互解释的循环性关系"。 天命与自我(资料图 图源网络) 孔子要我们安顿在此世,安顿在日用常行,而不是把我们的生命寄托在外层空间,寄托在一个不可知的来世,这是可以说是古代中国文化的深刻智慧,而表现在孔子和历代儒家思想家,也许这个精神世界是我们21世纪,应该追求的精神的原乡。 主讲人简介: 黄俊杰,现任台湾大学特聘讲座教授、中央研究院文哲所学术咨询委员、台湾通识教育学会名誉理事长,曾任台大讲座教授兼人文社会高等研究院院长。研究领域为东亚思想史,近年着有《东亚儒家仁学史论》、《大学之理念》、《东亚儒家人文精神》、East Asian Confucianisms:Texts in Contexts等书,多种著作被译为英、日、韩、越、德、法、斯洛维尼雅文出版。 黄俊杰 本文及视频为大爱电视《一种说法》提供,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