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国学 > 正蒙学堂 >

人定胜天:人要顺应自然而不是顺其自然

http://www.newdu.com 2017-12-05 腾讯儒学 杜利平 参加讨论

    文/杜利平
    《老子》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说的是:万物皆有正反,正衬托反有机的结合在一块,只要把握好阴阳和合的契机就能达到阴阳和合、美好圆满的状态。所以人要顺应自然而不是顺其自然。
    
    顺应自然(资料图 图源网络)
    顺其自然是“消极等死”;顺应自然是人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根据变化,合理调整自己的行为生活,这样就会发展和壮大。
    那我们又该如何顺应自然呢?《易经》智慧告诉我们至少要做到以下三点:
    一、知变化
    日出日落、寒来暑往;生老病死、弱强壮衰;“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这世上的一切自然、人、事都是不断变化的。《易经》被尊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其本质上就是一本讲人生境遇变化及其应对策略的智慧大全。64卦,其实就是64类人生问题境遇,384爻就是384种不断推演、冲突、发展的状态。任何复杂的变化都是通过现象表现出来的。
    《易经·系辞上》说“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所谓“观一叶而知秋,道不远人即为此。”我们要善于观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从事物目前呈现出的不同现象上去发现变化、了解变化,从而应对变化。
    
    知变化(资料图 图源网络)
    二、顺规律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中国古代的智者发现这宇宙世界都是遵循着某种规律在运行的,它是我们在这个不确定的世界上,找到的事物发展的某种确定性。道家称之为“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说卦传》:“和顺于道德而理于义,穷理尽性以至于命。”《荀子·天论》中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说的就是我们人应和谐顺应宇宙的法则以求治理合宜,穷究事物的性理以求通达天命,我们行事一定要顺应规律而不是违背规律。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这些都是古人观察发现的宇宙自然规律。因此,《吕氏春秋》记载:孟春之月古人要祭祀山林川泽之神,当月还禁止伐树,不得毁坏鸟巢,不得杀害怀孕的动物和幼小动物,不得取禽类的卵。仲春之月,禁止破坏水源,也禁止焚烧山林。季春之月,禁止用弓箭、网罗、毒药等各种形式猎杀禽兽,也不许伐取桑树和柘树。此外,又有孟夏之月不许进行大规模的围猎,仲夏之月不许烧炭,季夏之月禁止砍伐山林等规定。古人很早就懂得“天人合一”,人作为宇宙的一个孩子,就要顺应自然规律,主动调节我们人类的行为。所以今天我们许多白领喜欢熬夜、晚上强烈运动、夏天吹空调都是不对的,是不懂得顺应自然规律的表现。
    发现和顺应规律需要思考和见识。王阳明十二岁时写的一首诗《蔽月山房》:“山近月远觉月小,便道此山大于月;若人有眼大如天,当见山高月更阔。”年纪十二岁的儿童,就有如此辩证思维的意识,不能不令人佩服。生活中,如果我们也能像王阳明一样善于发现和应用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都像苏轼一样洞察事物都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存在多维性、变化性和相对稳定性,就能“象事知器,占事知来”,指导我们在合适的时间做出合适的选择,使我们的生活事业平顺、无大过;即使遇到困难,也能走出困厄,走向成功。
    
    顺规律(资料图 图源网络)
    三、守中庸
    中庸就是指不偏不倚,折中调和的处世态度,是适宜,是恰到好处。就像宋玉写的“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论语·庸也》:“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所以我们根据变化、顺应规律,采取行动时就要把握好做事的时机、分寸、尺度,“执其两端而守其中”。时机未到时,则潜伏不动,静若处子。时机一到,就顺势而发,动若脱兔。牢记“过犹不及”,不走极端。
    
    守中庸(资料图 图源网络)
    这样我们做人做事就能有条不紊、进退有度、乘势而起、顺势而为、借势而雄。这也就是《易经》坤卦所言:“君子黄中通理,正位居体,美在其中而畅于四支,发于事业,美之至也。”而这样的状况:“内存中和,外通事理,在合适的位置上安身立命,美在内心,充沛于四肢,发挥于事业”恐怕也是我们今人所追求的幸福的圆满境界了啊!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