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卢赟秋 安徽桐城历来是出文人、名宦的地方,这在明清之际尤盛。就仕途来说,清代张廷玉可谓登峰造极。他为官五十多年,深受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倚重,最后成为清代配享太庙的唯一汉臣。 是什么让他走得如此高远?和他的成长经历、人品素养有无关联?且看本文为您揭晓。 影视剧中的张廷玉(资料图 图源网络) 成长之路:努力勤春耕 张廷玉出生在京城,这天是康熙十一年(1672年)的重阳节。父亲张英刚任翰林院编修,长兄廷瓒乡试未中,正在加倍刻苦攻读。家中书香萦回,日子虽清苦却充实。 教育是桐城世家的头等大事。各家既是乡邻,又常互为姻亲,一时才俊结集,砥砺学问,堪称盛况。张家待人宽厚,又家学渊深,大家自是心向往之,赴京科考交游,常寄居张家。 这其中,就有张廷玉的两位表兄,成了他的启蒙老师。一位叫刘辉祖,是明末状元刘若宰的孙子,后来在江南乡试中一举夺魁。另一位叫倪浑,是明朝处州知府倪祚善的孙子,学问淹通,但屡试不中,后来耕读自娱。 廷玉天资聪颖,加上优良的教育,进步很快,十岁就能通读《尚书》《毛诗》。张英退朝回家,最喜温一壶香茶,喊廷玉到跟前,给他背诵诗经中的《豳风》《无逸》等篇章。张英高兴地写道:“已通典诰兼风雅,远胜而翁十岁时”,看来此子要胜过自己了。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廷玉随父亲在家乡龙眠山游玩,一边欣赏美景,一边才思泉涌、佳作不断,引得张英称赞:“喜看玉儿刚十二,也能捉笔咏寒蓉”。 父亲回朝后,廷玉留在桐城读书。他深知开卷有益,对友人姚士陛说的“掩书微笑破疑团”,大为赞赏,觉得解疑释惑才是读书乐境。他在披阅书籍时,看到赏心悦目的文章,就抄录下来,久而久之,形成了厚厚的《随手录》。 他读书并不盲从,而是善于辨析。比如读到《五柳先生传》时,他认为并非陶渊明手笔,而是后人代作。因为文中“不慕荣利”“不汲汲于富贵”等词,太过于刻意,真正旷达隐逸之士,反而不会说这些自夸的话。 书本之外,他也留意思考社会问题。古代社会,妇女地位低下,丈夫可以凭着“七出之条”中的任何一条,和妻子离婚,其中包括“恶疾”“无子”。廷玉就觉得很不合理,认为生病、不育已是不幸了,并非失德,作为丈夫又怎能忍心抛弃妻子呢! 京城中的父兄也很关注廷玉的成长。张英叮嘱廷玉:“惟期孝友承家好,须解谦和涉世难”“江乡远隔重牵情,爱尔惟期宝令名”,希望廷玉珍爱名节,秉承谦和礼让的门风。大哥张廷瓒寄诗:“寄语阿二好自爱,努力膏火勤春耕”,希望二弟趁年轻勤学习,日后能继往开来。 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春,在饱尝科举艰辛后,廷玉考中进士,并被康熙选为庶吉士,进入翰林院学习。这一年,他二十九岁。 科举艰辛(资料图 图源网络) 宽严相济:不负康熙之望 入京没两年,父亲就急流勇退,休致回乡。他给廷瓒、廷玉留下叮嘱:“惟期汝兄弟恪恭勤慎,竭蹶尽瘁”,要兄弟俩怀着恭敬之心,为国尽力。 和父兄一样,廷玉是满文庶吉士。他每日钻研,废寝忘食,满文水平大大超过他人。三年期满,廷玉在散馆考试中拿到一等第一的好名次,授职检讨,连康熙都称赞是张英“为翰林掌院多年,善于教习”之故,真可谓家学相承。 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张廷玉奉旨入值南书房,任日讲起居注官,从此在内廷晨入夜出,异常辛苦。康熙曾对近臣说:“张廷玉学问素优,在内廷供奉年久,其勤劳数倍于外廷翰林。”后来,他在礼、刑、吏部担任侍郎时,还一直兼着内阁批本,可以说工作能力很强。 说起张廷玉的“严”,可真是不讲情面、不怒自威。 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张廷玉任会试考官。有个同僚深夜拜访,欲语还休之间,隐含舞弊之意。张廷玉心知肚明,当着同僚的面,铺开白纸,不动声色地提起笔,写了首《对月诗》:“暗室无欺古所难,四知常凛寸心安。帘前月色明如昼,莫作人间暮夜看。” 那人一看,立刻明白了。诗的大意是说虽然夜已深,但明月却将人间善恶照得清亮着呢!这是告诫自己为官不能暗室欺心,于是只得怀惭而退。会试放榜后,不管中没中榜,考生们都称赞张廷玉洁己奉公,大臣们中也传颂一时。 康熙六十年(1721年),因为吏治松弛,康熙屡加训斥,特意将小心谨慎的张廷玉提拔为吏部左侍郎,希望他有所作为。张廷玉到任后,就痛下决心,立即整顿不正之风。 吏部有一胥吏长期舞弄文法,构陷官员,大家都敬之畏之,呼为“老虎”。张廷玉立即将其拿下,予以严惩。面对来说情的大小官员,他也毫不客气,义正词严,被人称为“伏虎侍郎”。 又有一天,司官送来文件,不满地说:“这里‘元氏县’错写成‘先民县’,应当追究府县责任。”张廷玉拿着一看,笑着说:“如果‘先民’写成‘元氏’,是地方错误。现在‘元氏’写成‘先民’,定是书吏略添笔画,以勒索钱财!”司官恍然大悟,查明真相后,就将书吏赶回了老家。 宽严相济(资料图 图源网络) 张廷玉的“宽”,在于他心系苍生,有好生之德。 他任刑部侍郎时,赴山东查处两千人劫案。当时普遍认为是反叛朝廷的大案,但张廷玉昼夜检阅卷案,认定是盗案,而非叛案。 看到大家颇为不解,张廷玉说:“口供里的义勇王、飞腿将军,不过是市井混名,不足深究!”经过审讯,除解送百余人外,未再查捕一人。一些官员替张廷玉捏把汗,担心这放归的数千人仍滋事生扰。张廷玉则说:“如果为避免隐患,就滥杀无辜、草菅民命,这实非刑律本意。” 他回京后,山东盗伙也果如所料,自行解散,未再生事了。 其实,张廷玉宽严相济的背后,是颗澄澈如镜的公心。康熙御赐廷玉“澄怀”二字,正是此意。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