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国学 > 格物致知 >

上河图中话“清明”:清明二字作何解?

http://www.newdu.com 2017-12-05 腾讯儒学 唐东辉 参加讨论

    文/唐东辉
    《清明上河图》是北宋画家张择端仅存的传世作品,是中国书画史上的经典之作,属国宝级文物,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然而这样的国宝文物,身上仍有许多未解之谜,比如画名之中“清明”二字究竟是什么意思?笔者查阅了相关资料,发现至少有三种观点,但每一种观点又引来截然相反的意见,真可谓聚讼纷纭,众口难调。
    
    清明上河图局部(资料图 图源网络)
    一、时令说——清明节
    第一种观点是传统的观点,认为“清明”是指清明节。支持这一观点的材料:一是图画的题名与题诗。张择端将此画进献给宋徽宗时,宋徽宗欣然题名《清明上河图》,明人李日华在《味水轩日记》中又记载宋徽宗的题诗,其中就有“水在上河春”的诗句。因此,金代以来,清明指“清明节”之说未有疑义。二是图中描绘了清明节特有的风俗。如卷首描绘一队人马自郊外入城,女主人乘坐的轿子插满枝叶杂花,这是北宋开封一带女主人扫墓时所乘轿子的特有习俗。又如汴河沿线的“王家纸马”店,在街上用纸叠成楼阁,也符合清明的特点。
    
    清明上河图局部(资料图 图源网络)
    但也有人对此提出疑义,发难者是孔宪易,他举出八大理由证明图中所绘不是春景而是秋景。一是画首有五头驴驮着木炭,而汴京要农历十月后才进暖炉炭;二是画中农场长满像茄子一类的农作物,更有几名孩童光着上身,而这不可能是清明时的事物。三是是画中所谓上坟扫墓的一队人,说是秋猎而归更为恰当。四是画中有十多人用扇,而清明前后用扇是极少的。五是御暑、御雨的草帽、竹笠在画中多处出现,而清明节似无此必要。六是图中有两处写着“□暑饮子”茶水桌,“暑”字足以说明季节。七是虹桥及两岸有几处摊子上摆着切好的西瓜。八是画中酒旗上写着“新酒”二字,而“新酒”在宋代是指中秋节前后的酒,与清明前后的“煮酒”相区别。
    二、地名说——清明坊
    第二种观点认为,“清名”是指“清明坊”。《中国历史大辞典·宋史分册》中说:“一说清明是汴京坊名。季候是秋天。所绘为从清明坊到虹桥汴河(上河)两岸人们的活动情景。”此说出自上文提到的孔宪易。他从画中那座孤立的城门楼谈起,认为这座城门两边的城墙都已颓废不堪,乱树丛生,不符合当时汴京外城城墙的景象,尤其是宋徽宗好大喜功,又着力修饰过外城。因此那座城门楼既不可能是陈州门,也不可能是水东门,而只能是宋门外的名胜地蜘蛛楼。而清明坊则可能是借蜘蛛楼作望火楼以备警。
    
    清明上河图局部(资料图 图源网络)
    但予嵩则质疑说,将“清明”解释为清明坊有两大疑点,一是虹桥两边画面各占一半左右,既然清明坊与虹桥有一段距离,那么清明坊在图中所占的位置会更小,用这样小的地点来命名全画,显然不合适。二是北宋将城外附郭的市区坊厢划归京府直接管辖,但图上却显示虹桥两边各有市区存在,这与京东第一厢只设一个清明坊相矛盾。邹身城也指出,以地名“清明坊”为画题,与图画内容不合。“清明坊”不过是一个小地名,画家本不必要选此题材作为呈献给皇帝的重要礼品。
    三、颂辞说——政治清明
    第三种观点认为,“清明”是“政治清明”之意。金人张公药的跋诗称:“当时翰林呈画本,升平风物正堪传。”张择端供职于皇家画院,描绘汴京的繁荣场面太平景象,歌颂“政治清明”,正在情理之中。张亦文也指出,“清明”是“政治清明”的意思,原因有三:第一,官用文人(张择端)以歌功颂德为本分;第二,张择端是响应蔡京“歌颂太平”的倡导。第三,徽宗本人也很自夸,亲笔题名《清明上河图》。
    
    清明上河图局部(资料图 图源网络)
    周延亭则提出针锋相对的见解,认为此图深刻表达了对腐败王朝的愤恨,对黎民百姓的同情,对国家前途的担忧。《清明上河图》不仅是一幅社会风俗画卷,更是一幅“盛世危言图”。那断头的老树和像剑一样指向汴京的断枝,就是解开“清明”真义的钥匙。那寒风中艰难前行的旅人,卷首小桥西边的太湖石等,都指向“盛世危言”这一主题。邹身城则进一步指出,张择端在靖康之难后重作此画,寄托着深沉的民族感情,即思念汴京,渴望收复失地的爱国情感。
    一幅“清明”说不尽,惹得后人费笔墨。毕竟我们不能起画师张择端于地下而问之,而且即使张择端有其本意,在千百年的流传中,人们也早已赋予此图超越其本意之外的画外之意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