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国学 > 格物致知 >

奢 败家;逸 败德

http://www.newdu.com 2017-12-05 儒风大家 儒风大家 参加讨论

    文/儒风大家
    “家败离不得个奢字,人败离不得个逸字”引自《曾国藩家书》,曾国藩时常将这句话警醒自己并训诫后代。一是成就了自己,被世人称为“千古第一完人”;二是成就了家族,使得曾家后代从未出过败家子。
    
    奢,败家;逸,败德(资料图 图源网络)
    “奢”、“逸”,并不深奥的字眼,对今人如何持家、处世、做人,有着极其深远的警示意义。出身贫苦,不可骄傲;创业艰难,不可奢华;努力不懈,不可安逸。能以“谦”、“俭”、“劳”三字为本,?而补余之不足;?以“骄”、“奢”、“逸”三字为终身之戒,而为一个健全之国民,则余愿足矣。
    奢,败家;逸,败德。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是说:君子不求吃得饱足,不求住得安逸,勤于做事而言谈谨慎,向有道德的人学习,修正自己的道德行为,就可以称得上是好学。
    
    成由勤俭破由奢(资料图 图源网络)
    奢,败家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是唐代李商隐在《咏史》中对前朝历史进行非常精确的概括和总结,同样适用于当代以及未来万世。成由勤俭破由奢。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常戒非分之想。为人首忌“奢”,“奢”字不除即生逸念,使奴唤婢,懒散空度,男沾,一事无成,女染,妇德有损。故为妇应凡事以不假人手为善,日常饮食皆出心得,清污除垢以为健体。
    历史之河,浩浩汤汤,古人富贵皆归结于“勤俭”之道;而一个富豪氏族的没落,则源于一个“奢”。勤惰俭奢,是成败关。是勤还是惰,是俭还是奢,这是成败的关键。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俭,是善行中的大德;奢侈,是邪恶中的大恶。尚俭者开福之源,好奢者起贫之兆。崇尚节俭的人等于开辟了幸福之源,喜好奢侈的人等于开启了贫困征兆。
    古人云:“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圣人修身、齐家、治国,都离不开“勤俭”之道:诸葛亮把“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作为“修身”之道;朱子将“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当作“齐家”的训言;毛主席则以“厉行节约,勤俭建国”为“治国”的经验。
    
    克俭节用,实弘道之源(资料图 图源网络)
    克俭节用,实弘道之源;崇侈恣情,乃败德之本。节俭勤劳是弘扬道德的源头,奢侈放纵,是道德败坏的根本。奢侈者,危亡之本。奢侈是灭亡的根源。以俭治身,则无忧;以俭治家,则无求。以俭朴来治身,就没有忧虑;以俭朴来治家,就会无所求。节俭朴素,人之美德;奢侈华丽,人之大恶。节俭朴素是人的美德,奢侈华丽是人的劣行。
    奢侈足以败家,悭吝亦足以败家;奢侈之败家,尤出常情;一掷千金的奢侈挥霍行为,足以使家业败坏,而吝啬小气斤斤计较的行为也可能败坏家业,一定是因吝啬而遭受到了不应有的祸事。愚朴会败坏事情,精明也会败坏事情。
    知足是天然的财富,奢侈是人为的贫困。奢侈乃德义之灭,奢则妄取苟取,志气卑辱;一从俭约,则于人无求,于己无愧,是可以养气也。从俭入奢易,从奢入俭难。
    君子以俭德辟难。希望大家用俭朴的德行来避免危难,克勤于邦,克俭于家。报效国家,要能够勤劳;主持家政,要能够节俭,每天都努力不怠,不敢贪图安逸和享乐。
    
    克勤于邦,克俭于家(资料图 图源网络)
    逸,败德
    《左传·闵公元年》有一言:“宴安鸩毒,不可怀也。”其意为贪图安逸享乐等于饮毒酒自杀,不可怀恋。这并不是完全否定“享乐”的积极意义,而是告诫众人该如何去把握“逸”的度。清代康熙皇帝教育子女:“圣人以劳为福,以逸为祸矣。”五千年来,中国人对于安逸的认识从未改变:安逸绝不是人生的福祉!
    曾国藩在《曾国藩家书》说:勤则有材而见用,逸则无能而见弃。奋能使自己成材进而受到重用,放纵安逸会使自己堕落而被弃用。习勤忘劳,习逸成惰。习惯于勤奋,就会忘掉劳苦;习惯于舒适,就会养成懒散的作风。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