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人说你“愚不可及”,你会不会暴跳如雷?且慢,这词诞生的时候可不是骂人的,而是被先哲孔子用来夸人的。如果有人随便对别人说句“人尽可夫”,你肯定会想象出接下来的一场恶战?但你能想象最初时,这是指人孝顺的吗? 愚不可及(资料图 图源网络) 中国的成语精短而又包罗万象,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人们生活读书习惯的变化,很多成语词义也在悄悄地发生了改变。 人尽可夫 人尽可夫(资料图 图源网络) 《左传·桓公十五年》中记载:祭仲专,郑伯患之,使其婿雍纠杀之。将享诸郊。雍姬知之,谓其母曰:“父与夫孰亲?”其母曰:“人尽夫也,父一而已,胡可比也?” 春秋时,郑厉公因祭仲专擅国家大权,害怕对自己的君位不利,于是暗中派祭仲的女婿雍纠去杀祭仲。结果被祭仲的女儿,也就是雍纠的老婆雍姬预先得知。 内心还没想好站在哪边的雍姬,回到娘家后先问了母亲:“父亲与丈夫哪一个更亲近?” 母亲说:“任何男子,都可能成为一个女人的丈夫,父亲却只有一个,怎么能够相比呢?” 于是雍姬便将丈夫的谋划告诉了祭仲。此后,雍纠被杀,郑厉公逃离郑国。 可见人尽可夫本意为:一个女子,丈夫可以很多选择;至于父亲,为天然骨血关系,只有一人,丈夫又怎能比?这里算是从传统孝道出发的,这个词语本身也根本没有奇淫的意思。 现在却为贬义,形容生活作风不检点的女子,可以和所有的男人产生不正当关系,当自己的丈夫看待。和原本的意思已相去极远。 愚不可及 出自《论语·公冶长》,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孔子是说:“宁武子”这个人,在政治清明的国家,就表现得很有才能;在政治混乱的国家,就表现的很愚笨。他在该表现才能的时候表现才能,别人也能做到;他在该表现愚笨的时候表现愚笨,却是别人很难做到的。 而现在这个词的指愚蠢得无人能及,变化这么大,估计连圣人孔子都不敢相信吧。 悠哉悠哉 悠哉悠哉(资料图 图源网络) 这个成语当初可不是用来形容悠闲的。“悠哉悠哉”出自《诗经·周南·关雎》原句是“悠哉悠哉,辗转反侧”——思念啊,发愁啊,翻来覆去睡不着。这是用来形容求之不得、相思之苦的。 后世的人大概是被这个“悠”字误导,所以这个词逐渐演变成形容悠闲的样子。 掌上明珠 原一般地指极钟爱的人。晋代傅玄的《短歌行》:“昔君视我,如掌上珠;何意一朝,弃我河渠。”就是这个用法。 后来“掌上明珠”专用来指受父母疼爱的女儿,男生们是用不了。。。。。。 呆若木鸡 呆若木鸡(资料图 图源网络) 呆若木鸡是来自《庄子》里面的一个小故事: 纪渻[shěng]子是训鸡高手,齐王于是邀他训练斗鸡。齐王求胜心切,没过几天,便派人来催问,纪子说:“鸡没训好,它一见对手,就跃跃欲试,沉不住气。” 过了几天,齐王又派人来问,纪子说:“还不到火候,看样子鸡虽不乱动了,但还不够沉稳。”又过了几天,纪子终于对来人说:“请你告诉齐王,我把鸡训好了。” 斗鸡时,对手的鸡又叫又跳,而纪子训的鸡却一点反应也没有,别的鸡看到它那副呆样竟被吓跑了。因此,齐王和别人斗鸡,场场获胜。 “望之似木鸡”,这是斗鸡追求的境界。“呆若木鸡”最早也是形容一个人镇静自若,态度稳重,和“发呆”没有一点关系,和“大智若愚”倒是比较贴近。 现在,呆若木鸡就只剩字面意思了,形容一个人有些痴傻发愣的样子,或因恐惧或惊异而发愣的样子。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