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讲人:著名礼学家、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彭林先生 《明德讲堂》第四期之二:完美人生最高境界是礼乐 第二篇是他49年没有到台湾去,我听他的一位学生也是我的老师说,当时地下党做他工作,叫他不要去台湾,他不去,他表态不去。没想到49年毛主席老人家发表新年文告《将革命进行到底》,里面点了三个人——胡适、傅斯年、钱穆之流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乖乖他一听吓坏了,那很显然这个地方他不能再呆下去,胡适、傅斯年都走了,都跑台湾去了。他后来没有办法,就跑到香港办新亚书院,那么后来成为香港中文大学的一部分。他办新亚书院的时候没有钱,主要靠社会各界的资助。那么有一年他们有一个图书馆第二期工程落成了,钱先生有一个讲话。紧接着他为《新亚双周刊》写了一篇东西叫《礼乐人生》,这篇文章在《新亚遗铎》上面,钱先生在新亚书院的所有的讲话、起草的文件这一大本,大家可以在这个上面找到。 孔子 那么在这个里面,读完他一段东西,我觉得眼睛一亮,醍醐灌顶。因为《论语》里面有段话我们都读过,但是没有把里面的味道读出来,好像懂了,其实没懂,这段话是什么呢,可能在座好多朋友都是耳熟能详甚至能背。孔子有一个学生叫子路,子路向孔子请教成人,子路问成人,这个成人不是说怎么样成年,这个成人是怎么样成就一个完美的人。所以朱熹的解释这个成人就好比说全人,怎么样才能成为一个完美的全人?这个孔子的学生活着都追求人生的完美,人格的高尚,他不像我们现在很多人活着也不知道干什么,成天要锻炼,吃营养品、保健品,要旅游,要活得身体要健康活得要长,但是每天的时间不知道怎么打发,打麻将,打扑克牌,提笼架鸟……我们不太考虑人生道路人生目标:我要追求什么?这个目标达到没有?我是在蹉跎人生在消费人生,我还是在利用人生,我在追求自己的理想? 你看孔子的学生问出来的问题,大概我们现在很少有学生会这样问,不管你是博士生还是什么,我们都问能挣多少钱,能过什么样的好生活。人家就问怎么样成为完人,结果孔子说了一段话,“子曰:‘若’”,如果有“臧武仲之知”,臧武仲是鲁国的一个大夫,他一连说了几个人都是鲁国一些很有名的人士。这个人大概是很聪明,所以他说“若臧武仲之知”,你有他的智慧。“公绰”——以前我们有个民主党派(人士)叫叶公绰,很有意思,我想他的名字就(是从)这里来的——“公绰之不欲”,欲望的欲,这个人他没有贪欲,那么这个人就很廉洁,金山银山放在他面前,他不会起心动念,他没有欲望,所以这个人他很廉洁。“卞庄子之勇”,那个人很勇敢,再加上“冉求”——孔子的学生——“之艺”——才艺。好家伙!既有臧武仲的智慧,有公绰的廉洁,卞庄子的勇敢,冉求的才艺,这四个有一点都不得了。那么在孔子看来这四个东西加在一起还不是完人,还要怎么样?“文之以礼乐”,文化的“文”,以前跟花纹的“纹”是通的,身上还要有礼和乐,那么他说这样呢“亦可以为成人矣”,那么你就是一个完美的人——既勇敢又智慧又廉洁又有才艺,而且你还被礼乐所浸透,你就是成为一个很完美的人。 这段话很有意思,我们读完以后很惭愧,我们现在读书太快,我是因为看了钱先生的东西我才回过来再读。其实朱熹把这段话解释得非常好,我们读《四书集注》里面的《论语集注》,朱熹就讲了他这段话“言四子之长”,就是臧武仲、卞庄子那四个人的长处,那么你的“知”,你的智慧、你的聪明“足以穷理”,你能把这种道理你想得很透彻,你能穷尽它,这不得了。我们现在读书都经常是读不下去了,不明白了,可是你有他这种智慧,你“廉足以养心”。孟子讲了“养心莫善于寡欲”,这个人就无欲,他没有这种超过自己正常生理需要的过分的欲望。“廉足以养心,勇足以力行”。我们经常一个人就是心力不足,一个事情我们坚持了三天,到第四天我们就走不下去了,一遇到困难我们走不下去了。这个力这个勇不是说去打架,一种精神上的那种勇猛,不管什么艰难困苦,能够勇往直前,那么这样你能够力行。“艺足以泛应”,面对各种各样的社会上的一些事情,你有足够的技能去应对。现在你好了,手不能提肩不能挑,这社会上你能干什么?一把扫把倒在地上你都不愿意扶,你还解决社会问题?这不行。好,他说这个有了以后要“节之以礼”,就是我们在生活当中,我们后面还要说到,好多地方不能率性由情的,要有节,节制。我们到后面讲到,我们一个人如果说身体里面的阴阳二气不和,阳盛阴衰或者阴盛阳衰,要得毛病的。然后你特别鲁莽,你特别冲动,或者反过来你特别懦弱,这都不行的。所以要节之以礼,我们后面讲到这个礼就是“天理之节文,人事之仪则”,朱熹注《中庸》的时候用了这样两句话,懂得喜怒哀乐要有节制。 马加爵为什么出问题了?他不是没有理由,一个宿舍的四个人老是寒碜他,他是一个正常的人,他当然要愤怒,可是这个愤怒要节制,对不对?你不能一愤怒自己就弄不住了,像范进中举一高兴就疯了,这个就是没有控制好自己;泰森一愤怒,把人家耳朵给咬了。那马加爵他就是“激情犯罪”。现在我们生活里好多是激情犯罪,在汽车上不小心被人家踩了一脚就破口大骂,你一骂那个人很生气就骂你,骂过来骂过去,最后拔刀子出来把人杀了。这都是人不能控制自己的理性,所以要以礼来节制自己。我们到后面还要讲。“和之以乐”,后面讲这个乐它是和谐你的心的,我们到后面再讲。那么这样一来,“德成于内,而又见乎外”,由内到发的,彻头彻尾彻里彻外,你都被一种文化所化,那么这样你的这个心“中正和乐”,达到一种极好的境界,“粹然无复偏倚驳杂之蔽”,你无论什么情况下,你始终拿捏到最好的那个境界。你不会里面夹杂着很多乱七八糟的东西,你不会过也不会不及,那么这样“其为人也亦成矣”,你真正成为了一个完美的人。我们人老说追求完美,不要老是说买个名牌穿在身上,一天到晚追逐那个东西,觉得自己很美。其实这种美是表现在德行、技艺、礼乐这个一个综合的上面。 这是朱子的注,钱先生把朱子的这段注又做了一个发挥,太有意思了。 钱先生讲,“孔子理想中之完人,则需于技能、智慧、德行之上,更有礼乐一项”,德、智、体这三个不够,我们现在没有一所学校说德智体礼乐,没有这样提,可是孔子这样提的。他说“唯有礼乐人生,始是经过文化教育文化陶冶的人生中之最高境界”。其实好的德行农村里你可以找很多人,他一个字不识,但这个人很孝顺,很勤劳,很友善。所以我们街上看很多农民工,他都有这种美德,可是他受教育的程度不足,他不懂礼,品德很好的。有的时候我们心里面常觉得很遗憾,这些人他如果受到一个更好的教育他就完美了。有很多人技能很好,你看中央电视台各种各样特长的人很多,可是有的德行也不行,总不是缺那个就缺那个。那么一种要经过文化教育文化陶冶,这很重要,这得有礼,要懂乐。“礼乐非技能,非智慧,亦非品德”,它跟它有区别的。他下面讲了,“乃在三者之上,亦在三者之内”,这个礼乐非常好的人,他一定是德行非常好的人,我们到后面还会讲到。它蕴含在这个里面,同时它又跳出来,它这个地位非常高。“若使人类日常生活没有了礼乐,纵使个人都具备才艺智慧与品德,仍不理想”,我们现在这社会上有品德的、有才艺的、有智慧的人多极了,可这社会没有礼乐。你觉得怎么样?我们总觉得缺了什么,这个人高雅不起来,俗,北京话说“忒俗”。一俗,我们就觉得在这个里边不舒服,这个社会总觉得它不够和谐,“无礼乐的社会,是一个不安的社会”。我们现在一部汽车来了,哪怕只有两个人都要我推你一下你挤我一下上车。“无礼乐的天下,将是一个不安的天下”,礼乐重要到这个程度,纵使你有才艺,没有用。 好啦,他又说“我们学校一向提倡中国传统文化,一向重视人生最高哲理之探究与实践,一向鼓励同学们自主自发的团体活动。望和此三者,而求揭示出一项统一的原则。我想首举此‘礼乐’二字”。所以新亚书院办学的最高理念是礼乐,你这个没有做到,你这个层次就没有达到。我想这些话非常值得现在做校长的、领导教育的这些官员好好地去读一读。我当时觉得这个讲得特别好,那么后来我把那本书就叫《礼乐人生》。那么到今天我再重读我觉得又有新的收获,这个以后我会在写论文的时候,还会把它陆陆续续地写出来,我们真正读懂了一些东西,弄明白了一些道理,说老实话终生受益。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