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国学 > 格物致知 >

千年误读:“皇”“帝”有别 “姓”“氏”不同

http://www.newdu.com 2017-12-05 历史大学堂 佚名 参加讨论

    文/佚名
    
    秦始皇像(资料图 图源网络)
    “秦始皇”作为历史上亘古绝今的始皇帝,后世对他的解读从未停止。
    历史上对秦始皇的解析,从《史记》开始,都多少带了些许个人的好恶情绪。近日,一个台湾人对“秦始皇”的客观解读书《秦始皇:从现实到历史的思辨之旅》从“慕课”开始蔓延,在坊间广为流传!不少商界精英、学者、教育家乃至史学爱好者都在讨论,这本书开启了一个全新的“秦始皇”时代,也开启了一个全新的读史时期——从不同角度特别是针对人们对“秦始皇”的普遍误读、误解,对其人、其政、其史做了客观而又鞭辟入里的详解分析。
    先为《史记》中司马迁笔下的秦始皇正个名抱个屈——《史记》中关于秦始皇的篇名为:“秦始皇本纪”!
    读到这里,一定会有人跳起来问:“篇名有什么好解析的?这不是很客观嘛!”
    吕世浩携“秦始皇”请教各位:太史公为他作本纪的这个人,他真的叫“秦始皇”吗?
    事实上,他不叫“秦始皇”,他叫“秦始皇帝”。
    《史记·秦始皇本纪》开篇第一句,就是:秦始皇帝者,秦庄襄王子也。
    那么《史记》为什么要称他为秦始皇呢?为什么要省掉一个“帝”字呢?因为《史记》是中国传统的史书,在中国传统的史法里面,有很重要的一项,叫作“一字寓褒贬”。
    从称呼人名所用的字,到叙述行事所用的字,都代表史家对他的评价。而在《史记》的篇名中更是如此,太史公对每个人的称呼都不一样。同样是世家,陈胜就称他的字陈涉,萧何就称他的官萧相国,张良就称他的爵留侯。从《史记》的篇名,你就可以看出作者各式各样不同的评价,这就是春秋笔法。
    那么“秦始皇帝”和“秦始皇”,又有什么不同呢?请问各位,太史公是西汉人,在汉代人心中,“皇”跟“帝”哪一个字比较重要?
    判断两者中谁比较重要,有个简单的方法。当我们一定要省略其中一个时,被省略的那个,一定是比较不重要的。
    汉代皇帝的正式称呼是“汉孝文皇帝”“汉孝景皇帝”“汉孝武皇帝”。但当省称时,会叫“汉文帝”“汉景帝”“汉武帝”,而不会叫“汉文皇”“汉景皇”“汉武皇”对吧?由此就可以知道,在当时人心中,“帝”要比“皇”重要得多。
    “帝”字比“皇”字更重要,那太史公就是要从篇名要告诉你,他要借此来贬秦始皇。
    但贬归贬,历史必须记录事实。在这篇文章里面,从头到尾至少要有一次正式称呼人家的全名,这是史家该有的道德。这也代表了写历史的人,不是不知道这个人叫什么名字,他是故意不这么称呼的。所以这篇文章一开始就告诉大家,他叫“秦始皇帝”,可是篇名还是叫“秦始皇”。
    关于姓氏的不同,我们再看《史记·秦始皇本纪》的第一段:
    秦始皇帝者,秦庄襄王子也。庄襄王为秦质子于赵,见吕不韦姬,悦而取之,生始皇。以秦昭王四十八年正月生于邯郸。及生,名为政,姓赵氏。
    
    秦始皇像(资料图 图源网络)
    这一段是在讲秦始皇的身世,在这里不多谈他到底是庄襄王还是吕不韦的儿子,这个故事已经被小说、戏剧、电影炒作得滥了。不过从这里的“秦庄襄王子也”来看,太史公应该认为始皇确实是庄襄王的亲生儿子。
    吕世浩这里要特别谈的,是“姓赵氏”三个字。各位读到这里,一定又有人想跳起来问:“这三个字有什么好讲的?又打算凑字数了吗?”
    没什么好讲的吗?问各位一个问题:秦始皇姓什么?
    对历史熟悉的朋友,一定会立刻回答:“他叫嬴政,当然姓嬴。”
    既然他姓嬴,为什么这里要说他“姓赵氏”呢?
    现代人填表格,有时表格中会有“姓氏”和“名字”的字段。那么请问各位,姓和氏是一回事吗?名和字是一回事吗?
    当然不是,古人的名跟字不是一回事。举各位熟知的人物为例,韩愈名叫愈,字就叫退之,杨过名叫过,字就叫改之。对吧?常读古文或武侠小说的朋友都很明白。
    在《秦始皇:穿越现实与历史的思辨之旅》中,吕世浩携秦始皇告诉各位,姓和氏也不是一回事。什么叫作姓?姓是代表你的血缘从何而来,有同一个祖先的人们,就会有同一个姓。
    可是当同一个祖先,也就是同一个姓的人繁衍越来越多,就会有一部分的族人,到另外一个地方去建立他们自己的聚落。为了在同姓底下分别彼此,就会在同一个姓下又出现不同的氏。
    因此氏是会分化、会变动的,有的以地为氏,有的以官为氏。举个最简单的例子,请问商鞅姓什么?
    有同学会回答:“商鞅姓商”“商鞅姓卫”“商鞅姓公孙”,这些答案都有道理。因为商鞅是卫国的公族,所以也叫卫鞅、公孙鞅,但哪个答案才是对的呢?
    事实上,这些答案都不对。因为商鞅既然是卫国的公族,卫国公室姓姬,所以商鞅当然姓姬。因为他是卫国的公族,所以最早叫他卫鞅、公孙鞅;后来他在秦国功劳很大,秦国把商这个地方封给他,他就以封地为氏,所以叫商鞅。但卫、公孙、商都只是他的氏,姬才是他的姓。
    那么回到原来的问题,秦始皇姓什么呢?秦始皇姓嬴,可是嬴姓下面又分了很多很多的氏,秦始皇这一支是赵氏。太史公已经是西汉人,因此他以当代的习惯记下“姓赵氏”,原因就在这里。
    【转自“历史大学堂”微信公众号】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