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白景中 中国,人们把情商的重要性提升到了一个可望而不可及的高度,往往与道德一起,成为骂人中“先发制人”的锐器。哪怕是一个聪明的人,如果没有情商,十有八九是不行的,也会被贴上桀骜的标签。在各种鸡汤文的推波助澜之下,情商成为了一个人是否能成功的必要条件,左右逢源能说会道乃至会忽悠的人就叫做“成功”;而沉默寡言淡定安然过日子的人却成为了“不成功”的象征,会被人各种嫌弃,各种无视。在现代社会,大家似乎默认了笑贫不笑娼、喜闹不喜静的生活状态,只要有钱有权有美色有数不完的应酬就好,谁都不喜欢平静而淡定的活着。 情商往往与道德一起,成为骂人中“先发制人”的锐器(资料图 图源网络) 这种浮躁的现象,恰如一面贴着壁纸的华丽墙壁,没人在乎背后充塞的是脏皱的泥坯和烦乱的线团。这是人性,也是现实,所以喜欢瀑布者多,喜欢深潭者少,喜欢大海沙滩者多,喜欢高山峻岭者少,喜欢吹牛斗气夸夸其谈者多,喜欢沉默寡言者少。这个世界,人们大多数选择的是热闹和表面,而不是淡定和从容,所以女人才会折腾外貌,男人才会拼搏事业,一切的一切,似乎又是这样的自然而然,无需分辩。 可实际上,热闹的人却并非真开心,孤独的人也未必真难受,否则“独处是一个人的狂欢,聚会是一群人的孤独”就不会被大众所认同,也就不会有这么多的外向型孤独症患者。这就引申出了另外一个问题,追求大众的认同是否值得去努力包装自己,或是带上面具。 热闹的人却并非真开心,孤独的人也未必真难受(资料图 图源网络) 古今中外,这个世界上总有些桀骜不驯的天才会用自己特立独行的风格给予回应:能用智商就能轻松碾压你们这群渣渣的我,为什么要努力去提高情商来适应这种不舒服! 情商,一个外来的、诞生不足百年的新词并没有如同智商那样被理解得干脆利落和深入人心,因为这个词不是被理解为世故,就会被理解为城府。 情商的真正含义被埋没了,它的本质其实是指能控制自己情绪和他人情绪的能力。一个情商高的人,会敏锐地觉察到自己乃至周围人情绪的变动,并能通过语言和肢体表达来引导和扩散,比如负面的情绪能够当即化解,快乐的情绪能够传染到周围等等,自身情绪很少会有失控的现象出现,总会恰到好处的自我解决。 情商不是外来词汇,中国古已有之,现在我们不过是把猫叫成咪咪罢了。儒家早就说过“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各种情绪在将发而未发的时候叫做“中”,而发的恰到好处则叫做“和”。有了中和以后那就厉害了,“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因此,孔老夫子就将“中庸”两字提高到了无比高的位置,“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后世儒家干脆就将之列为《四书》之一。 中者,庸之道也。中庸者,情商之道。“中庸”之道即为提高情商的方法。儒家自古就认为,人不光要努力学习,还得不断提升自己的情商。中庸后,儒家做的不是“和稀泥”的芝麻蒜皮小事,而是治国平天下的大事——“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可见,先秦儒家的确是有大丈夫之风的。 中庸者,情商之道(资料图 图源网络) 可惜,儒家后来不想做大丈夫了,干脆实行自我阉割以明志,不要中,只留庸,越庸越好,结果致使腐儒泛滥,中国人的气节也随之不断下滑。 胆小,畏畏缩缩,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各扫门前雪,麻木不仁,行尸走肉…… 腐儒把中国人一步步变成了鲁迅笔下最痛恨也最无奈的那种人。而这种人的后代,从腐儒摇身变为“知识分子”,还在教育下一代:我们要龟缩,继续龟缩,不要露头,这样可以活很久…… “中庸”二字,逐渐成为了无能和龟缩的代名词。 气愤之余也有些悲哀。 之所以会成这样,只因“庸”还在,而“中”没了。中就是平衡,就是底线,就是原则。“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天地为阴阳,阴阳相合相离,气息相交而生万物,而万物相辅相成,又形成了一个完美的大自然生态链。完美,则中和。阴阳不平衡,在自然界会发生动乱,在人体则会生病。 中就是平衡,就是底线,就是原则(资料图 图源网络) 心清静而自独,众人清静则为和。情商的关键在于控制自己的情绪,调整他人的情绪,和缓大众的情绪。这才是真正的“中庸”。如果一味学“腐儒”作践自己,没了“中”,没了平衡,没了底线,没了原则,那迟早会出事。所以,情商的高低不在于是否独处,也不在于一味追求别人的认同和追求热闹,否则儒家何必又提“慎独”。 心清静,致中和。平静而淡定,是一种“致中和”的自然状态,也是一种不需要外在认可而内心自我“圆满”的境界。在儒家看来,真正达到“中庸”的人是一个有操守、有底线、有原则的大丈夫、真君子,一个真正关心天下的爱国者才是“真儒家”! 本文为腾讯儒学频道原创,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