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儒风大家 为善不居 “为善不居”的意思是为善不想让人知道。 存为善之心,不必邀为善之名(资料图 图源网络) 《围炉夜话》:“存为善之心,不必邀为善之名。” 如果为善只想图取名声,那么这种善行是不会长久的,而且为善的人若真的想以此求得一些声名,那么他心中可贵的善念,早已变成了庸俗的名利心,为善也就成了伪善,西汉刘向说,“善不可以伪来”,《朱子家训》中也说,“善欲人见,不是真善”。 真正了解“为善最乐”的人,心中挂念的并不是名利,只是为行善而行善,否则为善反而成了牵绊烦累的事了。 为善不求名,为善也不分大小,量力而行就好。对于普通人来说,可能没有更好的经济能力去做慈善,但是同样可以心怀慈悲,多行善举。孝敬父母,善待他人,爱护动物,保护环境等等都是为善。 为善可以逐步去做,先小家,后大家。很难想象一个连家人和身边人都不爱的人,会去爱社会,会有大爱。 人之初,性本善。人人都有善心,善良原本就存在于每个人的心中。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学会自我平衡,照顾好自己,照顾好家人,照顾好身边人;等有了力量,再去照顾更多的人。也就是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休争闲气 《围炉夜话》:“休争闲气,一味学吃亏,是处事良方。” 《名贤集》里说:“休争闲气,日有平西。”是说不要为无关紧要的事生气,就像太阳也有落到西山的时候。 不要为无关紧要的事生气(资料图 图源网络) 清朝有一位安徽籍的宰相,名叫张英。一天,他收到一封家书,说家里因盖房子与邻居为地皮闹起了纠纷,让张英出面说句话。 张英读过家书之后,沉思了片刻,写了一封回信,信中写道:“千里传书只为墙,让出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家人看了信后,深受启发和教育,于是主动将院墙向后移了三尺。邻居见状后,也随之将院墙向后移了三尺。这样一来,两家院墙之间便空出了一个六尺宽的空道,人称“六尺巷”。 生活就是这样,常常为无谓的事情争来争去,我们以为自己争回了那口气,就是争回了面子,可事实上我们争回的是无知,是狭隘,得到的是郁闷,是烦恼;不去争,恰恰体现的是宽容,是大度,得到的是解脱,是轻松。 人生不过就是吹吹打打,迎来送往,休争闲气,得饶人处且饶人,退步其实是向前。 知足长乐 《围炉夜话》:“知足常乐:谨守规模无大错,但足衣食是小康。” 知足常乐(资料图 图源网络) 人的欲望无止境,就像古代流传的《不知足歌》描写的那样: 终日奔波只为饥,才得饱来便思衣。 衣食两般俱丰足,家中又少美貌妻。 娶得娇妻纳美妾,出入无轿少马骑。 骡马成群轿已备,恨无田地少根基。 买得良田千万顷,叹无官职被人欺。 七品五品犹嫌小,四品三品仍觉低。 一品宰相当朝做,又想君王做一时。 心满意足为天子,更望万世无死期。 种种妄想无止息,一棺长盖抱恨归。 欲望永不满足的人,就像狗熊掰玉米,因为他们不懂得珍惜,到手的东西,便懒得再看一眼,有不如无,一转眼就弃之脑后。抓取,扔掉,再抓去,扔掉,到头来,只能是一无所有吧。 知足常乐的人,不是没有欲望,只是他们善于克制自己的欲望而已。快乐的根本,便是惜福。 快乐的根本,便是惜福(资料图 图源网络) 珍惜拥有的一切,不忍丢弃。心里手里全是满满的,便没有念头腾出手和心来去攫获更奢侈的东西了。 不与别人盲目攀比,自己就会悠然自得;不把人生目标定得太高,自己就会欢乐常在;不刻意追求完美,自己就会远离痛苦;不是时时苛求自己,就会活的自在;不每每吹毛求疵,自己就会轻轻松松。活得太累就会痛苦不堪,知足常乐! 整理自丨“儒风大家”(微信ID:rufengdajia)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