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传统文学 >

3D特效复原2000多年周礼 展现礼学研究新成果

http://www.newdu.com 2017-12-05 腾讯儒学 南客 参加讨论

    腾讯儒学杭州讯(文/南客) 12月6日上午9:00,由清华大学中国礼学研究中心、嘉礼堂及中国美术学院视觉中国研究院共同主办的第三届礼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如期在风景秀美的杭州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召开。
    
    仪礼复原影片展示(腾讯儒学摄)
    上午11:00,在主会场中国美院象山校区的水岸山居礼堂里,一段再现2000多年前周代乡射礼的影片让现场的观众大开眼界。据介绍,这段关于周代“乡射礼复原”的影片是由彭林教授主持的清华大学中国礼学研究中心,联合嘉礼堂以及香港制作团队共同制作完成的。而前期的准备工作,光是读书,考证《乡射礼》中的名物制度,乃至实际制作弓箭、复原音乐等,都耗费了大量时间、精力和人力、物力,拍摄过程中更是运用顶尖的特效技术,以求完美再现古代礼仪。
    发愿:复原《仪礼》十七篇中的礼 展现礼乐文明之源
    周代距今已经有两千多年,中国人的生活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什么还要在今天复原2000多前年的古礼呢?
    
    彭林教授介绍仪礼复原成果(腾讯儒学摄影)
    彭林教授介绍说,之所以动念要做《仪礼》的复原,是因为二十年前他看到台湾所作的一个动画版的仪礼(士冠礼、士婚礼)复原的片子,那时给他触动非常大,“当时就下定决心,这辈子一定要做仪礼复原这个事”,但由于时隔久远,如今台湾制作的仪礼的片子已经发黄发脆,所以在今天再做复原这件事,就要把《仪礼》十七篇中的礼全部复原,而且还要用真人表演,用新技术来实现。
    礼乐是中华文化的核心,正如天上的北极星,无论走到哪里,迷路了,你找到北极星,就能重新找到方向。文化也是如此,没有礼乐整个社会秩序就会崩溃,所以无论时代发生了多大的变化,我们今天还是离不开礼乐,只是应该如何因时损益的问题。而这个损益的原则,就必须回到中华文化的核心——礼乐文明的源头周公那里,只有搞清楚周公制礼作乐的原理,才能明白如何让礼乐重新在我们的生活中焕发生机。
    更何况,“现在韩国人整天申请世界文化遗产,其中很多是拿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东西去申请。比如他们也要申请一个射箭的世界文化遗产,我们做乡射礼的复原就是要告诉他们,其实中国周代就有射礼。”提及这点,彭林教授就难掩一腔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拳拳热爱之情。
    行动:逐字逐句细读仪礼 有时一天只读40个字
    自古学问家都认为,儒家典籍十三经中,《仪礼》是最难读的一部。之所以难读,不仅因为这部古书的十七篇中每一篇都充斥着大量的名物制度,必须一一搞清楚才能入门;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周公、孔子生活的那个时代,礼都是要“演”的——也就是实实在在做出来的,古圣贤虽然记载了仪礼中的每一个环节,但条件所限,却没办法给我们留下一部最直观的影像记录供我们参考,因此具体到礼中很多细节,比如升席降席怎么升降、衣服怎么穿、走路怎么走等等,也都需要一一考订清楚才可以真正再现古礼原貌。
    
    彭林教授介绍仪礼复原成果(腾讯儒学摄影)
    为了应对复原仪礼的切实需要,更为了通过读书,培养一些能够精通经典的读书种子,彭林教授令门下弟子每周末拿出一整天的时间,一起来读《仪礼·乡射礼》,并对照汉代、唐代乃至清代人所作的注疏等资料,逐字逐句反复探讨经文中每个环节的意思。
    这种读书细到什么程度?说出来也令人咋舌,据彭林教授的弟子介绍,他们有时竟花一天6个小时的时间才读了经文里的40个字。之所以要读这么细,正是因为要做仪礼复原,首先要熟悉《仪礼》经文中的每一个礼节流程是怎么进行的,其次其中名物典章也需要一一落实搞清楚,这就必须要参考古今相关文献,并参考出土文物等材料,反复考订来落实,因此同门之间也经常为一个问题反复辩难,很多时候即便讨论一天也不一定能出结果哩。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