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儒学 > 古圣今贤 >

勾践能灭掉强大的吴国 只因背后有他指点江山

http://www.newdu.com 2017-12-05 历史大学堂 吴闲云 参加讨论

    文/吴闲云
    勾践很努力,但仅有努力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无论勾践如何努力,越国和吴国的差距也难以超越。
    
    越王勾践(约前520年—前465年),姒姓,名勾践,又名鸠浅、菼执,夏禹后裔。(资料图 图源网络)
    “照这样下去,报仇只怕要五十年了。”勾践有点绝望了。
    范蠡说:“大王,我认识一个人,他很有才能,不妨让他来给大王出出主意。”
    范蠡说的这个人,叫计然。
    计然应该不是他的真实姓名,而是取善于计算运筹的意思。据说他是老子的弟子,博学多才,尤长计算,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战略家、经济学家。
    计然不是越国人,而是蔡国人,他的祖先是晋文公的后人,晋国的许多公子都流落在外国,计然的爷爷辈就到了蔡国。此人性格内向,不求功名,善于隐藏自己,喜欢游山玩水,游玩到越国时,恰好遇上了范蠡,两人一交谈,范蠡大吃一惊,知道这是一个真正的高人。
    所以,范蠡就把他推荐给了越王勾践。
    “先生请坐,您就是计然?”勾践觉得眼前这人不像个有学问的样子,外貌平平,有些木讷。
    “是。”计然简单地回答了一个字。
    
    计然,生卒年不详,姓辛氏,又作计倪、计研、计砚,字文子,号称渔父。(资料图 图源网络)
    望着这个沉默不语的客人,勾践有些失望,他试探性地提问道:“计然先生,我为了让国家强大,卧薪尝胆,自己下地种田,老婆亲自织布。可为什么总不见成效呢?请先生教我。”
    计然说:“大王错了,您亲自种地,并不会比老百姓收获得多;夫人亲自织布,也不会比农妇织得好。大王要做大王该做的事,应该去了解这个世界的规律,应时而动,才能让百姓富裕,国家强大。”
    勾践眼前一亮,不敢小看他了,客客气气地继续听他讲。
    计然说道,最先要做的事,是要有足够的粮食储备,让国家拥有足够多的财富。要藏富于民,就要低税赋,可是大王免税之后,为什么老百姓仍不富有?因为免税是错误的。
    如果向百姓收取二十石以下的税,大家就不会努力种田了,因为不努力也够吃;向商人收取九十石以上的税,商人就不会经商了,因为无利可图。
    所以税赋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既要让农民们努力种田,又要让商人们有利可图,那么最后,农民的收入增加了,商人的利益增加了,国家的财富也就增加了。
    要想增加财富,就要有目的地进行自己的经营活动,要认识市场的规律,要有预见性地储备物资。天时变化的规律是可知的,“岁在金,穰;水,毁;木,饥;火,旱”。无非是这么一些基本因素。只要按规律办事,效率就一定会远胜于辛勤劳作。
    
    卧薪尝胆(资料图 图源网络)
    即使种地,也不是傻种,也要懂得自然规律。天道是循环的,“六岁穰,六岁旱,十二岁一大饥”。即天下六年一次大丰收,六年一次小丰收,十二年一次大饥荒,这些都是气候变化引起的,是有规律的。大地万物都会随着时间而变化,人只能顺天应时才能提前把握,如果处理不好,人民就会对你的统治没有信心,离你而去。如果预先防备,处理得当,就可以有效地化解危机,渡过难关……
    计然侃侃而谈,都是勾践从来没有听说过的道理。
    勾践又问:“如先生所言,我们越国究竟还要再发展多少年,才能赶得上吴国?”
    计然摇摇头:“赶不上的。吴国是个强国,本身就比你强大,你在发展,人家也在发展呀,你进一小步,人家早进一大步,你跟在后面省吃俭用奋发图强地追,这样是永远也赶不上的。”
    勾践沮丧地低下了头,又问:“难道我的深仇大恨,就再没机会报了吗?”
    计然说:“大王也不要太灰心,机会也还是有的。兔子虽小,也有蹬鹰的时候,虎豹虽猛,也有挨饿的时候,天道十二年一个周期循环,眼下吴国正是鸿运当头,只能顺着它才是最正确的,耐心等待着它的饥年出现,抓住这仅有的一次机会,就足以打败它了!如果错过了,那就再等下一个十二年,弱者战胜强者,都是这么干的,像您这样省吃俭用,卧薪尝胆,却不善于主动把握时机,就是艰苦奋斗一百年,也都是白费力,哪是人家的对手啊!”
    勾践豁然开朗,这才明白了他的方向与目标,又重新坚定了他复仇的决心。
    从这之后,勾践让计然抓经济,让文种管内政,让范蠡管军务,这三个人都成为了越王勾践身边最得力的辅佐者。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