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凌俊峰 孔子一生收了非常多的学生,一般的说法是“弟子三千,达者七十二”,在《论语》中记录了许多孔子和他学生之间的言谈。孔子常常对自己欣赏的学生大加赞赏,他称赞颜回:“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也常常严厉的批评自己的学生。当时人们都很珍惜白天的时间,而宰我在大白天睡觉,孔子就批评他“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我们可以说,无论是赞美还是批评,孔子对自己的学生都有一种真挚的爱。 子路(资料图 图源网络) 在《论语》中,有这样一个学生,他年龄最大,性格突出,刚勇过人,他曾顶撞过孔子,却最终诚心诚意拜孔子为师,他深爱自己的老师,也常常指出老师的不足。犯了错就勇于承认,积极改正,孔子常常批评他,却也深深地喜欢这个学生。大家是否知道这个人是谁呢? 对,这个学生就是仲由,子路是他的字。他小孔子九岁,据说出生比较卑贱,还有传言说他常常要靠野菜充饥。底层的社会经历让他性格直爽张扬,他喜欢头戴鸡冠一样的帽子,手拿着宝剑“大秀肌肉”,显示自己武力超群。孔子看到他,并没有放弃这个“野人”,选择用礼来教育他,最后子路心悦诚服地拜在孔子门下。不过一个人改变自己的习性真可谓难上加难,他性格中直爽、莽撞的一面在拜师后还常常显露出来。 又一次,子路、冉有、公西华三个人陪孔子坐在一起。孔子问他们:“倘若有机会被人赏识,实现抱负,你们都想做些什么呀?”子路想也没想就说:“一个中小国,夹处于大国之间,对外遭到外国侵略,对内还有饥荒,这样的国家交给我,过了三年,我能让这里的百姓都有勇气,还知道礼义之道。”结果被孔子笑了笑,说他说话太不谦让。 孔子有一次去见南子,南子是个有淫行的女人,子路就很不高兴,表现在脸上,孔子也没办法,只好对天发誓,说我没有做违背礼的事情出来。孔子在讲学时,子路也有很多次直接怀疑孔子的学问,他就说孔子为政以“正名”为先,这是迂腐的表现,当然,孔子听了这话,也给他很严厉的批评。孔子在陈绝粮,第一个表示不满的,还是子路,他问孔子:“难道君子也有如此穷厄之时吗?”孔子毫不客气的说:“君子遭遇穷厄,也固守节操,而小人遭遇穷厄,就胡作非为。”通观《论语》,孔子批评最多的那个学生,毫无疑问就是子路了。 有了子路的陪伴与保护,孔子在周游列国的路上,少了很多威胁(资料图 图源网络) 当然,批评归批评,顶撞归顶撞,这样一对师生,彼此间的感情却无比真挚。有了子路的陪伴与保护,孔子在周游列国的路上,少了很多威胁,孔子有时候夸子路一句,说:“穿着破旧衣服,与穿华丽衣服的人站在一起,能够不感到羞耻的,大概就是子路吧!不嫉妒别人,也不贪求富贵,做到了这些,还有什么不好呢!”子路听到了老师夸赞自己,简直要高兴坏了,把这句话反复念叨在嘴边,当然,这又招致了孔子玩笑式的批评。孔夫子在中原不得志,有一次说道:“我的道看来是无法推行了,我打算乘者木筏漂游于大海之上,能跟着我的人,大概就是仲由吧?”他听到这话,当然也高兴的很。只不过意在救世的孔子肯定不会去做隐士,当然也只是拿子路开开心罢了。 子路由于其个性过于鲜明刚强,孔子有一次看着他就乐了,开玩笑的说:“像仲由这样的人,恐怕是会不得其死吧?”然而,这句玩笑话却一语成谶。子路后来在卫国当官,卫国发生了内乱。孔子听了这事,就知道子路恐怕是难逃一劫了。事实果真如此,子路在内乱中,以“君子死,冠不免”的形象英勇就义,享年六十三岁。后来子路遇难的消息传来,孔子痛不欲生,大哭道:“这是天要绝我啊!”他看见厨房里的肉酱,便不由自主地想到子路遇难的惨状,于是赶紧令人把它倒掉。 孔子的晚年,境遇相当悲惨,他的爱子孔鲤、爱徒颜回、子路都在他生命的最后先他而去,白发人送黑发人,这种悲凉是可以想象的。而在子路去世的第二年,孔子也走向了人生的尽头。 本文为腾讯儒学特约独家原创稿件,版权属腾讯网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