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儒学 > 古圣今贤 >

士为知己者死:佐皮鲁斯和豫让

http://www.newdu.com 2017-12-05 历史大学堂 陈竹 参加讨论

    文/陈竹
    前段时间看大流士一世传记,在这位伟大的波斯君主波澜壮阔的征服生涯中,一个我不熟知的人名跳了出来,并深深刻在我的脑海中,这个人叫做佐皮鲁斯。
    
    佐皮鲁斯
    由于即位方式不甚磊落,大流士一世登基之后,波斯帝国呈现出四面起火之危势,众多边远小国纷纷起来反对这位新主。大流士一世凭借出众的军事才干,将叛部一一平定,唯有巴比伦城屡屡出尔反尔,两次平定又两次叛离波斯中央政府管辖,大流士一世不得不亲自挂帅欲定夺江山。巴比伦人为了显示必死的不降决心,竟然自己屠杀了城内的妇女儿童意欲背水一战!这已然不是乌合之众,要想夺取巴比伦,寻常手段怕是难达目的,大流士围城20个月,苦无结果。在这个关键时刻,佐皮鲁斯站了出来。他是大流士的老战友和亲信,他提出一个计策,这也许是西方军事史上最惨烈的“苦肉计”——他割去自己的鼻子和耳朵,用刀划花自己的脸,剃光自己的头发,弄得三分像人、七分像鬼,交代大流士一世分别派兵在第几日和第几日蹲守在巴比伦各个城门,然后他只身到巴比伦去诈降了。在巴比伦,他声泪俱下地控诉大流士的“恶行”,并表示要替巴比伦效力以报仇雪恨。他的遭遇换取了巴比伦人的同情,于是给了他一些士兵让其统领。他带着这些巴比伦士兵,屡次奇迹般地“发现”了埋伏在城门外的波斯士兵,共计歼“敌”7000人,彻底得到了巴比伦人的信任,终于获得了把守城门的重任。之后的故事不用我说你也该猜到了,波斯军队里应外合,拿下了巴比伦。
    看完这段史实,我不禁感叹:大流士一世是以怎样的人格魅力才能造就一个佐皮鲁斯啊!后来我发现,造就他的不是大流士的人格魅力,而是“知遇”二字。
    中国人有“士为知己者死”一说,典故出自《战国策——赵策》,里面也提到一个自毁其身以“名君臣之义”的死士--豫让。
    
    豫让刺赵
    春秋末年,晋国国君无能,大权旁落于韩、赵、魏、智、范、中行六家大夫之手,兵戈相对的结果是:范、中行两家一蹶不振,只剩韩赵魏智四家,其中尤以智氏势力最大。于是韩赵魏决定合力伐智,由于寡不敌众再加上不得民心,智氏伯瑶被韩赵魏三家以水攻的方式真正地来了个“全军覆没”,连头盖骨都被最恨他的赵氏大夫赵襄子作为了饮酒器具。不料就这样一个智伯却也有自己的福报。他有一个叫做豫让的家臣,曾经投靠过范、中行两门,都不被重视,只有智伯以国士之礼遇之。智伯覆灭后,豫让逃亡山林,发誓道“嗟乎!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吾其报知氏之雠(通“仇”)矣。”他更名改姓以充服劳役的刑人身份混入宫中,打扫厕所,伺机刺杀赵襄子。一天赵襄子来上厕所,突然心生警觉,抓住清扫厕所的人来一看原来是豫让,并在身上搜出了兵器,豫让说要替智伯报仇。赵襄子的手下欲杀豫让,但赵襄子体恤他一片赤胆忠心,说我以后避让着他就是了,随即释放了豫让。赵襄子在这个事件中表现出来的宽容并没有改变豫让的初衷,一次的失败让他痛下决心,以漆涂身满身长满脓疮,又吞食火炭使声音变哑,他的妻子都认不出他,他的朋友得知此事,哭着对他说:以你的才华,如果肯托身侍奉赵襄子,必然能博得他的信任和重用,到时候你要行刺他岂不有的是机会?豫让的回答让人肃然起敬,他说:“既已委质臣事人,而求杀之,是怀二心以事其君也。且吾所为者极难耳!然所以为此者,将以愧天下后世之为人臣怀二心以事其君者也。”
    这句话完全改变了我对刺客的成见,我曾以为刺客虽具献身精神,实则不过是一群有勇无谋之愚忠者,也许有的刺客真是如此,其价值与现今恐怖组织的人肉炸弹无本质区别。但豫让不是这样。他的刺杀行动已经不完全是报个人之仇了,他是在明志,是在召引后来人,是舍身而取义,他取的这个义就是君臣之义。
    抱着这样的信念,他埋伏在赵襄子途经的桥下。赵襄子也许是一个第六感超发达的人,路过此桥时坐骑受惊,他便心生疑窦让人下桥查看,果然又是豫让。他俩有了一段推心置腹的对话。
    襄子:“子不尝事范、中行氏乎?智伯尽灭之,而子不为报仇,而反委质臣于智伯。智伯亦已死矣,而子独何以为之报仇之深也?”
    豫让:“臣事范、中行氏,范、中行氏皆众人遇我,我故众人报之。至于智伯,国士遇我,我故国士报之。”
    襄子喟然叹息而泣曰(注意是“泣曰”):“嗟乎豫子!子之为智伯,名既成矣,而寡人赦子,亦已足矣。子其自为计,寡人不复释子!”使兵围之。
    最后,赵襄子脱下外衣,答应让豫让用剑击其衣以成全其义,豫让拔剑三跃而击之,长叹,我可以到泉下去向智伯交代了!遂伏剑自杀。
    赵襄子其人,可是曾为攻占代国而不惜将自己的姐夫设计杀害,使其姐在亲情、节操之间无法两全而自杀的狠角色,而仅仅在对豫让的处理上,显现出了难得一见的深明大义和广阔胸襟。豫让要取的义,其实已经首先在自己的敌人面前发挥了它的力量。
    大流士一世后来不止一次地说:“如果可以时光倒回,我就是丢弃十座城池,也不忍看佐皮鲁斯把自己弄成这样。”
    佐皮鲁斯也好,豫让也罢,其“不择手段”令人震撼,其“忠烈”令人肃然,人生得一知己,虽死亦可。这份情怀,在功名利禄颠倒众生的今天,尤显可敬。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