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儒学 > 古圣今贤 >

屈原的人格魅力独特在哪儿?

http://www.newdu.com 2017-12-05 光明网 郭建勋 参加讨论

    
    郭建勋教授
    主讲人:郭建勋 时间:二〇一四年五月 地点:湖南红网
    我今天的演讲主要谈三个问题。
    历史上究竟有没有屈原其人
    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向来“风”、“骚”并称,“风”指《诗经》,“骚”指“楚辞”,两者都是中国文学的典范,影响后世极为深远。屈原是“楚辞”的代表,也是中国古代第一位真正的诗人,而更为重要的是,他为追求真理和自我完善,不愿与世俗社会妥协,宁愿自沉汨罗,以保其峻洁品格的超凡行为,令人无限景仰。两千多年来,无论是作为诗人的屈原,还是作为一个人格类型的屈原,得到了历代人们的崇敬,甚至进入了我国的民俗,形成一年一度的端午龙舟竞渡,其地位崇高不言而喻。1953年,世界和平组织将屈原选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更加提高了他的地位,屈原已经成为湖湘文化乃至我们民族传统文化不可替代的杰出代表。
    那么,历史上到底有没有屈原这个人呢?这个问题的提出,或许会令人感到非常惊讶:这还是一个问题吗?然而这确实是一个问题,而且围绕这个问题,在学术界争论了半个多世纪。
    早在“五四”以前,四川学者廖季平在《楚辞新解》与《楚辞讲义》中,就开始怀疑《史记·屈原列传》中关于屈原的记载,认为屈原“25篇”,都是秦博士所作的《仙真人诗》,后来因为汉朝人厌恶暴秦,而将其归在所谓“屈原”的名下。
    1922年,胡适在《努力周报》上发表《读楚辞》一文,文中说:“屈原是谁?这个问题是没有人发问过的。我现在不但要问屈原是什么人,并且要问屈原这个人究竟有没有。”并且说:“《史记》本来不很可靠,而《屈原贾生列传》尤其不可靠。”认为“屈原是一种复合物,是一种‘箭垛式’的人物”,是后人根据需要而塑造出的“传说”式的人物,这就像西方的古希腊名著《荷马史诗》,本来是民间流传已久的神话故事和英雄传说,属于早期口头的集体创作,后人却将这些作品的著作权归于虚构的盲诗人“荷马”一样,这是世界上很多民族处理这类作品的主要方式。也就是说,他认为屈原与荷马一样,都是虚构的、“箭垛式”的人物,绝不是一个真实的历史人物。而著名学者梁启超、谢无量、陆侃如等人,则对廖季平、胡适的观点进行了反驳。
    到20世纪30年代,又有许笃仁发表《楚辞识疑》,认为《离骚》为刘安作,《怀沙》《九歌》《天问》等,都是汉代人的作品。1938年由吴越史地研究会出版的何天行《楚辞新考》(1948年以《楚辞作于汉代考》书名再版),约有十余万字,以一部专著的形式,更详细、更系统、更全面地否认《史记·屈原列传》,并进而否定屈原的存在,可以说是否定屈原其人的集大成之作。
    这一公案在1949年以后又引起了两次更大的争讼。
    首先是1951年,复旦大学朱东润教授在《光明日报》发表“楚辞探故”系列论文:《楚歌及楚辞》《离骚的作者》《淮南王安及其作品》《离骚以外的“屈骚”》。在这些论文中,他认为《离骚》是淮南王刘安所作,传统的屈原25篇及《招魂》等,都不是屈原的作品,并怀疑屈原是否真有其人。紧接着,有郭沫若、宋云彬、沈知方,以及前苏联著名学者费德林等人撰文与之争论。
    第二次则是从日本引起的。早在1965年,就有日本国立九州大学冈村繁博士,说《离骚》等作品,是屈原死后人们对他的追叙,是多人的集体创作。此后,广岛大学的铃木修次等人,也认为《离骚》《九歌》《九章》等作品不是屈原所作,屈原本人也只是一个传说。日本学者的怀疑以及怀疑的依据,都是胡适、何天行等人观点的老调重弹,并没有什么新意。
    那么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人怀疑屈原的真实性呢?关键的问题在于:在目前可见到的先秦所有文献中,确实没有关于屈原的任何记载。人们通常认为,屈原“三闾大夫”的政治地位,“入则与王图议大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的政治影响,创作千古杰作《离骚》的文学影响,还有自沉身死的悲剧命运,以这样的身份,竟然在史籍中完全没有留下一点痕迹,这确实是不正常的。我认为,之所以如此的原因,可能主要有两个:其一是因为屈原在他的作品《离骚》《九章》中,多次对楚王的行为进行直接而严厉的批评,这种“暴显君过”(班固语)的行为,不容于楚国当时的统治者,所以楚国的典籍故意不记载;其二是有关文献遭秦火散佚了,故而不传。大家想一想,战国以来,天下“横成则秦帝,纵合则楚王”,秦、楚两国在政治上的矛盾激烈而不可化解,楚怀王被骗入秦,又客死于秦,更加剧了两国之间的积怨。这种对立甚至到秦灭六国,统一天下,仍然没有消除,“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这句当时流传很广的口号,便生动地反映了楚人对秦朝的愤懑。而屈原是坚决主张抗秦的人物,又是敌国文化的代表,那么秦始皇作为文化灭绝主义的坚定推行者,将与屈原有关的文献销毁,顺理成章,并不是一件令人难以理解的事。
    不管怎样,要否定屈原的存在,首先要推翻《史记·屈原贾生列传》的真实性,胡适、何天行等学者就是这么做的,不过因为他们的论证缺乏说服力,所以并不能达到“否定屈原其人”的目的。在这里,我们不妨就此问题略加论述。
    首先,汉初的贾谊就写过《吊屈原赋》,篇中写道:“仄闻屈原兮,自沉汨罗。……遭世罔极兮,乃殒厥身。”贾谊离屈原的时代不过一百多年,他本人又是处于汉王朝中心的政治文化名人,因此可以说,这对于证明屈原其人与《离骚》的真实性,是很有说服力的。
    其次,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说:“屈原放逐,乃赋《离骚》。”桓宽的《盐铁论》卷二:“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卷五:“屈原放逐于楚国。”“屈原行吟泽畔。”多次提到屈原,以及他遭人诋毁、流放泽畔的经历。刘向的《新序·节士》中,也有一段相当详细的、关于屈原事迹的记载和传说。这些产生于西汉、时间在司马迁前后的文献,完全可以构成一个证据链,作为《史记·屈原贾生列传》的佐证材料,从而说明这篇文献的真实可靠。因此,在没有充分可靠的证据来证明屈原其人确实不存在的情况下,人们没有理由去主观地怀疑屈原的存在。
    因此,我们可以理直气壮地说,屈原是一个真实的历史人物,是我国古代第一位伟大的诗人。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