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儒学 > 古圣今贤 >

吴承恩与知府葛木的师生情

http://www.newdu.com 2017-12-05 淮海晚报 淮 淮 窦建淮 参加讨论

    
    吴承恩汉白玉雕像
    
    扬州博物馆所藏吴承恩书法扇面作品
    人物春秋
    葛木卒于山西任所,丧还过淮,停灵月余,吴承恩作《祭厄山先生文》哭奠于恩师葛木灵前。
    ■淮 淮 窦建淮 文/图
    吴承恩26岁时在家乡淮安,肄读于淮安知府葛木(厄山)在淮安府儒学宫所创办的淮安龙溪书院。
    据淮人高延弟主修的光绪《淮安府志·卷十·古迹》云:“葛木,嘉靖间知淮安府,毁淫祠为书院,以训士子,文教蔚兴。”先是葛木辟龙溪书院,继任知府王凤灵因而宏之,又引淮水入泮池,广征属邑士肄业其中,校其文艺,刻同文录,一时显士多出门下。
    据淮人邱正纲(《射阳先生存稿》卷一《忆昔行赠汪云岚分数巴陵》)云:“忆昔龙溪鸣钟鼓,后有王公前葛公。君方弱冠游其中。送君动我昔年心,付与长安曲米春。莫笑狂奴仍故态,龙溪我亦法筵人。”
    吴承恩称淮安知府葛木为“父师”。自称为“门下士”,就是因为曾预葛木的“法筵”。继任知府王凤灵于嘉靖十一年任淮安知府(见光绪《淮安府志》卷十《职官表》)。
    吴承恩在淮安府儒学宫内的龙溪书院肄读,颇受知府葛木器重,其父吴锐也受到淮安知府葛木的尊重。而此时的吴承恩由于“迂疏漫浪,不比数于时人”,受到时俗笑骂。
    据吴承恩亲撰的《先府宾墓志铭》拓片,从左往右数第十一竖行,从上往下曰:“郡太守厄山公(葛木)闻之(吴承恩之父吴锐)以为贤,乡饮召为宾,不至,三命然后赴。”
    吴承恩在《祭厄山先生文》中,则具体描绘自己之“迂疏漫浪”情景:“昔人有言,感恩易尔,知己实难。承恩,淮海之竖儒也,迂疏漫浪,不比数于时人,而公顾尊知之。泥途困穷,笑骂沓至,而公之信仆,甚于仆之自信也。”
    吴承恩在明嘉靖九年庚寅(1530)二十七岁那年,代知府葛木作《告先师庙文》云:“伏自唐宋以来,先师之宫,皆有像设。陋而不典,渎玩非经。皇帝神至,志复古先,凡天下祠祀不如礼者悉正之。于是下诏郡国,命撤塑像,奉安新主,我守臣兹用从……”
    吴承恩29岁在淮安,本年春,其父吴锐去世。年末十二月二十九日,葬父于灌沟祖墓,为作《先府宾墓志铭》。叙父丧事说:“先生生来寡疾病,一日买船泛城西大泽中,意欣欣出门去矣。归即不起,盖嘉靖十一年三月十九日……距生时为天顺五年七月二十一日,寿盖七十二云。以是岁十二月二十九日葬灌沟先垄。”
    《先府宾墓志铭》原石于1975年元月初在淮安吴家先垄出土。碑高62厘米,宽61.2厘米。撰文、书丹、篆盖皆出吴承恩一人之手,是研究吴承恩家世和吴承恩书法艺术的珍贵文物。该墓志现藏南京博物院。志铭刻楷书,计三十七行一千一百四十一字,文字简练,书法工整。这篇墓志铭见于吴承恩故去不久,其表外甥邱正纲著的《射阳先生存稿》。民国间,又被板闸榷使如皋冒广生,经好友淮人田鲁渔(袁鹰的祖父)介绍从硕儒段朝端(淮安著名学者宋焜的老师)处获得,收入《楚州丛书》中的《射阳文存》。
    吴承恩于嘉靖十三年甲午(1534)秋,至南京应举,不第,归途游镇江金山寺,作有两首《金山寺》七律,并把其中的一首书写到扇面上,赠给一位叫沫湖的人。1978年春,扬州博物馆收集到吴承恩书写的一幅扇面,写有一首吴承恩自作的七律,下有“射阳居士”篆书印。吴承恩由南京归后,途经镇江金山寺,后归于家。这时恩师葛木,已由山东按察司副使升任山西布政司右参政,道经扬州,遣使到淮安,对吴承恩“锡以教言”。
    据《明实录·世宗实录》卷一百六十四:“嘉靖十三年六月乙亥,升山东按察司葛木。陕西按察司副使沈圻,俱为布政司右参政。木,山西;圻,贵州。”
    据吴承恩表外甥淮人邱正纲(《射阳先生存稿》卷三《祭厄山先生文》)云:“独念去岁之秋,公闻晋阳之擢,解镇南省,旌麾渡淮;未几,复道扬如晋,公之道淮也,仆方滞于外;公之道扬也,仆适病于家。前不得拜公于门,后不得从公于远,过承遣使,锡以教言。我实负公(葛木),自今以往,亦愿努力自饬,以求无恭于我公(葛木)知人知明,庶他后日少有所树立,亦厄山公门下士也,持此以拔公而已。”
    嘉靖十四年乙未(1535),吴承恩时年32岁,在家乡淮安。恩师葛木病,脾脏肿大(肝癌)卒于山西任所,丧还过淮,停灵月余,是年吴承恩作《祭厄山先生文》哭奠于恩师葛木灵前。《祭厄山先生文》曰:“细问疾壮,则云公卒于痞。”《上虞县志·葛木传》又说:“淮方之民,怀公之德,罢市而哭,鬻衣而奠。士民戴如慈父,奔拥哭奠,停留月余,哭奠不辍。”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