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

生而为人 学而知礼:如何读懂古代“礼”书?

http://www.newdu.com 2017-12-05 中华书局1912丨ID:zhonghu 许嘉璐 参加讨论

    文/许嘉璐
    古代的“礼”书向以难读著称,这不止是由于其语言古奥简略、记述烦琐,也是因为其内容离现代的生活太远。时至今日,连读它的人也很少了,能读懂的人则更为寥寥。
    
    如何读懂古代“礼”书(资料图 图源网络)
    但是“礼”书又不可废,一方面研究古代文化(包括文学、历史、语言等诸多方面)离不开它,不但有时需要查查翻翻,要想功底深厚些,还应该系统地读读它;另一方面,这些书里包含着大量有关典章制度、器物建筑、古代风俗习惯、古人思想观念,以及语言文字等方面的宝贵资料可供挖掘。
    关于古代的礼制,现存最早的书籍是收在“十三经”里边的《仪礼》、《礼记》和《周礼》,过去人们合称之为“三礼”。“三礼”不是一下子都列为“经”的。汉代时先以《仪礼》为“经”,后来又加上了《周礼》。《礼记》列为经,是更晚的事。
    《仪礼》讲的是“冠婚吉凶”的礼仪。古人对人的一生中最重视行加冠礼(成人的标志)、婚姻和丧葬,所以《仪礼》对这些方面的记述最多。《周礼》原名《周官》,记载周代职官的设置和职责(其中《冬官·考工记》是用别的书补进去的)。《礼记》本来是采集许多书籍的内容加以缀辑而成,所以称为“记”。其内容也比较杂,计有通论礼的意义、解释《仪礼》、说明古代礼制、杂记孔子及其弟子和当时人的言行等。这三部书比较起来,以《礼记》为易读,而且也比较容易引起阅读的兴味,因为其中有许多较为完整的小故事,包含着不少关于人生和社会的哲理以及有关日常生活的一些礼仪。
    对于一般读者来说,读“礼”书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一是不要认为这些书上所记述的礼仪都是事实。《仪礼》和《周礼》虽然都较早地被尊为经,并长期被说成是周公、孔子所作,但据后人考证,两书所记大多是儒家的理想物,未必在周代就实行过。至于《礼记》,成书后又经汉代经学家口耳相传、增补删汰,更夹杂了汉儒的想象与见解。当然儒者也并不是凭空想出来的,一定是根据当时政权机构、各地礼仪、前代学者的言论综合加工而成,可惜哪些是实有的,哪些是乌托邦式的,已无从一一考辨。但是,礼书并不因此而失去它的历史价值,因为自它们成为经典以后,就对历代的礼制以及社会伦理、人民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其意义更多地是启后,而不在述前。
    
    礼(资料图 图源网络)
    二是注意这些礼书中所反映的先民生活和心理状况。例如《周礼·秋官》说小司寇的职责有“掌外朝之政,以致外民而询焉”,“以三讯断庶民狱讼之中”。询万民的内容为国危、国迁、立君,都是当时一国的最重大事件,三讯依次为讯群臣、讯群吏、讯万民,而断案直接关系到人民利益,也是国家的大事。小司寇的这些职责,既表现了制礼者理想中的尊重民意的政治体制,也反映了更古老的时代通行的酋长制度的“民主性”。如果我们能以历史唯物主义的眼光去看礼书,就可以从这类材料中归纳出远古时代社会生活的图画,弥补文献记载的不足。
    三是对于古代的“礼”不要看得很神秘。封建时代的礼,大多源于人们的日常生活规律和习惯,而这些生活规律和习惯又有其合理性。形成礼的时代越早,其源于生活的现象越突出。待到当政者使之规范化,形成明文,又加以雕饰,搞得更为繁复,再假托什么先王圣贤所定,于是就成了教条戒律,神乎其神了。我们读“礼”时,应该学会剥去蒙在古礼上面的障眼的外衣,看到其最初的生活依据。
    例如《礼记·曲礼》规定:“堂上接武,堂下布武,室中不翔”;“帷簿之外不趋,堂上不趋,执玉不趋”。这些都是关于走路的规定,初看时或者觉得太烦,似乎连走路都不自由。实则不然。“武”即足迹。堂上地方小,宜于小步走,“接武”,即一个脚印挨着一个脚印,不要大步。“布”即分布,“布武”即脚印不相连接,也就是放开大步走。堂下也就是庭院,地方宽敞,所以走路不受限制。室内呢?空间也小,可能还坐着或立着人。“不翔”即走动时不得像鸟飞翔那样挥舞两臂,以免妨碍他人。“趋”是小跑,在他人面前趋,是对对方尊敬的表示。如果自己在帐幕之外,对方在帐幕里头,彼此见不着,自然不必趋,堂上的地方小,不可能趋;手里捧着玉为什么也不趋呢?玉是贵重物品,执之应该小心翼翼,万一趋得不好玉会摔坏,因此执玉时可以不趋。—《曲礼》上的这些规定,岂不都是生活之必然吗?
    需要注意的第四点,是古代的许多礼为历代所承用,但形式上不断有所变化,有一些则直到今天也并没有彻底消亡。通过一定的思索、研究,我们可以看出历代礼仪的沿革和现代一些风俗的来源。例如《仪礼》、《礼记》中,都有关于婚姻过程中“六礼”的规定。这“六礼”是: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纳采是男方通过媒人向女方表示求婚的意愿,媒人去时要带着男方的礼物(即后世所谓彩礼);如果女方愿意,男方就再派去媒人询问对方女子的名字,从名字上可以推断辈分、嫡庶,这就是“问名”;“纳吉”是通过占卜,判断婚事的吉凶;“纳征”又称纳币(币为布帛之类),即男方送给女方定礼,把婚事确定下来;这之后男方就可以向女方征求对婚期的意见了,这就是“请期”;最后要成亲了,就要“亲迎”,即新郎要亲自到女家迎来新娘。
    
    本文选自《古语趣谈》(中华书局出版)
    这“六礼”基本上为历代所继承,直到几十年前我国广大地区的旧式婚礼,也还在履行这一套手续,只不过有局部的变化。旧式婚礼有所谓“换帖”,双方交换议婚男女青年的生辰八字,其实这不过是“问名”与“纳吉”的结合而又赋予了时代特色:龟甲占卜被测算八字取代。现在这些迷信的东西不流行了,但是经介绍而成的婚姻有许多也还要通消息、送彩礼、了解对方家庭身世、商定婚期,偶尔也还有讲究什么属相跟什么属相相克不相克,举行婚礼那天也要新郎亲自去迎接。这里面,就既有生活之必然,也有旧时婚姻的残迹。
    任何时代的礼制(其实也就是一个社会的行为规范),都有很多来自前代的风俗习惯,同时又成为后代风俗习惯的源头之一。用科学的方法去分析研究,我们就会对民族文化的演变有更深切的认识。
    本文选自《古语趣谈》(中华书局出版),来源“中华书局1912”公众号(ID:zhonghuashuju1912)。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