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学》——心卷 1、欲无止也,其心堪制。惑无尽也,其行乃解。 【译文】欲望是没有止境的,思想可以制伏他。疑惑是没有尽头的,践行就能解除它。 2、不求于人,其尊弗伤。无嗜之病,其身靡失。自弃者人莫救也。 【译文】不向他人求助,尊严就不能受到伤害。没有特殊爱好的毛病,自身就不会迷失。自我放弃的人,人们无法拯救他。 3、苦乐无形,成于心焉。荣辱存异,贤者同焉。事之未济,志之非达,心无怨而忧患弗加矣。 【译文】苦与乐没有一定的形态,它的形成取决於人们的思想。荣与辱存有差异,贤明的人却同等对待它们。事情没有成功,志向不能达到,思想上没有抱怨就不会增加人的忧虑和祸患了。 4、仁者好礼,不欺其心也。智者示愚,不显其心哉。 【译文】仁德的人喜好礼仪,是不愿欺骗他的思想。有智慧的人显现愚钝,是不想暴露他的思想。 《止学》——修身卷 1、服人者德也。德之不修,其才必曲,其人非善矣。 【译文】让人信服的是一个人的品行。不培养品行,人的才能就会用于偏邪,他的下场便不是善终了。 2、纳言无失,不辍亡废。小处容疵,大节堪毁。敬人敬心,德之厚也。 【译文】采纳他人的建议就没有缺失,不中途停止就不会前功尽弃。小的地方存有缺点,大的节操就可以被葬送掉。尊敬他人就要尊重他人的思想,这是提高品德的关键处。 3、诚非致虚,君子不行诡道。祸由己生,小人难于胜己。谤言无惧,强者不纵,堪验其德焉。 【译文】真诚不能靠虚假得来,所以君子不使用诡诈之术。祸患由自身产生,小人很难战胜自己。对诽谤的话不惧怕,对势大的人不放纵,以此可以验证一个人的品德了。 4、不察其德,非识人也。识而勿用,非大德也。 【译文】看不出人的品行,就算不上会识别人。能识人却不能任用他,就不能说是德高者了。 ![]()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