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纾画像 林纾(1852~1924),字琴南,号畏庐,福建闽侯(今福州市)人,近代文学家、翻译家、画家。 林纾11岁的时候,在台湾经商多年的父亲林国铨,终于站稳了脚跟,每月可寄20两纹银(约今人民币1000元)回家,林家家境有所好转后,林纾便拜同里(乡)薛锡极为师。 薛先生长须玉立,对“七经”倒背如流,喜欢欧阳修、杜甫、岑参的诗文,性格正直、清介。他的同族同辈中有3个人考中了进士,但他却不屑一顾,在福州横山(今福州市鼓楼区)结庐隐居,教了六七个学生,其中最喜欢的就是林纾,并给他赐名为“徽”。薛先生不教学生八股文,而是教读欧阳修的散文和杜甫的诗歌,对林纾的要求尤其严格,他说:“我不做八股文,你们熟读欧阳修、杜甫的诗文,可以扩展心胸。而且,我看到许多有功名的人,甚至连一封书信都不会写,“一无用处”说的就是这些人。所以,不要以为我是离经叛道,你们要精熟欧阳修、杜甫的诗文。”在薛锡极先生的启迪下,林纾阅读古诗文的兴趣倍增。偶然,他从叔父的书箱里,觅得残缺的《毛诗》《尚书》《史记》,大喜过望,日夜诵读。林纾后来能够成为著名的古文家,与薛先生的教导有很大的关系。 然而,那时候的读书人不会写八股文是没有出路的。薛先生虽然自己不认同八股文,但是担心由此耽误了学生,所以在林纾13岁的时候,便把他介绍给专教八股文的朱先生,后来,林纾考中了秀才、举人。 在林纾和薛恩师相处的两年间,发生了一件趣事。 薛先生家十分贫苦,常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夏天往往不烧火举炊。有一天,林纾回家吃完了午饭,忽然想起先生可能还没有做饭,便找了父亲的一只长袜子,装了一袜筒的米,送到先生家。先生一见,十分感动,但同时又好气又好笑,便生气地批评他:“林纾啊林纾,你都11岁了,怎么竟然偷起东西来!”林纾委屈地哭着说:“先生一大早就教我们古文诗词,晌午都过去了,半天下来还没吃饭,我回到家里想想都难过,就从家里拿了些米送给先生。我没有偷别人的东西。”先生说:“自己家的也不行,别人家的就更不用说了!我已经弄到米了,过会儿就有人送来,不需要你的米。你把它拿回家去,向你母亲坦白,请她责罚你,我实在不忍心打你。” 林纾的母亲陈蓉是故太学生陈元培的女儿,其母郑太夫人,几十年吃斋念佛、贤惠善良、知书明义,先世是明朝显宦,堪称“书香门第”。陈蓉终日劳作,艰辛备至,自奉俭朴,最困难的时候,就靠做针线活养活全家。但只要稍有能力,哪怕是借债,也愿意慷慨地帮助别人。林家有个朋友郑生,家里遇到困难,欠债很多,欲自杀,林母陈蓉把其家属儿女6人接到家里,直到他家的事情平息。 林纾回家告诉母亲,母亲不但没有责备他,反而笑着说:“你送米孝敬先生,这是好事,可是,怎么能用袜子装米呢?”说完,母亲找了一个大口袋,装满了米,以林纾祖父林邦浩的名义将米送给先生,薛先生感动而愉快地接受了这份礼物。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