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南宋朱熹在五经之前列出四书后,国人学习传统学问的门径发生了很大变化,四书成为进入五经的门径,《大学》是四书首篇,是门径中的门径,有“圣门阶梯独赖此篇”之称,可见其在儒家经典中的地位。 古时,小孩8岁毁齿(换牙)始入小学,到14岁入大学,学穷理尽性、修己治人之道。所谓大学就是大人之学。大在中国文化中是一个具有神圣意义的字。《论语》中有“唯天为大,唯尧则之”之说,大用来表述儒家最高位格存在的“天”。《老子》第25章用大表述道。古时凡是有“大”的称谓都具有天道性质。因此大学也可以理解为“天道之学”。《老子》中还说,域中有四大,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人契入了天道之学,也就成为“大人”,反之则是小人。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资料图 图源网络) 《大学》分两部分,精要是开头的200多字,以最简洁的语言概括了儒家内圣外王的完整次序,后面的部分都是对这200多字的注解。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大学第一句一路向上,拉开了儒家格局,开启了儒家立人的高远之路。 大学之道的第一步是要把自己本有的德性明亮起来,恢复它的天然本性。这个德行天然明亮,为何还要去明亮它呢?因为贪婪、自私、嫉妒这些不好的东西经常会遮蔽它,尤其是成年人,需要下一番苦功才能再次明亮它,恢复它的本来面目。当我们一旦恢复了德性的光辉,这种光辉不仅能照亮自己,而且可以照亮别人。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这一段是静养功夫。中国文化儒释道三家都有静功。喧闹和浮躁最容易让人生活于浮表,现代社会生活的碎片化、快餐化和外界与自身的喧闹有直接关系。人只有在深沉的静之中,才能有非凡的洞察,所谓静则藏神,传统国学都有这一路。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知本知末,知道前后顺序,就离道越来越近了。这还是在讲次第。中国文化特别强调区分本末,任何事物都有本有末,用现在的话就是分清主次。本末得体近道,本末颠倒会离道越来越远。古时一直强调德本财末,“有德后有人,有人后有土,有土后有财”。现在往往是“财本德末”,颠倒了,很多问题由此而生。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 修身要从正心开始,心正则身正。心总是变动不已,忙的时候觉察不到,闲的时候不是散乱就是昏沉,很难把握。正心需要有进一步的方法,“欲正其心,先诚其意”,如果能关注到自己的每个起心动念,在心刚刚发动时注意到它,让这个意念真诚,不让它被恶念杂染,做到每一念都是正念、善念,心就自然正了,心正言行也就符合正道,身也就修了。我们平时为人做事,往往看不到自己的心,正不正根本没意识,由此言行才屡有不当之处。 “欲诚其意,先致其知”,做到诚意同样很难,但有一个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回到自己的良知。良知是人天然所有的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是非之心,是人的本心,由本心直接发出的意,都是真诚的。 举个例子,一个小孩落水了,一个老人跌倒了,我们的本心、良知的第一反应都是施救,看到一个动物受伤了,本心和良知的第一反应是难过同情。为什么很多时候人们不施救、无同情呢?因为良知被遮蔽了。良知是心的第一念,第一反应,但很快人们会产生第二念,我救了他被诬陷怎么办,第二念遮蔽了第一念,于是良知退位,私利考虑占了上风。现实中,我们的意就是这样被各种利害好恶左右着,变得不纯不诚。 所以,要做到诚意,需要回归良知,回归自己的第一念。遵循内心第一念的人才是真诚的人。 (本文摘录自:成都日报《大学》——大人之学 圣门阶梯)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