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渠四为句”有三种版本,流传文本虽多变,但其所代表的儒学真精神却不变,其所承载的知识分子的使命感、责任感则历久弥新。 张载是关学学派的创立者,也是理学的奠基者和开创者。他提出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道,为去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四句(本文简称“横渠四为句”),自宋代以来,流传甚广。近代以降,国家多遭劫难,“横渠四为句”成为无数志士仁人的精神源泉。前贤多注重提揭其丰富的精神价值内涵,较少关注版本流传情况,如马一浮先生畅论“横渠四句教”大义,只字未提版本问题;冯友兰先生服膺“横渠四句”,却认为其版本问题“不必考”。较早注意此问题的是张岱年先生,他提出“两个版本”说,林乐昌先生认为“此论甚当”。那么,“横渠四为句”是否只有两个版本?在流传过程中还有没有其他版本?这些不同版本又是如何形成的? 张载像(资料图 图源网络) 笔者查阅宋代以来文献,发现“横渠四为句”之首句,古代、近现代学者所引均无歧出,唯当代学者因受《张载集》讹误的影响,有不少人引作“为天地立志”;所引其他三句文字也多有差异,但最大的分歧在第二句,即或作“为生民立道”,或作“为生民立极”,或作“为生民立命”。因此,本文将“横渠四为句”的流传分为三种版本系统,简称“立道”系、“立极”系和“立命”系。 “立道”系四句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道,为去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最早收录在宋刻本《张子语录》中。现存宋刻本《语录》中,《诸儒鸣道》所收当为最早,吴坚刻本《语录》较晚。这四句又见于《近思录》。朱熹与吕祖谦曾从汪应辰处得到一个《语录》版本,而且《语录》确属《近思录》所引张载著作。据此,笔者认为《近思录》所辑“横渠四为句”应当是以《语录》为底本。朱熹之后,度正、王柏等人所引也属“立道”系。元代学者尚未见引此四句。明代袁应泰序沈自彰所刻《张子全书》时,完整引述“立道”系四句。近代以来,学者征引此四句几乎都是以鸣道本、吴坚本《语录》或《近思录》为根据。 “立极”系四句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极,为前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四句应当是“立极”系原本。其完整的存录,最早见于真德秀《西山读书记》。此后又见于李幼武编刻的《宋名臣言行录》。周密《癸辛杂识》引沈仲固语作“为生民立极,为天地立心,为万世开太平,为前圣继绝学”。不难看出,周密所录与真德秀、李幼武所录四句仅有前后次序的不同,这说明二者必同源所出。《癸辛杂识》虽然成书于宋亡之后,然据周密所述,他听说此四句时“年甚少”,又称沈仲固为“老儒”,可见“立极”系至少从南宋中后期已开始流传;而且可以肯定的是,沈仲固所引四句绝非“立极”系的原本,因为无论是哪个版本,其基本的次序都是“立心”为首句,“继绝学”为第三句,“开太平”为末句,故沈仲固所引必定是真德秀所引四句的变例。此外,黄震《黄氏日抄》所引,其他三句均无异文,只有第三句作“往圣”。 据笔者所见,引第三句作“往圣”者,黄震之前仅有文天祥。文天祥虽然比黄震小23岁,但他却与黄震为同年进士。文天祥早在廷试策文中已完整地引用“立命”四句,而《黄氏日抄》成书于黄震晚年,因而《黄氏日抄》所引四句的流传必晚于真德秀、李幼武所录四句之流传。 从整体上看,“立极”系四句在南宋中后期流传非常广泛,南宋谢得枋甚至说这是当时“儒者常谈”的话头。但是,从存世的文献中我们也惊奇地发现,“立极”系四句在宋以后极少有人引用,而且时代越晚引用得就越少。 “立命”系四句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四句自南宋以来一直流传。完整引此四句而时代最早者,当属文天祥。文天祥之前,陈淳引第三句作“为去圣继绝学”。文天祥与陈淳所引虽有“去圣”、“往圣”文字上的差异,意思却并无不同。(关键的“立命”句是完全相同的。)从文献源流来看,第二句引作“立命”的,陈淳应当为最早。“去圣”一语属“立道”系,陈淳作为朱子高弟,他所引用的四句应当源自于《近思录》,这是他对《近思录》的承袭,而“立命”一语则可能是陈淳的创造或改编。文天祥继承了“立命”说,进而将“去圣”转变为“往圣”。前文说黄震所引要晚于文天祥,故“往圣”的说法,文天祥当为最早。 通过以上考察,可以看出:“横渠四为句”流传演变过程较为复杂,但主要差别是第二句,即“立道”、“立极”、“立命”之异,因此可以将“横渠四为句”的流传划分为三种版本系统。张岱年等先生所说的“两个版本”并不足以涵括其版本流变的复杂性。 三种版本系统中,“立道”系当为最早,以鸣道本、吴坚本《语录》或《近思录》所述为代表;“立极”系次之,以真德秀《西山读书记》所引为代表;“立命”系最晚形成,以文天祥廷试策文所引为最早。 三种流传版本系统形成于宋代。具体而言,“立极”系在南宋流传最广,而时代越晚引用就越少。“立命”系四句,虽然宋元时期引用得极少,但自明清以来流传最为广泛,以至于今天我们一提到“横渠四为句”,往往首先想到的是“立命”系四句,而非“立道”系四句。 “立命”系四句的形成过程颇为复杂。以笔者所见文献为据,可以看出,“立命”系四句经历了《诸儒鸣道》、《近思录》“立道—去圣”→陈淳“立命—去圣”→文天祥“立命—往圣”的演变历程。 “横渠四为句”的流传文本虽多变,但其所代表的儒学真精神却不变,其所承载的知识分子的使命感、责任感则历久弥新,这对如今生活在“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环境中的知识分子来说是十分稀缺的,也是值得我们认真体之于内并践之于外的。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