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院庭园生活诠释中国哲学 ——中外哲学家参访四海孔子书院记 走进书院 走进西山 2016年8月23日,是中德哲学对话国际学术交流大会的最后一天,在下午举行闭幕式之后,中外学者带着满满的收获和会后的轻松愉悦,一同参访本次哲学对话的主办单位,环境优美、文化气息浓厚的四海孔子书院。大家走出会议室,走进书院,走进西山。 中德哲学对话,这样一个国际性的学术交流大会,发起人选择在四海孔子书院举办,原因除了书院具有深厚的国际学术交流积淀之外,更多的是考虑到,坐落在京城西山的中国古典式教育基地,四海孔子书院的教学与生活包含着丰富的中国哲学人文内涵。这样安排是希望学者们通过亲临其境来感受中国古典书院式的教学与生活所蕴含的中国哲学的精神内涵。 哲学,作为一个近代舶来品之词汇,在中国更多时候被称作道。如果要与现代哲学解释方式取得联系,也可以说中国哲学乃道哲学。中国人在哲学的思考中把道的理念发挥到极致,这种理念集中体现在对天道观、人道观的诠释。而中国古典教育机构—书院,在道之学问的传授中不乏对“天人关系”的阐发与诠释。这种天人关系在儒家、道家看来是一种不可分割的整体性关系,即“天人合一”。 四海孔子书院坐落于风景秀丽、悠远静谧的西山之阴 四海孔子书院坐落于风景秀丽、悠远静谧的西山之阴,对自然的贴近让书院师生更加直接的体会“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奥妙。天地造化,人居其中,“见天下之动,而观其汇通,以行其典礼”。书院所处之地,山水为邻居,花草树木相伴,书院师生在这种环境之下来观察天地之变化,分析四气之变动,最为适宜。中国道哲学的产生,实际上来源于上古圣人对天地人万事万物的观察与分析。孔子为《易》所做的系辞中说:“古者伏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中国哲学就隐含在这“神明之德”与“万物之情”里,要想深入了解中国哲学,就要想做到对万事万物通德类情。 书院特别为远道而来的学者们准备了书院自己设计制作的具有中国元素的服装,并带领学者们在静谧幽深、绿树环绕的西山行脚,感受大自然,感受天地万物和谐之美。 微风拂煦 薄云出岫 西山的小路,曲折蜿蜒。对中国关注多的人或许会注意到北京的空气,以雾霾为城市名片。而如今的西山行脚,他们丝毫不会被雾霾所困扰。微风拂煦,薄云出岫,水草丰茂,树林阴翳。走在如此林荫小道,学者们满足的表情真实的诠释着来自大自然对人类的关怀与呵护,让人无意识地进入到“与天地万物为一”的精神境界。 步行在书院最大的园子—同园的时候,学者们不时用异样的眼光打量这个“与世隔绝”的教育与生活融为一体的庭院。领队老师们一一为学者们介绍了每一栋别墅的名字与功用。进门便是礼乐楼,紧接着是春秋楼、尚书楼、诗经楼、孝经楼、易经楼,最后是论语堂。书院命名同园,取“天下大同”之意。《礼记·礼运》对大同社会做了非常细致的描述,人类生活在那样的世界与环境中,真正达到了万物与我为一体的境界,天人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至臻完美。书院把最大的园子命名为同园,也是希望生活学习在书院的师生能够心存大同,做好每一件事,物尽其用,人尽其才,和谐美满。除了同园之外,书院还有其他五个分院,分别叫做诚园、敬园、谦园、和园、雅园。书院想借此来敦促师生修身践行时刻不忘诚、敬、谦、和四字真言,做学问从雅而不从俗。返说同园,每一栋楼分别以诗、书、礼、乐、易、春秋等六艺为名字。由于孝道在六经中的统摄地位和论语的崇高地位,又特别添加孝经楼和论语堂。全院师生的用餐、会议、展演、讲座、共学等活动大多是在论语堂中进行。所有这一切,都寄托着书院对全院师生对经典的珍视,希望大家诵读经典、学习经典,并生活在经典中。 诵读经典 学习经典 经典是什么?学问是什么?书院学生又是如何学习经典,精进学问呢?这个问题其实不仅困扰着所有对传统书院不了解的围观群众,同时也困扰着前来参观的学者们。书院对经典的学习有自己的理念。经典都是圣人总结整理的华夏大道,对经典的学习必然要去参悟圣人之心。书院学习经典分了很多层次。对于年纪比较小的孩子,以诵读为主,不过多的要求对经典进行全方位的解释。诵读要求达到的目标是能够熟练背诵,而大一点的孩子则给与适当的解释。已经完成诵读任务的学生,比如书院弘毅堂的孩子,书院会邀请儒学学者来为孩子们做解经课。我们中国的经典更多的是对人性与行为方式的规范,因此书院的经典教育并不是把知识的灌输放在第一位,而是以价值观的培养为中心任务。儒家经典《礼记·学记》是一篇教导学子的学习方法和治学精神的文章。在《学记》中,古人强调学习是一个渐进式的过程,不可一蹴而就和贪多务得。《学记》主张课内知识的学习与课外的实践活动相结合,也就是知行合一,在《大学》中也重点强调了笃行的重要性,可以说,一切的学习最终都要走向对经典经义的实践,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经典之意义。 一切的学习最终都要走向对经典经义的实践 对经典经义的发挥,在书院环境中,则体现在教学与生活融为一体。书院是生活化书院,全院师生一日之衣食住行都诠释着中国哲学。学生与老师黎明而作,准时起床,清理宿舍,整理床铺,习劳修身。每天在晨读之后以一段蕴含中国特有的养生之道的八段锦迎接初升之阳。在《黄帝内经》中说,会养生的人能够做到“与日俱升,无扰乎阳”,书院师生顺应天道,早起晨读,希望升阳之气化为内心浩然之气。 早起晨读 希望升阳之气化为内心浩然之气 书院的教学与其他书院不同之处还在于,书院除了注重学生的习劳修身之外,还注意培养孩子对天地万物的参悟。因此书院特意在附近租得山田十几亩,辟为耕读园。孩子们则通过农耕课的学习与实践来参悟经典,磨砺意志。《尚书》曰:“先知稼穡之艰难乃逸,則知小人之依。”富贵之家以耕為俗末劳苦之鄙事,书院则不以为然。纵观中国历史,书香门第多以耕读传家。中国,自有文明起,便定居而事农业。在历代的国家基本国策中都把农业作为国家之根本。因此读书人知天下事必须了解农事。除此之外,中国的农业劳作与中国哲学息息相关。为农事者,必知天地之变。参天地,赞化育,以成万物之生长收藏。也就是说古代的农业劳动者并非仅仅局限在体力劳动,更要“仰观天象,俯察地理”,分析节气的变化,因天時地利而制宜来指导农业生产。人与天地,是为三才,读书人留神耕耘之事,可知天地人物生长化育之道。中国书院的耕读精神也就非同一般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