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牟钟鉴(国际儒学联合会副会长、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系教授) 牟钟鉴先生(资料图 图源网络)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血脉与精神纽带。我们要心存温情和敬意,担负起守护和培育它的责任。知之深方能爱之切。除了要有这份温情和敬意,我们还需要深入学习和领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做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精义可以归纳为“仁、恕、通、和”四个字。“和”字以往谈得比较多,本文重点讨论前三个字。 “仁者爱人”是中华民族价值追求的根基,有爱才有家庭、民族、国家的正常生活。按照孔子“泛爱众而亲仁”和孟子“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的观念,仁爱从爱亲人到爱众人再到爱万物,是一个推己及人的过程,直到视天下如一家、视世间万物犹一身。爱可以由近及远,但不应有阻隔。尊重生命、关爱他人的“善”,已成为中华民族的信仰。这种仁爱之善,乃是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在需要,并适用于所有的生命。 仁爱落实下来便是忠恕之道,其中尤以恕道为重。忠道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即在成就自己的同时尽力帮助他人。恕道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将心比心,多体谅人、尊重人。忠道较易践行,但也容易出现“己所欲,施于人”之类的强加的爱;恕道较难践行,它主张平等互尊的爱,孔子认为“恕”是“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的命运共同体,但文化多元并未影响这个共同体的延续发展,就是因为实行了恕道。文明的冲突很多是由于把自身的信仰和价值观强加于人造成的,文明的对话则需要恕道的互尊精神。 仁者爱人(资料图 图源网络) 仁爱情怀再进一步拓展,便体现为通和之道。中华共同体的文化生态是多元通和,既有儒学的“五常”“八德”作为社会的底色,又有多民族、多文化之间的并存、相通、互补;各民族、各种文化不仅以和谐为主旋律,而且彼此感通、互摄,渐行渐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交融共存。《易传》讲“感通”“会通”,《庄子》讲“道通为一”,谭嗣同讲“仁以通为第一义”“通之象为平等”,通和之道是中华历史上多元文化和内外文化融会的主路,也是近代以来中国对外开放、海纳百川的指针。 仁恕通和之道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沃土和源泉。以时代精神进一步激活它的生命力,不仅能推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且能为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东方智慧和经验。 当代中国正处在社会转型和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一方面社会生活欣欣向荣,另一方面一系列深层次社会矛盾不断凸显。不同阶层和利益主体之间主动沟通、彼此关照、相互理解,是及时化解矛盾、保持社会和谐稳定的必要条件。政通才能人和,交流才能相知,体察方晓甘苦,这就是通和之道。正在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需要使仁爱之心充满社会,促使人们做到敬业爱岗、敬师爱生、敬老爱幼、敬天爱物、济困扶弱,让人感到人间有真情有温暖;倡导推己及人的恕道,在社会阶层之间、城乡之间、民族之间、宗教之间形成平等互尊、和谐友善的关系,使人们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维护,都能过上既富裕又有尊严的生活。 当今世界,人类的相互依赖已经超出彼此的分歧。但是,某些利益集团形成的斗争哲学和冷战思维仍以巨大惯性在发挥作用,世界还很不太平。很多有识之士觉悟到,必须建设体现当代文明高度的新人文主义,并使之成为主流,未来世界才有希望。中华文化的仁恕通和之道,正符合新人文主义兴起的趋势,可以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构提供中国智慧。其“天人一体”的宇宙情怀、“天下一家”的人类关爱、“尽己为人”“推己及人”的忠恕之道以及“持中贵和”的协调智慧,都可以为文明对话、族群和解以及交流互鉴、合作共赢提供精神动力。当代中国学人要有远见和担当,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以时代精神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合格继承人。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