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苏,南京博物院不久前刚推出一个名为“如意猴——南京博物院藏猴文物展”,展期至4月25日。展览凭借南博丰富的馆藏资源、借助社会广博的收藏力量,呈现了品类丰富、材质众多的猴文物,包括绘画、邮票、年画以及泥塑、玉雕、金属雕塑、瓷器、石雕、砖雕、木雕、牙雕、紫砂、漆器、古籍等;内容有马上封侯、灵猴献寿、生肖猴、戏猴图、闹天宫等。这些文物从不同侧面诠释了中国传统猴文化,具有鲜明的民俗文化特色和时代特色。展览取名“如意猴”则亦寄托了“新年如意”的祝福。 在浙江杭州的浙江美术馆,“玉宇金猴——丙申春联展”正在展出中。猴生性机灵敏捷,坚强侠义,总能在平凡的环境中散发出智慧的光芒,“玉宇金猴”则寓意着开拓进取与吉祥如意。展览邀请了全省60多位老、中、青具有代表性的书法家,以生肖寓意为内容进行春联创作,旨在弘扬传统文化,营造新年的喜庆氛围。展览将传统的春联与生肖相结合,可谓年味十足。此次展期至2月28日。 而在海峡对岸的宝岛台湾,台北邮政博物馆北门分馆则带来一场名为“灵猴献瑞”的生肖邮票特展,展出馆内典藏的国内外生肖猴年邮票。同时展出的还有中国台湾邮政特别发行的2016年猴年邮票,这套邮票以金色及橘色展现生肖动物的活力。灵动俏皮的猴儿以花朵图案装饰,传递猴年吉祥、喜庆的欢乐气氛,背景温暖、活泼的橘色及桃红色搭配牡丹花图案,象征猴年花开富贵、财源广进。展览将持续至2月22日。 ![]() 清乾隆青玉雕十二生肖,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展品 有意思的是,今年国外的大型博物馆也以“猴”为主题举办特展,共贺中国新春。美国纽约的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从1月8日起呈现“猴的把戏:庆祝猴年新年”的小型展览,展期为半年,展现中国古代艺术各种媒介中猴的形象,包括绘画、陶瓷、金属制品、玉雕等。两千多年以来,猴子聪明活泼的形象一直流行于东亚艺术中。由于“猿”与状元的“元”同音,“猴”与“侯”谐音,因此猴子常常出现在画面中,象征着“学术上的成功”或“高贵的地位”。展览也为西方民众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提供了生动直观的图解。 ![]() 南宋佚名《三元得禄》图,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展品 中国农历纪年及生肖文化也传到了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其他国家。在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刚刚落幕的“猴子的乐园”主题展便表达了日本民众对新年的庆祝和展望。长久以来,日本艺术家创作了无数描绘猴的艺术作品。这些作品反映出人们看待这些与人极为相似的小动物的不同方式,艺术的表现手法也颇为丰富多样。 ![]() 《观音猿鹤图》横山大观摹写明治28年(1895),原本为牧溪所绘 中国南宋末~元初13世纪东京国立博物馆展品 本展分为“可爱”、“群居”、“皮毛”、“拟人化的猴子”等小主题。那些猴爸猴妈与猴宝宝的可爱模样、活泼的猴群、用极其精巧的笔触描绘出的猴的皮毛、被描绘成神的使者的猴、道德教化的猴等从各个侧面展现出日本艺术家眼中猴子的形态。 ![]()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