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儒学 > 其它 >

七夕节:传统节日的现代化要尊重历史逻辑

http://www.newdu.com 2017-12-05 北京晨报 蔡辉 参加讨论

    
    牛郎织女七夕相会
    传统节日当然要现代化,但前提是要尊重历史逻辑,而非演绎逻辑,要放手社会博弈,不要强行嫁接,否则,很可能将好事办成坏事。
    一年一度的七夕已过去,“中国情人节”的喧嚣渐渐平息。在现代社会,这样没来由却热闹的故事,不知凡几,对此,少有人愿意深思。
    七夕真是中国情人节吗?且不说牛郎织女属事实婚姻,育有子女二人,并非情人关系,就从情理论,今朝短会,明朝长别,这与“有情人终成眷属”的期待,亦不协调。
    其实,七夕是七夕,情人节是情人节,它们诞生于不同的文化传统中,即有相似处,也未必能等同视之。可问题是,由于在现代化进程中长期落后,使我们产生了深深的文化自卑感。为强调“先前阔”,不惜硬性比附,生生把牛郎织女也给逼进“小时代”中。
    七夕可追溯到战国时期,而情人节始于公元270年,两者相差600多年,从文化精神看,亦有天壤之别,七夕强调对女性的关爱,突出小家庭温暖,这是农耕文明的价值观,而情人节源于宗教传统,强调自我牺牲精神,把两者放在一起,实有鸡同鸭讲之感。
    传统节日当然要现代化,但前提是要尊重历史逻辑,而非演绎逻辑,要放手社会博弈,不要强行嫁接,否则,很可能将好事办成坏事。在中国情人节幌子下,七夕甚至有蜕变为“开房节”的趋势,如此,既糟蹋了传统,又有害于现代。
    事实证明,文化是一种高度复杂的社会现象及历史现象,它有自身的运转规律,我们对其认识还很肤浅,此外,我们本身也生活在文化中,这意味着,也许永难识得它的真面目。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对文化要敬畏,而非随便征用,不能想弘扬就弘扬,想剔除就剔除,结果要么是阉割掉文化的再生能力,使之成为死美人,要么是伤害了文化的自清洁能力,导致“黄钟毁弃,瓦缶雷鸣”,正道不行,“大师”辈出。
    在现代社会中,不受约束的权力与没有边界的资本,可能造成文化溃败。把七夕包装成“中国情人节”,既满足前者的虚荣心,又满足后者的利润要求,如果再加上传统基础被逐步剥蚀,人们丧失了文化醒觉和批评精神,那么,它就可能鹊巢鸠占,而当我们真的放弃精神家园,放弃文化江山,后果将不堪设想。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