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被拆后的废墟。吴少敏 摄 ![]() ▲道生园原貌。资料图片 已有157年的清代建筑、东莞四大名园之一的道生园被拆毁了。昨日,位于东莞莞城街道办振华路附近的道生园旧建筑经一个多月的清拆,终于被夷为平地。 截至昨日记者发稿时,对于道生园拆除的原因、旧址将作何规划等,莞城街道办未有回复。 清代建筑长假后没了 国庆长假刚过,东莞市民发现振华路附近的道生园被拆除了。记者来到道生园旧址看到,原来一栋栋精美的清代建筑被分解为一堆堆杂木、青砖和红石,仅剩下门石竖立着。 资料显示,在清代,东莞曾经有四大名园,分别是可园、道生园、欣遇园和学圃,这四大名园的主人是一家人,祖承张应兰。 道生园主人张嘉谟生于1830年,字鼎铭,号遁叟老人、钝守、屋里山人。1856年,张嘉谟随可园主人张敬修征战太平军立功,被选用为知府,但未赴任。回到东莞后,张嘉谟开始修建道生园,它的建造花费了张嘉谟毕生的心血。 当年道生园面积约750平方米,为平庭和水亭的中庭串列式布局,是一座三间三进九座的建筑群。由于道生园原为私人住宅,后随历史发展被分割为私人住房。历经百年改建之后,剩下的几间老屋以道生园19号最为完整,基本保持了原建筑的布局与风貌。 东莞四大名园仅剩可园 著有《东莞城迹》的作者之一李培军说,看到拆迁一度止步,以为道生园能顺利地保存下来,没想到最终还是被拆除了。至此,东莞清代四大名园仅剩可园了,学圃和欣遇园早被拆除,而今又折损了道生园,非常可惜。 东莞一名不愿具名的文化研究者分析说,道生园被拆除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不属文物保护单位。古建筑不能成为文物保护单位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政府不愿意申报,因为申报成功,周边的地将被控规,无法发展;一种是保护不充分,不足以成为文物保护单位。 从道生园仅存的建筑来看,还是相对完善、可以及时保护起来的。无论怎么说,古建筑被拆除了,可以说是当地政府的不作为。 何镜堂: 拆除是否征求了市民意见 听说道生园被拆除,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院长何镜堂感到吃惊。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东莞人,何镜堂说,他之前去过道生园,印象中园子非常漂亮。对这类建筑的拆除应该非常慎重:在拆除之前,政府部门是否询问了相关保护部门意见,是否听取了相关专家的意见,是否征求了市民意见呢?(记者/吴少敏 见习记者/靳延明)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