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语:庄子南华经】 庄子寂寞了。 “我”也寂寞了。 古来圣贤皆寂寞。 一 第一次听人讲《逍遥游》的时候,别的都觉得平平,唯有一个“化”字讲得好。当时老师说,“化”是“自我”,鲲“化”而为鹏。之所以“化”,是因为“忘我”。“忘我”一词一下子触动了我,为何不能“化”大?因为小我突破,自我外化,“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它自我遗忘了,也就化为了大。 庄子化蝶,自我遗忘了。这位先哲自我迷失了,自我外化了,所以化为“大”了。 二 庄子的存在是精神性的。 寒假和同学聊起古贤,他诗兴大发, 写下: 莫道圣贤未成精, 人本俗生不曾灵。 待观世事少年性, 且看后生为虚名。 我回: 逍遥至人无已兴, 神人无功圣无名。 而君且看风流士, 出尘入世自由行。 他又回: 劝君莫起一时兴, 何知贤士罢虚名。 古来成仙有一士? 乐观君把今诺行。 我以为除了最后一个字仿佛在韵上,其余与诗并不沾边。但表达的意思尚是明确的。庄子的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是不能计较“其遇于世何如也”的。我们学庄子,不要学他的处世行为(我一向认为“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才是完成人生义务的),不要摹仿他的行为举止,而要在精神层面鉴之以自我超越。 三 李泽厚谈美学时提出“儒道互补”的概念。 “道”仿佛充当着朱光潜“出世的精神”的提供者。 这里的“道”,我以为是“庄子之道”,而非“老子之道”。 显然,我更推崇后者。 我以为,老子之道是有指导性的,本质是入世的,而较“儒”又多了一层思想深度。 庄子似乎是一个倔强的学生,他将“道”引入了一个更隔绝的天地。 他无疑关上了一扇门, 却又打开了一扇窗, 一扇文学的、自由的窗。 四 以前,写过一篇关于《论自由》的日记。 摘录如下: 庄子有篇《逍遥游》,很能体现他对自由的理解。他说凡人在尘世间受各种条件制约不自由。列子随风而行,但腾云驾雾有所依托也不自由;真的自由即他所谓的“逍遥”。他企图在精神上构建真正的自由。庄子的错误在于他把自由片面地看做无所依托,“足乎已无待于外”。他在消除与外界联系的道路上执着走去,实际上已和真正的自由渐行渐远。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自由是依附于联系的。与庄子思想恰恰相反,我们走向自由,不应抛弃这些联系,而应更充分利用他们。自由是建筑在对外界事物娴熟、不违背规律的基础之上的。康德讲自由即自律,是以对“必然”的认识为基础。因为没有这一基础,就会受到客观规律的限制,受规律束缚,即不自由。而自律一方面使人从欲望中解脱出来,另一方面本身体现了以自我归正的方式使人顺行必然,即对规律的肯定……庄子希冀将自由搭建在精神上,也是不理解自由的。自由的本质是实践的,这是一种能体现实践规律的产物。比起庄子,老子就深刻得多:庄子向外剪断绳索,使风筝高飞;老子向内掌握控制绳索的办法,使风筝顺应着风向而行;前者冯虚御风,倏而风起幻灭;后者游刃有余,飘飞羽化登仙…… 也许现在我对庄子思想的看法并没有改变,也许以后也不会改变。 但我开始渐渐理解庄子了。 在人生的根本选择上, 有孔子的“天下之道,丘不与易也”。 有老子的“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也有庄子的“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一轮孤月之下,一株孤独的树。 说到底,捍卫的是一种“伟大的孤独感”。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庄子寂寞了, “我”也寂寞了。 古来圣贤皆寂寞。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