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语:陈玲】 2007年7月,身为留美博士后的陈玲,放弃国外优越的科研条件,毅然返回祖国,回到贵州,回到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担任科主任及临床学院副院长。带着国外先进的服务与管理理念,她求实创新,建立健全科室规章制度,积极开展新技术新项目,成为患者和学生心中最美的白衣天使。 言传身教,热心教书育人 回国以来,陈玲一直承担本科呼吸内科学大课教学任务和相关领域的大课教学。在教学工作中,她把好教学环节中的每一关,细心准备每一堂课,潜心钻研教案及课件,注意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总是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无论是重复课还是新开课,陈玲都认真准备每一堂课,并且注重授课方法,善于应用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的正确临床思维,深受学生喜爱,她教过的学生都说,听陈老师的课既学到了知识,又学到了许多做人做事的道理。 除了课堂教学外,陈玲老师每年还承担对研究生的培养和青年教师论文指导的工作,经常挑灯夜战,以致她常年每天的睡眠不足5小时,从研究生到青年医生的每篇论文都逐字逐句修改,从逻辑结构到标点符号的问题都一一指出。 陈玲治学严谨,密切跟踪和掌握国际前沿医学知识,并将其导入教学中,不断开阔学生视野,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创造力。陈老师的一个研究生刚入学时只是一个普通医生,从未接触过科研,但在跟随陈玲的三年学习过程中,取得了喜人的成绩,毕业时凭借扎实的科研基础和自身综合素质在几十名考生中脱颖而出,如愿成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北京呼吸疾病研究所的一名博士研究生。 坚守岗位,潜心治病救人 2008年1月25日,陈玲在上班过程中,因凝冻摔伤导致第九、第十胸椎线性骨折、脊髓震荡,外科医生建议她休息静养,但考虑到许多病人正在等着她去诊断治疗,经过简单的包扎固定后,她立即投入到工作中。带着受伤的身体、熬着钻心的疼痛,依然坚持在临床第一线,从来没有休息过一天。陈玲老师带着伤痛坚守在抗灾治病第一线的模范行为以题为“海归博士陈玲教授摔伤不离岗”被刊在医院网站上,感染了每一位医护工作者和学生。 由于患者的信赖,常有省内外较远县市的患者慕名而来。遵义晚报在《名医指南》和《就医故事》两档节目中多次对陈玲教授诊治疑难危重病症、解除患者病痛进行了报道。近年来,陈玲教授荣获遵义医学院优秀教职工“优秀党员”,“黔北英才”,贵州省高校“感动校园十大人物”;贵州省“五一巾帼标兵”;全国“五一巾帼标兵”;中国侨界贡献奖等称号。 陈玲被评为贵州省高校“感动校园十大人物”时,组委会在颁奖词中是这样评价她的:“作为母亲,她(陈玲)有足够的理由留在国外照顾女儿;作为学者,她渴求国外优越的科研条件。然而,在人生和事业的抉择关头,她情系大山,义无反顾,毅然决然回到家乡,感恩母校,把对女儿的思念化作忘我的工作,以卓越的专业成就,诠释了一个女性知识分子的大爱与高尚。” 科研实力强,学术成绩显著 作为大学教师,陈玲还担负着科研任务;科研又是教学的基础与保证。陈玲老师把在国外所学的先进的理念以及科研技能应用在工作中,结合贵州是结核病高发区这一实情,瞄准结核病耐药率高的现状,把耐药结核病这一世界性难题作为自己的研究领域。 2009年,陈玲识别出4种以前从未发现的结核分枝杆菌基因突变位点和类型,以“贵州:率先发现结核病4种耐药基因突变”为题被《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健康报》、《新华网》、《贵州日报》等媒体报道,研究成果被美国、日本和欧洲基因库同时收录。7年来,陈玲教授承担国际合作项目2项、国家“十一五”科技重大专项横向联合课题2项、贵州省国际合作项目、省长资金等省厅级课题多项;2011年与2013年两次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2012年主持国家“十二五”科技重大专项子课题及国家“十二五”科技重大横向联合课题;2013年承担《全球基金耐多药结核病规范化诊疗项目治疗点》遵义治疗点重任。 陈玲就是这样凭着对事业的热爱,无私的奉献和孜孜的追求,以及吃苦耐劳的精神铸就了新时代的优秀教师,是一个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老师,是一个学生喜欢、社会公认的“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