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季节变化的味道 阜外大街的店铺多,所产生出来的各种味儿都混合在空气中流动、飘散,也长久萦绕在我的记忆深处,成为对故乡的眷恋。 那香味儿除了日常包子、馒头等蒸货出屉时的香味儿,烧饼、火烧等烙货出炉时的香味儿,焦圈儿、油饼等炸货出锅时的香味儿,茶、酒、酱、药的香味儿,饭馆里饭菜的香味儿,油盐店的油香、香蜡铺的香味儿外,随着季节的不同还有不同的香味儿。 春天,炸黄花鱼、大虾的摊子摆上了大街,满街筒子都飘散着让人馋涎欲滴的炸鱼、虾的香味儿。 夏天,从东到西的几家羊肉铺都制作出售烧牛、羊肉。那肉刚出锅时的香味仿佛接力一样从东散到西,让人不禁脱口来一句:“真香!” 秋天,各种水果,各种时令花卉陆续上市,那一股股的清香、淡香、浓香、幽香,能让人连着深深地吸上几口气。尤其是重阳节前后那段日子里,许多店铺都会在店内外摆上几盆菊花,以赚人气儿。其中,街南侧的清真阜隆饽饽铺每年一进农历九月就会把数十盆各种颜色各种形态的菊花在店内外摆成大小两个花坛。还真有人进店不为买东西,而是专门来赏菊的。 烤白薯、煮麦茬小白薯、糖炒栗子的香味,画糖画、吹糖人的熬糖稀的甜蜜味能一直延续到春天。北礼士路内有家清真作坊,主人姓蔡。每年一进腊月,他家就制作出售大、小糖瓜,各式关东糖,各种糖粘食品。那时,一进路口就能闻到一股浓浓的甜蜜的香味。有的人专为闻这股香味,特意在这里走一走。 阜外大街除了各种香味,有时还有一股股令人作呕的马、驴、骡、牛、羊、骆驼粪便的臊臭味儿,尤其是在炎热的夏天。 上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拉车的牲口尾巴后边都挂上了粪兜儿。到上世纪60年代,不许大车进城了。这种难闻到令人无不掩鼻的味儿才算彻底消失了。 原标题:阜外大街的吆喝声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