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儒学 > 儒学研究 > 其它 >

浅谈儒家的内圣外王观

http://www.newdu.com 2017-12-09 《西安社会科学》2011年第 佚名 参加讨论

    张凯
    摘要:“内圣外王”是中国哲学史上一个比较厚重的话题,几千年来一直被儒家奉为修身立命的重要原则,也是理想人格所要达到的精神境界。内外兼修,圣王一体,和谐共存,乃至成为人生追求的最高价值目标。
    关键词:儒家;内圣;外王;仁;修身
    关于“内圣外王”这一命题,是历来中国哲学界争论不休的问题之一。对于这一词的理解,历代哲学家们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通常意义上人们的理解是:“内圣”就是修身养德,要求人做一个有德性的人;“外王”就是齐家、治国、平天下。具体来说就是:内具有圣人的才德,对外施行王道。
    一、内圣外王的渊源
    历来被儒家奉为修身终极目标的“内圣外王”之境界,却最早被道家的庄子首先提出来,在《庄子·天下篇》中有这样的记载:“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察古人之全,寡能备于天地之美,称神明之容。是故内圣外王之道,暗而不明,郁而不发,天下之人各为其所欲焉以自为方。”意思是说,圣人能够契合造化的灵妙,依照天地的和谐和完善,以通达万物的自然本性,对宇宙人生的变化和根源作全面、整体性的体验;能够依据其纯朴的自然道德本性,通达万物性情而遂顺自然变化法则,这样便可以成就内圣外王。王首先出自道家,但是这并不有碍于用它来解释传统的儒学,到了宋朝,儒释道三教合流之势日渐明显,由于理学的出现,随后开始不断有越来越多的人用“内圣外王”来解释儒家经典。做到“内圣外王”的统一一直是儒家学者们追求的最高境界,同时,这也代表了儒家最核心的东西。
    其实在儒家的经典著作《周易》里面也能找到关于内圣外王最初的影子,《周易·乾文言》中讲“进德修业”是指进益道德的“内圣”工夫和修建“外王”的功业,这些是内圣外王思想发生阶段的雏型。
    《礼记·大学》开篇就说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
    这段话可以说囊括了儒家全部经典实义,是儒家学者几千年来不懈的追求,后来被儒家概括为“三纲领”“八条目”。“三纲领”,即“明明德”“在亲民”“止于至善”。而“八条目”则是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三纲领”的明明德,是说做人要把内在的德性从内里形成光明的样式,这是属于“内圣”的功夫,而“亲民”则是“推己及人”把自己美好而光大的品德通过为人处世的言行发挥出来,以此来影响他人。而“止于至善”则是把理想人类美好境界与现实的人类生存完美的结合在一起。
    二、何为“内圣”
    “内圣”最高境界在于“仁”。“仁”是儒家思想的精髓,子日:“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①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仁”充满着一种始源于天道生生不息的刚乾精神”,“仁”具有情感性特征,是人发自内心的抉择,更是一种切身的了悟与成圣殊途同归。“内圣”最高境界在于“仁”,最后由“仁”而上升到“圣”。因此,《孟子·尽心下》中说到:“仁也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仁”囊括了天道、地道、人道各方面,上承天,形地,充实于人的主体中,人的价值在于实践“仁”。
    “仁”不仅是关于道德品性的要求,而且是成圣的最高需求。“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②至此,“仁”已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仁者”的要求,而是一种无私忘我、积极与“圣人”所求“博施于民而能济众”③相契合的至高情怀,在这里,“仁者”与“圣人”归为了一体。
    三、何为“外王”
    “外王”不是简单的指代夺取天下而成为一代君王,它首先应该是指“推己及人”“立人”“达人”的功夫。孔子说过:“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同时,孟子认为人必须有“四心”,即恻忍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育,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分之,足以保四海;苟不能充之,不足以事父母。”④这里讲的都是有关外王的功夫。这个功夫之后,如果你的社会地位和时势推你上领袖的位置,你就可以成为人间最好的君王,以德化天下,天下来朝,开万世太平之道了。因此,“外王”有两个层面,一是不处于人间君王之位,普通人也要做“外王”的功夫,他实现外王的领地便是一个个独立的家庭。如果每家都能够做到“齐家”了,那么“治国”也就很容易实现了,国家得到治理则会人心所向、众望所归,万国来朝。人间就完全太平了。“修己以安人”,这是外王最基本的含义。“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⑤做到这一点的就是达到“内圣而外王”的境界了。
    四、内圣与外王的关系
    关于“内圣”和“外王”二者关系如何,到底能不能分开,以及在“内圣外王”的实现过程中孰先孰后,也是历来儒者争论不休的问题。
    其实,“内圣”指的是内心修养,“外王”指的是外在事功,但是二者有着密切的联系。内心修养的实现离不开外在事功的展开,而外在事功的展开,也离不开内心修养的实践。离开内心修养的齐、治、平,就失去了内在的精神依据和超越的价值指向;如果失去了齐、治、平的内心修养,也就失去了具体的意义。内心世界的修养与外部世界实践的统一是儒家哲学思想乃至整个中国哲学传统所急于追求和关注的理想所在。一方面,儒家把“修身”看成是达到“治国”“平天下”的手段;另一方面,又把“治国”“平天下”看做是“修身”的完成。由此,传统儒学的人生理想设计并不是让人陶醉于一直被隐藏在内心的道德修养中,而是赋予了一种厚重的历史责任感,它具有鲜明的经世致用色彩。也就是说,要求道德修养必须通过外在的形式表现出来,并在行动中完成它,在现实生活中去实现它。儒家的人生理想设计不是在设计自身,而是在于达到天下归仁的理想社会。
    国学大师冯友兰先生曾说道:“中国圣人的人格是内圣外王的人格。‘内圣’是就其修养的成就说,‘外王’是就其在社会上的功用说,圣人不一定有机会成为实际政治的领袖。就实际的政治说,他大概一定是没有机会的。所谓‘内圣外王’,只是说,有最高的精神成就的人,按道理说可以为王,而且最宜于为王。至于实际上他有机会为王与否,那是另外一回事,亦是无关宏旨的。”
    内圣是作为形而上之体,外王则是形而上之用,是内修与外化的辩证统一。内圣作为道德的理想境界是一种内在的德性自觉,外王是以德性形而上之修成而展显出来的事功,即内圣是体,外王是用。所以《大学》曰:“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充分展示了内圣外王即是心性修养的过程,无论是“修己以安百姓”⑥,还是“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⑦,都是用心性修养之体与外在事功之用加以糅合,将仁政构筑于人的善性当中,善的积累便成就圣心,所谓“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⑧。
    由此可以看出,内圣和外王始终是紧密联系的,它们之间不可脱离。如果内圣脱离了外王则是一种自私自利的修习者,而如果外王脱离了内圣则是一种低层次的事功思想。儒学的内圣思想讲的是仁义之道,外王讲的是王道政治,所以,若要实现儒家的理想人格,就应该成为一个内有周孔的道德修养,外有三王功业的人物。即要把自己有限的生命投入到“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大业中。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成为圣人与王者的统一体。这样也就达到了“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
    注释:
    ①《论语·颜渊》。
    ②《论语·卫灵公》。
    ③《论语·雍也》。
    ④《孟子.孙丑上。
    ⑤《论语.雍也》。
    ⑥《论语·宪政》。
    ⑦《孟子·公孙丑上》。
    ⑧《荀子·劝学篇》。
    参考文献:
    [1]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8.
    [2]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8.
    [3]郭庆藩撰.庄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2008.
    [4]黄寿祺,张善文.周易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5]张立文.内圣外王新释[J].中共桂林市委党校学报,2001.
    [6]张小芳,杨帆.略论儒家内圣外王境界[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