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管国兴 【内容提要】 道是老子哲学体系的最高范畴,老子思想就是围绕着道展开的。从道的层面来观照人,老子肯定了人的崇高地位,人的价值与尊严,提出了“无弃人”的重要思想。水是道性的体现,也是老子理想人格的喻体。无私、谦卑、柔弱是水的三个重要特性,也是老子理想人格必备的品质。无为是道的本性,老子在无为而无不为的思想基础上提出了无为而治的思想。老子道论对现代企业核心理念的确立、人本管理、经理人员的人格塑造、管理境界的提升等,都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关 键 词】老子 道 企业管理 启示 《老子》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哲学著作之一,老子思想从其现实关怀来说,是人本哲学,其智慧对现代的企业管理有着重要的启发意义。 道:企业的核心理念 老子哲学的最高范畴是“道”,其哲学体系的构建就是围绕着“道”来展开的,因此老子所开创的学派被称为道家。 《老子》一书开宗明义地说:“道可道,非常道。”老子认为,道是不可言说的,能说出的,就已经不是“道”了。道虽不可言说,但却是真实的存在,道的存在是通过其作用显现出来的:“道冲而用之或不盈。”(《老子》第4章,以下凡引此书直接注明章次)“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第6章)老子认为,道是最高的存在,是万物效法、遵守的对象,他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第25章)又说:“孔德之容,惟道是从。”(第21章)所谓“道法自然”,不是说道之上还有一个“自然”,而是说“道”以自己为样子,再也没有可以效法的对象了,因此道就是自然,自然就是道。道之所以尊贵,就是因为它是最高的存在,没有任何东西凌驾于它之上:“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第51章)。正因为道、德之尊贵,所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有研究显示,卓越的企业之所以能够不断发展,其根本原因是企业有指引、激励公司上下的核心理念。①这个核心理念就是老子所谓的“道”。道是真实的最高存在,不是创造出来的,人们只能发现并遵循“道”而行。企业的核心理念也不是制定或创造出来的,吉姆·柯林斯和杰里·波勒斯在《基业长青》一书中指出:“你不需要‘创造’或‘制定’核心理念,你只能去发现核心理念。理念的制定不是来自于对外部环境的观察,而是来自于内心的审视。”②从企业文化中发现核心理念,这个“理念”便是企业自身的,便易于得到企业员工的认同。企业的核心理念不是企业的文化标签,而应通过各种方法取得企业员工的认同,并使之内化为员工的自觉行为。有没有一种具有普世价值的核心理念呢?老子从来没有告诉我们“道”是什么,但不影响“道”真实地存在着。有人在研究卓越企业的核心理念时发现,没有任何一个理念普遍而一贯地出现在所有的企业中。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发展之“道”,关键在于是不是对企业的发展之“道”有深刻的理解和领会,并以之引导和激励企业中所有的人。日本京瓷公司的创始人稻盛和夫说:“领导者首先应该明确集团应有之目标,即确立符合大义名分的企业目的,同时努力使这种目的为员工所共有,全体员工都乐于齐心协力为企业作贡献。”③道盛为京瓷公司确立的经营理念是:“在追求全体员工物质精神两方面幸福的同时,为人类、为社会的进步发展作出贡献。”道盛说:“正因为有了作为经营理念之大义,京瓷公司的全体员工才能齐心协力,团结一致,推进创造性的技术开发,继而多方面拓展事业。而这,也成为公司发展的原动力。”④ 老子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学习与为道不同,学习需要积累,而为道则需要减损非本质的内容,这一减损过程就是道之彰显过程,为道就是一个去蔽的过程。对企业来说,为道就是寻找并确立企业的核心理念。企业核心理念的发现也是一个去蔽的过程,去除非本质的、非核心的内容,核心的内容就会自然呈现。在面对哪些内容应成为企业的核心理念这个问题时,人们总是难以取舍,非难在“取”,而难在“舍”。核心理念必须表述简洁,内涵丰富,如海尔的“真诚到永远”,日本京瓷的“敬天爱人”等。核心理念一经确立,就不能随意更改,能更改的就不是核心理念。惠普公司的某任CEO说:“我们的基本原则,从创办人构思出来后一直维持不变。我们把核心价值观和实务分得清清楚楚,核心价值观不改变,但是实务做法可以改变。我们也清楚地表明,利润虽然重要,却不是惠普存在的原因,公司是为了更基本的原因而存在。” 人:企业的终极目标 虽然老子哲学的最高范畴是“道”,但其现实关怀却是“人”。首先,老子肯定人在宇宙中的崇高地位,把“人”与至高的“道”并列为域中四大,他说:“故道大,天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第25章)其次,老子重视人的身体和生命,认为一切都建立在生命存在的基础之上,他说:“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第13章)如果连生命都没有了,人还有什么祸患呢?由此可见,生命才是最为重要的。对那些不惜代价追求名利的人,他质疑道:“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第44章)只有珍惜自己的身体和生命的人,才可以将天下托付给他,“贵以身为天下,则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对生命的珍视,使老子特别反对战争,因为战争除了直接残害生命外,还会导致灾荒,他说:“夫佳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第31章)又说:“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第30章)虽然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似乎人有一个学习与效法的对象,实际上,就其终极意义来说,人最终是以自己为效法对象,这就肯定了人的自我组织与自我管理的能力。无为而治的思想就是建立在对人的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能力的肯定的基础之上。老子还提出了“无弃人”的思想:“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第27章)老子认为,不管什么人,都拥有做人的尊严,都有存在于世的合理性,关键是管理者能不能妥善地加以安排;优秀的管理者能根据不同个体的特点给予合理地分工,使其为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从而实现自身的价值。 在老子看来,管理者没有自身的特别利益,一切以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社会为目的。因此,老百姓没有被异化为工具,人就是目的本身,“百姓皆谓我自然”。康德说:“每个人应该将他自己和别人总不只当作工具,始终认为也是目的——这是一切有理性者都服从的规律。这样有共同的客观规律的关系就产生由一切有理性者组成的系统。这个系统可以叫做目的国。”⑤又说:“在目的国度里,人就是目的本身,那就是说,没有人(甚至于神)可以把他单单用作手段,他自己总永远是一个目的。”⑥企业是社会的细胞,存在于社会之中,其本质必然是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人。就企业存在的终极意义来说,“人”是其终极目标。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员工不能仅被看做是企业实现目标的工具,同时还应看做是目的本身,这才是真正的“以人为本”。首先,真正的“以人为本”,要充分认识到人在宇宙中的崇高地位,要珍视人的身体与生命。每个生命个体都是平等的,生命是至高无上的,企业在任何时间都不能以损害人的身体、危及人的生命为代价。其次,真正的以人为本必然尊重每个员工,相信并依赖每个员工。无为而治是一种理想的管理境界,这种境界的实现是以下层员工的自我组织、自我管理为前提的。老子所谓的“百姓皆谓我自然”,用现代的话说,就是员工完成企业任务并不是出于上级的具体指导和控制,而是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自主完成的。第三,以人为本,就是要把每个员工安排到能发挥其才智的合适岗位上,做到“无弃人”。在企业中,有些人可能并不适合他现在的岗位,管理者要做的不是让其离开,而应根据其才能安排到更适合他的岗位上去。卓越的企业,就是在经济不景气时,也坚持不裁员,他们给员工更多的培训机会,以面对新的挑战。 水:经理的人格魅力 一个成功的领导者应该具有水一般的品质。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第8章)“上善若水”,河上公注曰:“上善之人,如水之性。”水的特点是滋养万物而不与之相争,总是处于低洼处,这正是道性的体现,故老子谓其“几于道”。道是老子哲学的最高范畴,是至高至善的存在,是人的至高追求。管理者如果能够坚守道的本性,万物将自然归顺于他,老百姓不需要命令就能各得其所,各适其宜。老子说:“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第32章)道不可言说,无名,玄之又玄,难以为常人所把握,故老子常以水性喻道性。水有如下特点: (一)无私。“利万物而不争”是水的特征之一。水滋养万物而不与之相争,“衣养万物而不为之主”,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毫无保留地奉献自己却无所求,这正是无私品质的具体体现。老子认为,无私是管理者成就自己的重要前提,他说:“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第7章) (二)处下。水有就下的特点,总是停留于低洼处,“处众人之所恶”。对人而言,处下体现的是谦卑的品质。老子认为,谦卑是管理者必备的重要品质,谦卑就能得到属下的爱戴,从而实现价值、成就自己。老子说:“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第66章) (三)柔弱。水的另一个特点是柔弱。老子说:“天下莫柔弱于水”。世间没有比水这个东西更柔弱的了,你把它放在圆的东西中,它就圆;放在方的东西中,它就方;用东西堵住它,它就不流;打开一个决口,它就流行。看似柔弱的水实是蕴含着巨大的力量,它一旦认定方向,任何阻挡其前进的东西都将遭到其无情的摧毁,哪怕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诗人对此有精彩的描写:“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因此,老子说:“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第78章)又说:“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第43章) “上善若水”应该成为现代企业管理者的座右铭,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稻盛和夫说:“作为领导者,基本上应摆脱个人的立场,不允许挟丝毫私心。当领导者的私心暴露时,组织机构就岌岌可危矣。常念公司之事,愿意自我牺牲,若非如此,则不能成为领导者。”⑦稻盛认为,一个组织只有将领导者的意志、观念注入其中,它才如活物般生机勃勃。如果领导者只考虑私事,组织的机能就难以发挥作用,其生命也将萎缩。稻盛本人是“无私”精神的践行者,正是他的无私成就了两家世界五百强企业。 吉姆·柯林斯在《从优秀到卓越》一书中将经理人的能力分为五个等级,第五级是最高级,具有第五级能力的经理人被称为“第五级经理人”。第五级经理人的特点是,具有谦逊的品质和坚定的意志。柯林斯研究发现,实现从优秀到卓越跨越的公司的领导都是第五级经理人,而对照公司缺乏第五级经理人的情况却普遍存在。与对照公司领导人以自我为中心的领导风格相反,实现跨越的公司的领袖从不谈论自己,他们常常乐于谈论公司和其他经理所作的贡献。实现跨越的公司的领袖不只有谦虚和平和,同时他们有无所畏惧的决心,一种为了使公司走向卓越而甘愿做任何事的决心。第五级经理人所具有的重要品质正是水性的重要体现,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谦卑就下,但它一旦确立前进的方向,就勇往直前,扫荡障碍,不达目的不罢休,哪怕粉身碎骨也在所不辞。 无为:管理的至高境界 管理的最高境界是无为而治。无为而治的思想,无论是在治国,还是在治企中,都有许多成功的案例。汉代的文景之治是无为而治的管理理念在治国上运用的典范。清代的康熙皇帝把老子的清静无为作为一条重要的治国原则,《康熙政要》卷一中的《论君道》记载:“从来与民休息,道在不扰,与其多一事,不如省一事,朕观前代君臣,每多好大喜功,劳民伤财……虚耗元气,上下江嚣,民生日戚,深可为鉴。”吉列公司的总裁科尔·曼莫克勒一生中有三个至爱:家庭、哈佛和吉列公司。在20世纪80年代最为艰难的时期,吉列公司的业务也日趋全球化。即使在那时,莫克勒没有明显减少与家人团聚的时间,也几乎从不开夜车或在周末加班加点,并继续活跃于哈佛大学董事会日常事务的处理中。当被问及莫克勒是如何做到这些的,吉列公司的一位主管说:“哦,这对他来说一点都不难,他是如此擅长把一群合适的人召集在身边,并给他们安排了合适的职位,这样他就完全没有必要每时每刻都待在那里了。那就是科尔曼取得成功又保持平衡的全部秘密所在。”⑧这是无为而治在企业管理中的成功例证。 无为而治最早是由老子提出来的。老子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无为”是道的本性,“无不为”是无为的自然结果。道是万物之源,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源于道而产生。但是,道并非要刻意生出万物来,万物的诞生完全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因此,对于万物的产生,道并不自以为有功,而是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万物认为自己的诞生是“莫之命而常自然”,没有得到道之命令,而是自然而然的。“天地相合,以降甘露,人莫之令而自均。”(第32章)一切似乎都按着某种目的性在运动着,如此的完美,这就是天道,天道的规则就是无为而治。 圣人效法天道。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言:“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之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身遂,百姓皆谓我自然。”(第17章)最好的管理者,老百姓并不知道他的存在;次之,老百姓亲近并赞誉他;再次之,老百姓害怕他;又次之,老百姓侮辱他。这是四种不同的管理境界,层级十分清楚。最好的管理者从不轻易地发布命令,惜言如金,老百姓根本听不到他的声音,故“不知有之”。因为“不知有之”,老百姓便以为良好的社会秩序源于自觉。这一章是老子对无为而治最典型的描述。 “无为”不是毫无作为,而是顺其自然而为,不强为,因为所为与事物本身的发展方向一致,这样给人的印象似乎是没有作为。老子反复强调无为,实是对违背规律的强为的批判。柔弱胜刚强,“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强大居下,柔弱处上”,这是老子对社会生活的经验总结,故老子主张贵柔、处下、不争,一言以蔽之,就是“无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为无为,则无不治。”无为而治是一种高超的管理艺术,在现代管理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1)企业管理者的行为在任何时候都不能违背规律,违背规律的行为就是妄为,妄为的结果必须是失败。(2)对于企业特别是大企业的领导者来说,不可能事无巨细地亲自过问,他应该把主要精力用来思考诸如企业发展、企业重大人事安排等事情上,而对不关涉企业发展方向、企业命运的一些具体的问题应该充分放权。(3)企业各级领导人都应该加强修养,提升心性,锻炼意志,以理想的人格魅力影响并吸引身边的人。 注释: ①②吉姆·柯林斯、杰里·波勒斯:《基业长青》,中信出版社,2009,第53、260页。 ③④⑦稻盛和夫:《活法三——寻找你自己的人生王道》,蔡越先译,东方出版社,2009年,第67、66-67、5页。 ⑤康德:《道德形而上学探本》,商务印书馆,1957年,第48页。 ⑥康德:《实践理性批判》,商务印书馆,1961年,第134页。 ⑧吉姆·柯林斯:《从优秀到卓越》,中信出版社,2006年,第70页。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