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每看到业界将道家的“无为”思想运用于企业管理中,我均感到困惑:企业是要赚钱的,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家只当使出浑身解数,何以能“无为而治”?读了被称为西汉道家言之渊府的《淮南子》一书,才有所领悟。原来,道家的无为是在劝人无妄为,表现在在市场上就是不要搞不正当竞争。与此相对应的是,在企业内部不要搞不正当管理;反过来说,只要是在进行正当管理,那就可以进行“无不为”的创新。 正当管理无妄为 《淮南子》一书的总编淮南王刘安,位高权重。作为汉王朝刘氏宗亲,所编著的《淮南子》无疑也是为统治者服务的;然而刘安被以谋反论罪,却与《淮南子》不无关系,因为其书对当权者的妄为进行了规劝。正是这种规劝超出了其历史局限性,对今天那些习惯于“我的地盘我做主”的管理者来说,依然有警戒意义:即使获得比较充分的授权,监督难以到位,也不可妄为;诸多禁区内的事情是不能为的。 不为歪门邪道。《淮南子》继承了老子“以正治国”的思想,并有所拓展。老子主张“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虽然治理国家需要用以正道,但用兵时可以采取一些奇诈、诡秘的方法。而《淮南子》则认为,即使在用兵时也应当坚持正道。《淮南子》设“兵略训”一卷专门讨论将道融入兵法的问题,明确指出“兵失道则弱”;如果失去了“禁暴讨乱”之道,任何奇计都无济于事。这对于一些热衷于将兵法用于商战的管理者而言,当时一副清醒剂。当然,这不是说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不能用,而是说不要把兵法中的奇计用在歪门邪道上,必须强调其正当性。将“以正治国”的理念折射到企业,就是“以正治企”。因而相对于歪门邪道而言,强调无为、清净无疑是必要的。 不以私欲而为。《淮南子》对“无为”解释的很明确:“吾所谓无为者,私志不得入公道,嗜欲不得在正术……事成而身匆伐,功立而名弗有”(“修务训”)。即使管理者有过辉煌的业绩,也不可在管理活动中盛气凌人搞特权。“无为”的前提是无欲无私,而无欲并非不食人间烟火,也区别于老子、庄子“无为”思想的一些消极倾向,通过正当的途径获得合法利益无可非议,关键在于不能以权谋私。当管理者具有某种优势,处于一定强势的时候更是如此:“智者不以位为事,勇者不以位为暴,仁者不以位为患,可谓无为矣”(“诠言训”)。其具体表现是:具有信息优势的人不借用权位来生事,勇武的人不凭靠权势来施暴,仁慈的人不利用地位、关系搞慈善事业,不能在其中牟取不正当利益。 不凭主观意志作强加于人之为。《淮南子》“主术训”中告诉我们:“无为者,非谓其凝滞而不动也,以其言莫从已出也”。“无为”不是说什么都凝滞不动,而是说不要任何事情都由领导者一个人说了算,而应当善于集中大家的智慧。在积极引导的情况下,根据群众的觉悟承担做出正确的选择,这既是一种领导艺术,又是一种决策原则;同时又反映出“以正治企”或者正当管理的一个重要特点:正当管理不是用来抗辩的,而是一种自我约束。管理者即使在问心无愧的情况下,也不能凭主观意志强加于人,以正当管理为由压制不同意见,应对质疑。一个时期以来,管理者总是强调“没有任何借口”的执行,非常在意“谁说了算”的问题,不仅没有得到理想的执行力,反而得不到积极的回应,就与一意孤行有关。 依道而行“无不为” 《淮南子》关于“无为”的解释不仅可以澄清人们对道家无为思想的模糊认识,而且能够赋予“以正治企”积极进取的特性,体现了正当管理的重要性。《淮南子》“主术训”中说:“勿使可欲,毋曰弗求;勿使可夺,毋曰不争”。不要助长人的贪欲,但也不要压抑人的正常诉求;不要鼓励人争名争利,但也不要人放弃合理的竞争。在坚持“以正治企”、正当管理的前提下,原本需要创新,也是可以“无不为”的。 因势利导可以取得突破性进展,理应大有作为。《淮南子》所强调的作为并非单纯追求业绩,往往属于不得不为,有着类似于“替天行道”的迫切性。在怎样作为方面,同样与道有关。这里的道指的是按照客观的自然的规律办事,《淮南子》把这称之为“因”,举例告诉我们:“禹决江河,因水也;后稷播种树谷,因地也;汤、武平暴乱,因时也。因顺。”大禹疏导江河,是因顺水性;后稷种植谷物,是因顺地力;汤武平定暴乱,是因顺时势。《淮南子》的“因顺”结论是说,按照客观的自然的规律办事,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能够推动社会进步和生产发展产生历史性的变革。当然,客观的自然的规律之道与人类社会的公正公平之道是相辅相成的,“循理而举事,因资而立权;推自然这势,而曲故不得容者”。 有所作为需要竭尽全力,发扬只争朝夕的精神。道家的无不为思想并非主张不管什么事什么人都可以插手,更非什么赚钱就可以干什么的证明;而是在鼓励人们对于自己认准的事要坚持到底,不要在困难面前迟疑徘徊。《淮南子》历考神农、尧、舜、禹、汤的功业,指出这五位圣王之所以有很高的威望,就是因为他们不辞辛劳,绞尽脑汁思虑国事,为人民兴利除害没有丝毫的松懈。比如在神农氏时代,生产力低下,“民茹草饮水,采树木之实,食赢蚌之肉,时多疾病毒伤之害”。神农为了解救老百姓,“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辟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可谓舍生忘死。还有夏禹“沐浴淫雨、栉扶风”,商汤“夙兴夜寐,以致聪明”,莫不如此。 “无不为”包含破除迷信,绝不随波逐流的内在要求。《淮南子》虽然主张因循做事,但那是针对劳民伤财乱折腾而言;在处理时代新课题方面,反对照抄照搬经典制度。“齐俗训”一卷中说:“所谓礼义者,五帝三王之法籍风俗,一世之迹也。”一方面肯定了风俗对人影响的作用;另一方面也 强调了 君主应当顺应时势打破传统的束缚。“泛论训”中明确指出:“先王之制,不宜则废之”,体现了一种改革精神。《淮南子》认为,任何时代的领导者都有教化民众和革旧立新的责任;那么当一种思潮成为时髦,受到追捧时,管理者就应当保持一种清醒的头脑,敢于接受挑战。比如武王伐纣,进军朝歌的途中,天气非常不吉利,也就是出现了不利于进攻的天像。但是武王并没有人云亦云,依然取得了所向披靡的战果。 自我修炼不逾规 在企业管理中怎样达到“无为无不为”的境界,实行正当管理?这当然需要职业经理人市场的规范化,克服劣币驱除良币的逆向选择倾向。然而,在企业可持续发展中,优胜劣汰依然是不可逆转的铁律。即使当下有劣币驱除良币的现象存在,致力于将企业办成百年老店的企业家也不能抱怨环境,动摇正当管理的信念,碰到挫折需要反求诸己。正如《淮南子》所说的那样:“弗求于外,弗假于人,反己而得矣”,进行节欲、修身、反性的自我修炼。 自我修炼的主题是得人心,用以保持企业管理的本真。企业管理一方面要善于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是要通过管理使企业的产出能够获得消费者的认可。这两方面都存在着一个“得人心”的问题。领导者的存在的意义就是要领着大家一起工作,“得人心”就是让大家愿意跟着自己干。使他们相信领导者不是仅仅在为自己打算,即使付出相当的代价也是必要的、正当的。而要使大家相信这一点,首先自己要相信,相信自己确实是如此。这就是《淮南子》主张自我修炼的逻辑:“能用人力者,必得人心也”:“能得人心者,必自得者也”。至于怎样进行自我修炼,《淮南子》也提供了比较系统的方法,比如在利益诱惑面前要清净、节欲;在发挥下属作用的时候,自己要“处后”等等。 管理者的修炼并非回避矛盾,关键要在各种伪相和乱象中保持正直的品质。作为职业经理人的管理者不仅要用人,而且自己也处于被用的状态,需要适应环境。在各种潜规则面前,这两方面对管理者的正直品质都是一种检验。《淮南子》指出:“举枉与直,如何而不得?举直与枉,勿与遂往。”意思是说,将奸邪之徒举荐给正直的人,奸邪之徒打着正直者的招牌,什么好处捞不到?把正直之人举荐给奸邪之徒,正直者终究不会跟随下去。反过来说,管理者的正直品质在用人与被用两方面都面临着考验。即使各种潜规则盛行,管理者在自我修炼中也要努力做到“处众枉之中,不失其直”,不能打折扣,不能把责任都推给环境,不能心存侥幸,以免被偶然的成功所惑。 管理者的修炼并非满足于洁身自好,树立起企业的正气才是最好的验证。《淮南子》对老子“以正治国”思想的发挥,提出的“圣王之治”,是一种典型的“典范政治”。所谓“骄溢之君无忠臣”,强调的就是管理者的道德表率作用,在体现管理的正当性中更是如此。《淮南子》引用了战国时楚国的一位高士詹何的一句话:“未尝闻身治而国乱者也。未尝闻身乱而国治者也”,然后指出:“矩不正,不可以为方;规不正;不可以为员;身者,事之规矩也,未尝枉己而能正人者也。”从中可以看出企业文化与管理者的言传身教之间的对应关系,其中重要的是管理者的言行一致,不能试图用某种代替技巧代替应尽责任的履行,否则“上多故则下多诈,上多事则下多态,上烦扰则下不安,上多求则下交争”,往往积重难返。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