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破窗效应”对管理者的启示

http://www.newdu.com 2017-12-09 未知 佚名 参加讨论

    作者:周东明、石文、楚维
    一、什么是“破窗效应”
    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菲利普·辛巴杜于1969年进行了一项实验,他找来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把其中的一辆停在加州帕洛阿尔托的中产阶级社区;而另一辆停在相对杂乱的纽约布朗克斯区。停在布朗克斯的那辆,他把车牌摘掉,把顶桅打开,结果当天就被偷走。而放在帕洛阿尔托的那一辆,一个星期也无人理睬。后来,辛巴杜用锤子把那辆车的玻璃砸了个大洞,结果仅仅过了几个小时,这辆车的玻璃就出现了好多洞,不久它就不见了。
    这个实验被称为“破窗实验”。该实验揭示了人们的一种惯性思维:对于已经坏了的东西,留着也没有用,让它更坏一些也无妨。对于完美的东西,人们都会自觉地去爱护它,舍不得去破坏它。对这个实验的解读被心理学家称为“破窗理论”。
    以这项实验为基础,美国的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琳提出了一个“破窗效应”理论,犯罪学家凯琳曾发现有一座非常漂亮的大楼,有一扇窗户的玻璃被打破了,那扇破窗户与整座整洁美丽的大楼极不协调。不久,她又惊奇地发现:大楼上的那扇破窗户不但没有得到及时修缮,还多了几个带破玻璃的窗户。这一发现,使她忽然有所悟:如果有人打坏了一个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而这扇窗户又得不到及时修缮,那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破更多的玻璃。久而久之,这些破窗户就给人造成一种无序的感觉,就会滋生犯罪。这就是凯琳著名的“破窗理论”。
    二、“破窗效应”揭示的规律
    “破窗效应”更多的是从犯罪的心理去思考问题,但不管把“破窗效应”用在什么领域,角度不同,道理却相似:环境具有强烈的暗示性和诱导性。对于任何一个破坏规定的行为,哪怕是极其偶然的、个别的、轻微的,也都是对管理秩序的损害。如果对这种行为不闻不问、反应迟钝或纠正不力,其实际后果就是纵容更多的人“去打烂更多的窗户玻璃”。那么用不了多长时间,各类有损公共秩序的行为,就会如雨后春笋般地滋生出来。这将对正常的社会秩序形成剧烈的冲击,并导致社会在某种程度上陷入无序状态。
    同时,“破窗理论”揭示了管理的一个重要规律:即任何一种不良现象的存在,都在传递着一种信息,这个信息必然会导致这种不良现象的无限扩展。
    良好的秩序需要有人不断地维护,管理者应不辞辛苦地去纠正和修缮每一次被打破的“窗户玻璃”。如果被打破的第一个窗户无人修缮,大楼的破窗户越来越多,给人造成了一种秩序混乱、无人管理的感觉,不良现象就乘虚而入。
    从更深层次来说,错误的行为没有得到及时纠正,其他人就把这种错误理所当然地接受了,久而久之,正确认识受混淆,是非分辨能力下降;即使一些人当时对此种错误行为有所认识,由于管理者置之不理,也没有采取必要措施,就会在被管理者心理上产生暗示性作用,错误的发生就成了无所谓的事,在广大被管理者中就将产生辐射作用,正气受抑制,邪气滋长,由此在管理中产生“破窗效应”,对管理工作造成无可估计的不良后果。
    三、“破窗效应”对管理者的启示
    (一)用好“显微镜”,深入查找问题,防微杜渐
    显微镜具有透视效应。我们在抓管理工作中,要把细微的、不易发现的、容易被忽略的隐患苗头,通过放大成形于大庭广众之下,逐一曝光暴露。针对存在的问题,剖析深层次原因,制定针对性措施,认真抓好整改,真正把各种问题和矛盾化解在最前端,把各类隐患和苗头消除在萌芽状态。“破窗效应”告诉我们,把握环境的暗示和诱导的作用是异常关键的。对于影响深远的“小过错”,小题大做的处理非常必要。古人云:“天下之事,以渐而成;天下之事,因积而固”,一些事故案件的发生,绝非一时之误,一念之差,而是积小成大,积久成疾,一朝爆发而已。
    细节决定成就。管理的关键在于注重细节,精于细微,方能提高管理水准。要见微知著,防微杜渐,在抓苗头、抓养成、抓细微上下工夫、用力气。以细求实,严抓细微,锲而不舍,坚持不懈,就能提高管理效益。
    老子曾说:“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它精辟地指出了想成就一番事业,必须从简单的事情做起,从细微之处入手。看不到细节,或者不把细节当回事的人,对工作缺乏认真的态度,对事情只能是敷衍了事,这种人无法把工作当成一种乐趣,而是当作一种不得不受的苦役,因而在工作中缺乏工作热情。他们永远只能做别人分配给他们的工作,甚至即便这样也不能把工作做好。而考虑细节、注重细节的人,不仅认真对待工作,将小事做细,而且注重在做事的细节中找到机会,从而使自己走上成功之路。“第一块玻璃”破碎之前一定有细微的预兆,或许是玻璃上的一道细小的裂纹,或许是周围环境的变化,管理者应当深刻把握这些细节,深层次挖掘成因,从源头下手,把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这就要求管理者在工作中要关注细节、把握细节,在细节上下大功夫,以细节抓好管理。
    (二)用好“多棱镜”,及时发现问题,果断处理
    多棱镜具有折射的功能。一束单一的光线进入能折射出七彩颜色,作为管理者,对于眼前检查发现的问题,或是其他单位出现的问题,要学会举一反三,引以为戒,由这个问题想到那个问题,由一个方面问题想到其他方面可能出现的问题隐患,及时查缺补漏,打好“预防针”,吃好“消炎药”,降低安全工作成本。当看到别人的“窗户破碎”时,管理者应当及时反思自身的管理有没有出现“裂纹”,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这是管理者应当具备的素质。
    1、管理者在对待问题上要做到“经常”
    管理者在日常的管理过程中,要正确对待问题,做到三个经常:一是教育要“经常”。觉悟不高、思想麻痹、丧失警惕等是事故的共性原因。所以要时刻加强安全工作的宣传、教育,以形成“绝不能打破玻璃”的环境氛围。二是检查要“经常”。检查是管理工作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检查的目的是及时掌握安全的现状和发展变化的趋势,及时地发现不安全的隐患和问题,及时地修正管理工作中的偏差,保证管理目标顺利实现。三是反省要“经常”。对于以往的教训要经常回顾反思,时刻警惕,绝不能“好了伤疤忘了疼”、“出了事,不怕事,事情过后就忘事”。
    2、管理者在方式方法上要做到“寻律”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任何事物的发生、发展都具有一定的规律性,管理工作也不例外。只有善于研究和把握事故发生的规律,才能减少盲目性,掌握主动权,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益。具体体现在:在剖析中“寻律”,从发生的事故中吸取经验,做到防微杜渐、举一反三,有效减少事故发生的概率;在贯彻中“寻律”,加强对安全防事故措施的落实力度,做到警钟长鸣,可以减少或避免事故的发生。安全防事故工作落实到实处离不开安全防事故措施的贯彻与执行,安全防事故工作扎实有效就必须实现由人治转为法治。
    3、管理者在查找问题上要做到“从严”
    “从严”查找问题才能根治问题。“严肃查找”就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查找原因要“准”。事故定性不能随人情走,不能只查客观,不查主观;不能只查部属,不查上级;不能只查别人,不查自己;不能只查外围,不查核心;只有把查事故的“心”定准了,才能为处理时的“硬”奠定良好的基础。二是事故剖析要“深”。追查责任不能避实就虚,不能头痛就在头上找原因,脚痛就在脚上找原因,要对事故的发生有一个系统的思考,要从规律上、从领导的责任心上等诸多方面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才能纠偏补漏,才能真正“治本”。三是追究责任要“狠”。尤其对一些责任事故不能有任何的同情,该由谁负责就由谁负责,该是什么层次的处理就是什么层次的处理,需要“杀一儆百”的就必须“杀一儆百”,这样才能引起公众对事故的重视,才能真正地从事故中吸取教训,才能从根本上消除和减少事故的发生。
    (三)用好“平面镜”,公正处理问题,树好风气
    平面镜显示真实的图像。对管理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矛盾和问题,要坚持客观公正、实事求是。既不能把问题缩小化,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对已经发生的问题避重就轻、弄虚作假、隐情不报,导致错失解决的最佳良机。也不能把小问题扩大化,把一般性问题普遍化,一概而论、以偏概全,不因一些小问题或者小失误而全盘否定,挫伤和打击被管理者工作的积极性,而影响管理工作在末端落实。
    在管理工作中,无论是谁“打破玻璃”都应公正地受到处理,管理者自身也不应例外。作为一个管理者以身作则是最基本的素质,千万不要为自己违反规范和制度找各种借口。“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话,是无法将规范和制度推人人心的。管理者如果违反了规范,只有当众加重处罚,别无他法。
    以身作则、严于律己,是管理者必备的品质,也是做好管理工作的起码要求。管理者的自律精神就像一面旗帜,展示着一个组织的形象,影响着广大被管理者的思想行为。管理者的威信,一般来自权力影响和非权力影响两个方面。古人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讲的就是非权力影响,即管理者的人品官德在其工作和生活中所发挥的无形作用。
    (四)用好“后视镜”,督导整改问题,重在预防
    后视镜方便看到身后的情况。有些问题的整改、习惯的养成、正规制度的落实具有长期性、反复性,需要管理者不怕麻烦,盯着问题反复督导、反复整改、真正落实。要采取加强反馈、随机检查、回头看等多种方式,加强检查督导,对发现和指出的问题盯住不放,做到问题不解决不撒手,制度不落实不放过。
    一个正规、有序、科学的管理环境,有赖于一整套严格、成体系的制度。有了好的制度还远远不够,制度只有被执行才有生命力。即使是一个一流的制度,如果只是“挂在墙上、停在嘴上”,其作用也无从体现。只有制度得到有力的执行,才能够最大限度地防止“第一块玻璃被打破”,即便是“第一块玻璃被打破”了,也能保证其及时得到修补,从而避免“第二块玻璃被打破”。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管理者在抓工作落实的时候一定要有预先的筹划,也就是说要有抓工作的思路,而且思路一定要合理。管理者应该在“第一块玻璃”破碎之前做好预想、预防,怎样才能避免事故的发生,发生以后怎样依法有效处理,从而避免破坏性的扩大化。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