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乡贤”说的就是那些在乡镇、在农村的贤良的人吗?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在很多经济发达地区,传统意义上的乡村几乎消失了。现在提“乡贤”、提“乡贤文化”有多大意义呢?--聆听中华藏书会(筹)首批阅读顾问张本义先生的正本清源的观点,相信读者有机会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角度重新认识“乡贤”是什么、“乡贤”为什么,从而反思“予复何求、予欲何往”? 2015年12月26日,“建设书香家庭传承乡贤文化”暨第二届中华藏书文化论坛顺利在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举行。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张梅颖女士、北京大学宗教文化研究院名誉院长楼宇烈教授等著名文化大家及社会各界知名人士200余人展开探讨,围绕“阅读、藏书、乡贤、传承”为社会公众贡献了精彩纷呈的观点和思想。我们将整理并利于“拾玉书屋”公众号平台陆续为大家奉上精神大餐。 中华藏书会(筹)首批阅读顾问:张本义先生 第二届中华藏书文化论坛以“建设书香家庭、传承乡贤文化”为主题,这让我想到不久前召开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要保护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延续城市历史文脉,保护好前人留下的文化遗产。”这个提法使我很受触动。 “文献”这两个字,今天常常合在一起用。但这两个字自古以来便包括了两层意思。“文”是指文本,典籍。“献”通“贤”字,主要指掌握了文献并有相当德行和威望的人,“乡贤”是指分布各地、不一定有官职的人。古来布衣贤良,占各地乡贤的很大比例。更主要的是,今天说到乡贤,很多人以为特指农村乡下的贤良人士,这其实是个误解。 “乡”,作为行政区域的名称,在中国文化当中,不但指乡村,也包括市镇。凡是自己的祖籍,或是自己生长的地方,都可以称为”故乡”,不仅仅是指农村。科举时代有“乡试”,乡试是在哪里举行呢?一般是在府治,即在城市里举行而非在农村。古时还有“帝乡”一词,则专指京师、首都。 所以说,“乡贤”,不一定专指在乡村的贤良人士。严格意义上,凡是道德高尚、品行端正、学问深厚、在一个地方有影响、有贡献的人,不管在城市还是在农村,都可以被称为“乡贤”。 至于“文化典籍”,宋代印刷术成形之前,特指记载在竹简、木牍和帛书等上面的文字。孔子在《论语》当中最早提出“文献”一词:“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也是感叹典籍和融通典籍的人才缺乏,使自己对于“礼”的研究、继承受到影响。汉代学者郑玄说,“献,犹贤也。”宋代朱子(朱熹)说,“文,典籍也,献,贤也”。 当年汉武帝设置“五经博士”学官,专门负责《周易》《尚书》《诗经》《礼记》《春秋》五部儒家典籍的传承和管理,并以自己的家法讲解这五部经典。秦焚书之后,《尚书》己见不到了,于是汉武帝派人到各地寻访,后来打听到济南有一位伏生能全文诵解《尚书》,当时已经八十多岁了,可谓风烛残年。于是汉武帝派晁错等人亲近伏生,用了几个月的时间才把《尚书》录下来,学到《尚书》的注解,这就是后人看到的《今文尚书》。如果没有伏生,我们就难见这部宝貴的典籍了,可见“献”有多么重要。《山经》里有这样一句话:“山川而能语,葬师食无所,肺腑而能语,医师面如土。”這都说明了掌握文献知识的人的重要性。 经典,包括各种典籍,要有各地的贤良去解、去传,并且身体力行地化成具体的高雅的社会行为,从而化民成俗,带动社会文明的提升。这些,是官府(政府)乃至其他人士不能替代的。就传承文脉上来讲,甚至可以说,“献”,即“贤”,比“文”更重要。 中国有句俗语,叫“人师易得,经师难求”。经典文献是要靠经师来传承、来讲解的,正确地解经与错误地解经,其后果完全不同,所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古往今来,不著边际地夸夸其谈、好为人师者不乏其人,随处可见,尤其处于当今这个浮躁的时代,趋名逐利之徒哗众取宠、误导大众者更是令人痛心疾首。经师,是要成一家之言、真正掌握文献的知识、又有真知灼见的人。这样的人是要荐献于君王、“献”给社会的。 《周易》有句话,“观乎人文,化成天下”,这应该是“文化”一词的由来,也是文化的宗旨所在。千百年来,我们这个民族,十分重视教化民众。教化的主力,应该是社会上的这些乡贤们。无论城市还是乡村,保持文脉,几千年来乡贤承担了很大的责任。他们有担当、有能力并掌握着文化的主体精神,使得我们的华夏文化代代绵延。 今天,我们倡导阅读典籍、弘扬典籍精神的同时,更应重视社会贤良的作用;在引导全民阅读经典时,还要特別注意正确地解释经典;努力地发掘这样的人才,也是值得探讨的问题。现在中央提出要重视乡贤文化的传承,要重视城市文脉的传承,我觉得这是新时期一个英明的决策。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