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多年来,萧氏崛起于南北朝,以行伍进阶,因军功显达,从平民百姓不仅跻身朝廷贵戚,而且一度问鼎江左,建立霸业,完成了华丽转身。更难能可贵的是,它是“从武到文”转型最为成功的世家,家族成员创造的丰硕文化成果不仅在中古显耀一时,直到今天还为世人所受用。而所有这些辉煌,都与一个宗亲故里紧紧相连——兰陵萧氏。兰陵,是萧氏的郡望,更是萧氏族人心中的圣地。 山东苍山兰陵镇萧公望之墓 小仲村的世家残念 兰陵镇小仲村,在82岁的萧德荣眼里有特殊的意义。作为兰陵萧氏的后人,萧德荣目前担任兰陵萧氏宗亲会的顾问。不过萧氏族人以前并不认可将兰陵县当做宗亲根源所在。那是1953年,萧德荣被分到了财政局工作,帮青山分局搞公粮征收监管工作,而青山分局就设在兰陵镇小仲村。 “当时,小仲村有四五个牌坊和三个大冢,当地人都说是‘望公墓’。”萧德荣仔细询问后得知,这个“望公”不是别人,正是先祖萧望之,这三个冢则是萧望之和他的儿子萧育、孙子萧绍的墓地。 据史料记载,萧望之是汉初名相萧何的六世孙,西汉宣帝、元帝倚重的大臣,也是著名的经学家,山东兰陵人。 在萧德荣的印象里,这三座大冢就像小山一样,仅萧望之的墓东西就足足有200米长。 不幸的是,在几年后的“大跃进”中,这三个大冢都被平掉了,墓地的封土甚至被拉到砖厂烧窑,墓盖也被揭开,从里面挖出了不少陶器、汉砖、古钱之类的东西,如今也难寻去向。 《汉书·萧望之传》记载,萧望之是兰陵中都乡中都里,所在应该就是如今的兰陵镇。萧德荣说,就像今天一般叫做城关镇,中都乡应该是当时的都城的中心地带的意思。而萧望之就居住在兰陵古镇,在去世之后才葬在了小仲村。 “小仲村,从名字发音上来看,与‘萧冢’非常像。”萧德荣说,相传小仲村就是由萧冢谐音而来,后沿称至今。 由于“望公墓”旧址被毁,从全国各地以及海外的萧氏后人们开始修陵。建殿、立碑、续家谱……这些活动也帮萧德荣逐步揭开了湮没几千年的家族历史。 萧姓的起源可以远溯到三千七百年前的殷商时代,发祥地则是如今的鲁南及苏、皖北部交界地区。秦统一后,设有萧县,汉时属于沛(今江苏北部沛县),辅佐刘邦起义建立汉朝的萧何即为沛县吏,萧何之后萧氏成为望族。 萧氏一支曾迁居到今天兰陵县兰陵镇北的小仲村,以种田为业,至萧望之时,日益显赫。 直到公元前317年,晋建武元年,北方入侵,萧望之十四世孙淮阴令萧整携兰陵萧氏宗族南迁。正是这次南迁,让这个家族大放异彩,在160余年后出现中国历史上的两朝萧氏皇帝,跻身皇族。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