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图片来自网络) 小年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节日,由于各地风俗不同,被称为小年的日子也不尽相同。民间历来有“官三民四船五”的传统,官家的小年是腊月二十三,百姓家是腊月二十四,水上人家则是腊月二十五。后来,经过演变,老百姓大多会在腊月二十三(南方也有些地区是二十四)祭灶,认为早办能早得到好运。 在台湾地区,“小年”这一称呼指的是“除夕”的前一天,腊月二十三则是“祭灶神”的日子。台湾的祭灶活动源自祖国大陆,又有自己的特点。 “祭灶神”的传说 传说玉皇大帝在每家派驻一位灶神(也称灶君、灶王爷、灶王),以监督考察这一家一年的所作所为。到了腊月二十三这一天,灶神将回到天上向玉皇大帝做年终总结和汇报。由于玉皇大帝不能亲自下凡,只能从灶神的工作报告获知各家消息,从而决定对这家是奖励还是惩罚。过了春节,各家又会将灶神接回来,继续监督这家的作为。“祭灶”实际是各家欢送灶神上天的节日。 根据传说所言,灶神是位颜值颇高的美男子,因此在北方地区有“男不拜月,女不拜灶”之说,或许有防“男女授受不亲”的意思吧。祭拜时,一般由男丁主持,如实在不得已需要女子来祭拜,则必须戴着斗笠遮掩面貌。 祭灶神的习俗 祭灶神象征着祈求降福免灾。祭灶多在黄昏,摆齐供品,焚香祭拜,把经过一年烟熏火燎的灶神画像揭下,用一块黏稠的糖瓜、饴糖、糕粘(都是黏的食物)在他嘴上,向灶王爷叮咛“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平安”之类的话,然后将画像烧掉。新年后再买一幅新灶神画像,将灶神请回来。 祭品中供奉着祭灶糖(糖瓜)和一些又甜又黏的汤圆,麦芽糖、猪血糕等。这类供品非常粘牙,是为了让灶王爷吃了之后粘住牙,不能开口讲话,人间的一些是非,就不会传到玉皇大帝那里去。 此外,台湾不少人家里都有灶王龛,设在厨房的北面或者东面,以供奉灶王神像。没有灶王龛的人家也会把灶王像贴在墙上。台湾的灶王像有两种,一种只有灶王一个人,另一种还画有“灶神奶奶”。 台湾的灶神庙 台湾主祭灶神的庙不多见。根据资料记载目前所知有四座,在宜兰县五结乡有开基灶君庙,还有新竹县北埔乡五指山灶君堂,屏东县东港镇九龙宫和屏东县佳冬乡九天宫。 按照台湾地区的习俗,农历八月初三是灶君圣诞。宜兰县五结乡开基灶君庙举行庆祝主神灶君千秋庆典仪式,隆重盛大。新竹县北埔乡五指山灶君堂,俗称上斋堂,又名云光寺,每逢农历八月初三灶王爷生日,膜拜人士络绎不绝。屏东县佳冬乡九天宫奉祀的灶君公,据说是很灵验的,问事跟消灾都很棒,游人信众不断,有不顺遂或者犯太岁的,都不妨到这里来试试看。 台湾“小年”怎么过? 既然腊月二十三要“祭灶神”,那么台湾人过“小年”吗?答案是有,就在除夕的前一天。通常外地的家庭成员都要在这一天回到家里来,等全员到齐,大家就开始围炉团圆了,因此除夕前一天为“小年夜”。 除了团圆的意思,根据《台湾过年的文化习俗》一书中记述,台湾人过小年夜有“拜天公”的习俗,天公也就是道教所说的玉皇大帝。拜天公要先看黄历也就是农民历来选择吉时进行祭拜仪式,台湾拜天公一般需要准备五牲来拜,五牲包括有猪肉、鸡肉、鸭肉、鱼肉(也可以用干鱿鱼来代替鱼肉)、豆腐干等五种。 台湾各地拜天公的风俗也不尽相同,有些地方的民众习惯在正月初九拜天公。2016年2月15日(当年的农历正月初八)福建省漳州市芗城区天宝镇珠里村的千年古宫庙玉尊宫,3000多名香客一齐祭拜“天公”。与此同时,台湾宜兰县草湖玉尊宫也举行祭拜仪式。这是两岸信众第14次在同一时刻共拜“天公”。两岸民众用这种传统方式,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幸福平安。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