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中秋夜,成都博物馆正式向公众开放。就在这个夜晚,消失了长达2000余年的汉代蜀锦织机,穿越历史尘烟,在成都博物馆中“重生”。 作为2013年中国考古六大发现之一,成都天回镇老官山汉墓以织机、医简、人体医学模型这“三宝”独步考古江湖。其中,四部“前所未见”的蜀锦提花机模型,是我国首次出土斜织机实物模型,填补了世界纺织史空白。而15日重现在世人眼中的“连杆型一勾多综提花木织机”,正是老官山汉墓出土其中一台织机的复原版。“梭过之后,居然花现”,汉代蜀锦的流光溢彩,穿越时光,款款而来。 9月15日,成都市博物馆展出的汉代织机复制品,工作人员还可以现场操作。 经纬交错,吉祥铭文汉代蜀锦织机月圆夜“重生” 脚踏综蹑,抛梭引纬。身着绿色汉服,一双素手上下翻飞,成都姑娘刘世好熟练地操作着这台巨大的木质织机。每织好一行,她身后站立的刘先进就需要踮脚推动机器顶端的横梁。在9月15日中秋夜,两人在光线昏暗的成都博物馆展厅里,用这样缓慢又繁琐的织布方式,重现着2000多年前,蜀锦的光辉灿烂。 随着时间流逝,数千根极细的黑色与金色丝线,在刘世好的手中缓缓编织成一幅花样端庄的蜀锦。刘世好说:“这是汉锦,学名‘世母极锦宜二亲传子孙锦’。我从周一开始织,4天时间只织了十多厘米长。” 这台依照出土文物研制复原的汉代蜀锦织机,正式名称为“连杆型一勾多综提花木织机”,完全依据2012年成都天回镇老官山汉墓出土的织锦机模型的结构制作,机上制织的汉锦复原的是著名的尼雅遗址出土的蜀锦纹样。 “今天现场还原的织机和织锦,都是在我国先后出土的汉代文物,今天都活过来了。”蜀锦专家王君平说,这台“连杆型一勾多综提花木织机”,是国内外权威专家详定的世界考古史上发现最早,织造工艺技术最为先进的织锦机,代表了当时丝织提花技术最为先进的织锦机,“根据同墓出土的4台的数量,有力的证明了,成都‘锦城’、‘锦都’之名,名不虚传。” 9月15日,成都市博物馆展出的汉代织机复制品,工作人员还可以现场操作。 经线起花,四方连续4台蜀锦织机重现汉代技术 四川古称“蜀”、“蜀国”和“蚕丛之国”,这里桑蚕丝绸业起源最早,是中国丝绸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蜀锦兴于春秋战国而盛于汉唐,专指蜀地(四川成都地区)生产的丝织提花织锦,多用染色的熟丝线织成,用经线起花,运用彩条起彩或彩条添花,用几何图案组织和纹饰相结合的方法织成,四方连续,色调鲜艳,对比性强,是一种具有汉民族特色和地方风格的多彩织锦。它与南京的云锦、苏州的宋锦、广西的壮锦一起,并称为中国的四大名锦。2006年,蜀锦织造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然而,直到2012年之前,蜀锦之美,蜀地纺织业之发达,都只见诸文献,从未得到实物佐证。2012年夏,成都市天回镇老官山一座西汉时期的墓地中,四部泡在水中的竹木质地织机模型重见天日。成都博物馆馆长王毅说,“汉代提花织机的发现,让这些跨越2000年的文物,填补了中国乃至世界纺织史上的史料缺憾,也印证了成都就是历史上丝绸之路的南起点。” 这是我国首次发现的完整的西汉时期织机模型。此后又3年,研究人员修复了织机模型。丝织如何成锦,终于得到解答,2000多年前的先进织锦技术,重现人间。 一人推杆,一人织锦织机高达3米60日织成一匹 “根据史料记载,古时织锦,60日成一匹,一匹值千钱。”表演织锦的王君平弟子刘先进说,现在使用的很多成语,都和织机技术有关,“像织机有很多‘综片’,丝线需要通过综片。如果综片出了问题,织锦就全乱了,所以有个词语是‘错综复杂’。”此外,千丝万缕、丝丝入扣(通筘),一丝不苟,也都是织机技术衍生出的成语。“扣”也叫杼,通“筘”,不是指衣服上的“扣子”,而是织布机上的主要机件之一,形状像梳子,用来确定经纱的密度,保持经纱的位置,并把纬线打紧。“丝丝入扣”的意思是:纺织时,经线都要从扣(筘)齿间穿过。 随老官山汉墓4台织机一起出土的,还有数名木俑,或立或坐,手臂的姿势也各不相同,组成了纺织工的场景,其中还有一名“监工”。根据这些木俑的身高比例,成都考古工作队工作人员曾做出推测:“如果按木俑与现代人的身高比例还原织机到原来的大小,应达到3米多高,4米多长,所有部件组合起来,或有一间数十平米房间大小。” 要使用这些巨大的机器,需要两人合作。一人手脚并用,一边丢梭一边推动;每织一行,另一人需要拿起木杆推动横梁一次,脚底踩动踏板一次。虽然用现代的眼光来看,这样的织法效率并不算高,但是在2000多年前,这已经是最快的织锦方法。同步播报 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 未来,让成都市民家门口看故宫展品 9月15日,中秋月圆夜,坐落于天府广场一隅的成都博物馆正式开馆。来自故宫博物院的《盛世天子·清高宗乾隆皇帝特展》揭开神秘的面纱,引来众多市民排队观展。 当天下午5点,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来到成博一楼的故宫文创产品区,接受媒体采访。他身着白褂黑裤,脚穿一双黑色布鞋,满头华发,畅谈博物馆欣欣向荣的文创事业,文物修复行业的新老传承。 让市民把博物馆带回家 众所周知,萌萌哒故宫文创产品,近年来成为“网红”,“朕知道了”胶带,故宫日历等文创口碑与销量齐飞,在年轻人中俘获大批拥趸。这次乾隆特展移驾成博,故宫还带来了数千件文创。 2015年,故宫的文创产品收入10亿,首次超过门票收入,那么故宫文创的经验是什么?单霁翔谦虚地说,故宫发展文创不过3年,还是刚刚起步、爬坡前进的阶段。外出考察的时候,他们也注重向兄弟馆学习,如何用文创关注生活。 “提起文创,不仅是大家所说的文创产品,还包括微博、微信、APP等新媒体平台。发展文创的初衷是让文物活起来,丰富广大民众的生活,让大家在参观博物馆展览之后,还能把博物馆带回家。”单霁翔表示,探索文创无止境,未来还要更加努力来发展文创事业。 未来将与成博展开合作 当天下午,市民在成博门前排起长队,渴望一窥乾隆特展。这样热闹的景象,令单霁翔非常感动。“什么是最受欢迎的博物馆?一番思索之后,我觉得高大的馆舍,丰富的馆藏,巨大的关注度这些都不重要。如果博物馆不对公众开放,对大家的生活有何益处呢?” 看到众多文博爱好者在成博门口排队有序,单霁翔介绍了故宫《石渠宝笈》展的办展经验:“如果观众夜里还在排队,建议工作人员给大家发方便面。” 在他看来,成都市民热爱文化,享受文化,这是发展博物馆事业的最大优势。此前故宫多次到成都办展,曾带着火锅、麻将相关文物到武侯祠展览,深受市民喜爱。他表示未来将与成博有更多合作,让市民在家门口就能一睹故宫展品的风采。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