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儒学 > 儒学研究 > 其它 >

杨朝明:坚定文化自信,筑牢道德基石——关于十九大报告文化部分的解读”

http://www.newdu.com 2017-12-14 未知 newdu 参加讨论

    2017年10月18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在党的十九大次代表大会上作报告,报告内容全面深刻,大气磅礴,气势恢宏,令人振奋认真聆听,又认真学习领会之后,有一些初步感悟。——杨朝明
    一、中华民族新时代的伟大文献
    习近平总书记所做的报告是一个鸿篇巨制,是中华民族新时代具有重大标志性意义的伟大文献,不仅拿出了民族复兴的时间表、路线图,而且从过去五年的具体实践中,我们事实已经迈开了走向民族伟大辉煌的坚实步伐。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继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之后的又一次历史性飞跃。回顾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两次理论飞跃,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这一次理论飞跃的最大特色,是基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自信,基于对“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的高度把握、深度理解。如果没有对中华民族文化创造的正确认识,没有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自知、自信,以及在此基础上的温情与敬意,就不会这样的大气魄、大格局、大制作,就不会如此的举重若轻、化繁就简,就不会这般的运筹帷幄、高瞻远瞩。
    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内涵丰富,博大精深,她包涵物质的、制度的、观念的多种层级或层次,我们应该理解伟大的中华民族何以“比世界上别的民族”能更加和睦、更加和谐地共同生活了几千年,找到自己民族文化的立足点。可以说,任何简单化、形式化、表面化的理解与认知,都没能把握中华文化的深层智慧和内在精神,都没能把握中华文化的真精神。
    在深层把握几千年中华文明智慧的基础上,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具体实际深层结合,才能娴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指引我们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得到了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的衷心拥护爱戴,习近平总书记的雄才大略、远见卓识与坚定信念,是因为他立足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的历史高点,惟其如此,他才成为中国人民的英明领袖,不愧为新时代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不愧为党的一代核心。惟其如此,才有中华民族新时代伟大理论的建构!
    二、文化自信与文化自知
    十九大报告提出“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这种特殊的语境中,强调“坚定文化自信”,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重要的理论意义。在此之前,习总书记已多次在不同的场合提到“文化自信”。如在中国共产党建党95周年庆祝大会的讲话上,习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文化自信,这不仅是在以往所说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之后的“第四个自信”,而且是更为根本、更具有魂魄意义的自信。只有自知,才有自信;有了自信,才有自尊。
    诚如十九大报告中所言:“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文化自信的提出,是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三个自信”问题认识的深化与系统化,也是当代中国新文化建设理论进一步体系化的重要标志。“四个自信”相互联系不可分割,但文化自信却是更为基础、更为坚实、更加持久、更加深沉的自信。
    近代以来,由于政治衰败和军事上挨打,中国逐渐丧失了文化自信,在反思落后原因的时候,不少人转嫁或迁怒于自己的传统文化,强化或放大了对传统文化负面影响的认识,于是,在20世纪的中国,竟然形成了“反传统的传统”。当年,王国维曾说“可爱者不可信,可信者不可爱”,作为一种强势文化,西方竟然一时压倒了东方,似乎西方文化成为“可信”的文化,而东方文化转而成为“不可信”的东西,中国的文化自信遭受到打击。而今,中国发展举世瞩目,十九大报告中展示了近五年我们在经济建设、思想文化、深化改革、民主法治、生态文明建设等十个方面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尤其是思想文化建设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深入人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广泛弘扬”,“主旋律更加响亮,正能量更加强劲,文化自信得到彰显,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大幅提升”,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已经到了该找回中华民族文化自信和坚定文化自信的时候了。
    文化自信具有极深的意涵。文化应该面对生命的世界,而不是物象的世界。文化自信源于文化自知,如果把文化比作一棵树,真正的自知必须知道它的根有多深;如果把中国文化比作生命体,真正的自知应该了解它的魂在哪里。曾经有学者谈到文化“魂不附体”,恐怕说的正是文化的自信问题。就中国文化的现状而言,“认识自我”甚至比“介绍自我”显得更为紧要。如果没有文化自知,缺少文化自信,就无法赢得理解与尊重,就只会理论漂浮,思想缺钙,不接地气。
    文化自信内涵十分丰富,但如果仔细观察和体会,不难看出其中最为核心的就是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自信。经过几千年的创造与积淀,中华文化已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构成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这是我们最突出的文化优势、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因此,早在2012年12月在广东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就十分明确地指出,我们决不可抛弃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恰恰相反,我们要很好地传承和弘扬,因为这是我们民族的“根”和“魂”,丢了这个“根”和“魂”,就没有根基了。在十九大报告中,习总书记又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
    孔子思想和儒家学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体,是中华民族最值得珍视的宝贵遗产。我们看清了中国文明的绵延之路,就不会再妄自菲薄,就能理解以儒学为代表的传统思想的高度与深度。中华民族文化像一棵生生不息的文明之树,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结出了不同的文明花果。也只有在这样的意义上去认识孔子儒学,才会看到中华民族文化这棵生命之树的根,才能培根固元,也只有如此,才会找到古老中华民族这位东方巨人的魂魄。
    三、文化的“登峰”与“落地”
    坚定文化自信与传统文化的弘扬密切相关。怎么来通过弘扬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首先要理性认知影响文化自信的制约因素。比如学术研究与考古材料都证实,尧舜以来尤其三代文明已有较高的发展水准,“百家争鸣”只是对历史文化的继承、总结与反思;近代中国落后挨打,极尽屈辱,在反思落后原因的时候,不少人迁怒于自己的传统文化,强化或放大了对传统文化负面影响的认识;先秦时期儒学带有明显的“德性色彩”,而秦汉以至清朝的“帝制时代”则染上了显著的“威权色彩”,近代以来反思儒学,持“保守”立场的人多看到了儒学的真精神,持“激进”立场的人则更多看到了作为“封建专制灵魂”的那个“偶像的权威”。在新旧文化交汇、中西文化碰撞的夹缝中,许许多多的人难免带有文化转型时期的人格特征。了解这些才能讲清楚“学术的中国”和“理论的中国”,讲清楚“历史的中国”与“现在的中国”。
    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坚持全民行动、干部带头,从家庭做起,从娃娃抓起。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这里对坚定文化自信、弘扬传统文化提出了具体要求。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继承创新,展现中华文化的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对于我们传统文化研究者更是义不容辞、责无旁贷。具体而言就是既要“登峰”又要“落地”。所谓“登峰”,即探讨传统文化的发展和变化,了解传统文化形成的深度、高度,了解传统文化与社会的关系。所谓“落地”,即对传统文化了解的基础上,把一系列研究成果进行转化,让传统文化走进大众、走进中小学,走向社会,服务于社会,只有当文化经典开始润养人们的日常生活,人们从中切实受益,分辨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明显增强,文化自信才会本能地树立起来。概而言之,在加大学术研究引领的同时,应切实思考怎样“润物细无声”地浸人的心灵。
    四、筑牢“道德”“信念”的基础
    在十九大报告中“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即是“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文化有不同层级,深层的观念文化决定着表层的物质文化、中层的制度文化,观念的文化是信仰与信念,是道德与价值,弘扬传统文化的核心与关键,在于穿越纷杂的外部形式,洞达本质。道德问题属于文化的核心内容和深层次问题。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孔子思想在中国历史上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德与道密切相联。孔子说得好:“道以明德,德以尊道。非德,道不尊;非道,德不行。”道属于价值信仰,德则是行为规范。道与德二位一体,相辅相成。信仰决定德行,德行体现信仰。有怎样的信仰和追求,就有与之相应的为人处世方式,视听言动体现着德性,德性高的人自觉视岗位如道场。孔子思想对个人道德修养,尤其对青少年的是非观、人生观、价值观培育十分有益。他就是要把人培养成为有爱心、有情怀、有担当、爱学习、求上进的君子,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注重自我修养和道德实践。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这应该成为铭刻在亿万中国人心中的训诫,成为全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标准。社会责任需要全社会成员共同担当,德行修养需要全社会积极参与。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激励人们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这同样属于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重要内容。而坚定文化自信需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美德。有一位西方学者曾说:“在孔子学说的影响下,中华民族比世界上别的民族更和睦、更和平地共同生活了几千年”。直到今天,孔子所阐述和确立的很多价值观念仍然是我们的立足点,这是中华儿女的生命底色。在新的时期,价值与信仰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实现的大计。“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坚定文化自信,需要我们继承前人的道德智慧,推陈出新发展道德,将之变成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资源,通过坚持不懈的宣传教育和实践养成,引导人们确立正确价值坐标,自觉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形成奋发向上、崇德向善的正能量,用传统的“四维”“四端”“五常”“八德”滋养我们的价值观,以之作为搭建中华文化大厦的“四梁八柱”。努力实现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所提出的“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