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大师!

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诸子百家 >

纵横交织的论证体系(2)

http://www.newdu.com 2017-12-14 《涪陵师专学报》第16 卷 王广福 参加讨论

    如此纵横交织的论证体系,必然打破文史哲界限,变换新的立论角度。就《 战国策》 文本论《 战国策》 ,很难跳出前人论该书的案臼。文史哲向来不分家,尤其是在先秦著作中。如果人为地割裂其联系纽带,往往会失之偏隅,难以还原历史原貌。《纵横家研究》 以文史哲熔于一炉的研究方法,多视点、多角度、多层次地论述纵横家,仿佛是在纵横交织的四维空间中对纵横家作一一定位。论者以史学家的学识和眼光,从战国乱世的背景切人,展示了纵横家由兴起,到驰骋政治舞台,叱咤风云的盛况及最终走向衰落的历史轨迹,探讨了纵横之学的特征和种种弊端,总结规律和若干启示,辞意恳切,耐人寻味,表达了一位人文学者的社会良知和对现实社会的关注与思考。论者还把对纵横家的研究上升到哲学高度俯视。从《易经》 的阴阳理论,到老子的对立统一的辩证法,再到纵横家的纵横裨阖计谋及转祸为福理论的形成,穷本讨源,条分缕析,言简意赅;并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历史唯物主义基点剖析纵横家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切中要害,高屋建领。该书还从三个方面探讨了《战国策》 的文学价值,即“纵横之学”、“纵横之英”和“纵横之文”。无论是对其思想内容的把握,还是对其艺术特色的分析;无论是对人物形象的分析还是对语言风格的阐释;无论是对文体因革的发掘,还是对寓言艺术的剖析,都不乏真知灼见。
    也正是在这种纵横交织的论证体系下,论者把宏观审视与微观透视和谐地统一起来。以宏观驾驭、包容微观,又以微观折射、体现宏观。如果说以纵横家的历史轨迹为纵线构成了全书的整体框架,体现了论者宏阔的学术视野和卓越的学术水平的话,那么,全书各章节内部及某些章节间则是众多生动饱满的横线,体现了论者丰厚的学养和扎实的学术功底。纵、横线索交织,学术眼光和学术素养并具,使该书显得尤为厚重。厚重与单薄是衡量学术成果的有效标尺。厚重是学者长期积累、思考、融会贯通的学术升华;是学者学识眼光和学术功底的结晶;是一本书体系周密,论证严谨,内容充实丰赡的境界。《纵横家研究》 在宏观阐述历史规律的同时,把思维的触角深人到微观世界,探微索隐,精雕细琢,提出了诸多新颖独到的见解。如对“纵横家之祖”进行考证,得出传说中的鬼谷先生乃子虚乌有的结论,进而考证号称“春秋辩士”的孔子高足子贡才是“纵横家之祖”。其理由如下:一,子贡长于辞令,富有外交才能,是孔门“言语”科之翘楚;二,孔子称赞子贡为“辩士”,与后来纵横家的称号相同;三,《史记· 仲尼弟子列传》 所载子贡的游说之辞与纵横策士之语相似,其游说功效亦与后世纵横家“出奇策异智,转危为安,运亡为存”(刘向《 校战国策书录》 )相同;四,汉代人常把子贡与公认的纵横家鬼谷子相提并论。其论述以考据为基本方法,资料翔实.论证严谨,说服力强。
    总之.《 纵横家研究》 运用了纵横交织的论证方法,体系周密,论证严谨,对《 战国策》 及纵横家研究作出了重大突破。它所展示的研究方法和思路,对我们研究其他课题都是大有裨益的。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国学理论
国学资源
国学讲坛
观点争鸣
国学漫谈
传统文化
国学访谈
国学大师
治学心语
校园国学
国学常识
国学与现代
海外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