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庆祥,1980年生,文学博士、诗人、青年批评家,现为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讲师。 其专栏"文艺时评"将对中国现代以来(包括当下)重要的文学经典、文学理论和文学现象进行"解读"或者"再解读"。 1985年,浙江杭州,一次"秘密"的文学会议正在这个风景如画的城市召开,来自南北的数十位青年批评家和作家聚集在空军干休所的狭窄房间里面,激动地讨论着中国文学未来发展的大计,因为一些众所周知的原因,这次会议被要求不记录、不录音、不发布相关消息和会议内容,这就是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神秘而重要的"杭州会议"。随后不久,韩少功发表《文学的"根》、阿城发表《文化制约着人类》,中国当代文学上轰轰烈烈的"寻根文学"登上历史舞台。 在80年代,通过投身于某一种文学潮流(如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寻根文学等)来获得在文学场相对优先的位置成为一种主要的文学生成机制。这是中国当代文学生成的一种很特殊的方式,从来没有一个时期出现过如此密集的文学思潮并造就了一批批经典作家和经典作品。在很大程度上,韩少功同样是这样一种文学生成机制的"受益者"。他进入当代文学史正是与 "寻根文学"紧密捆绑在一起的。但问题是,当"寻根文学已经是当代文学史上一个巨大的无法逾越的神话"或者成为一些"抽象的历史形式、文学术语和概念"的时候,它已经对我们认识具体的历史问题形成了阻碍。可能正是出于这种考虑,陈晓明在1994年左右就认为"韩少功是唯一可以从寻根的布景中剥离出来的作家"。在陈晓明看来,这种剥离的目的是为了进入一个更具有个人性和连续性的韩少功的写作史,但是他最后的结论却很奇怪,他把莫言的《红高粱家族》作为"寻根"这颗"疯狂的石榴树"结出的最后果实,并认为至此"寻根文学"不仅"埋葬了自己,也埋葬了当代中国最后所具有的巨大历史冲动。"但是,当韩少功的《马桥词典》《暗示》以及不久前的《山南水北》一一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时候,我们不禁要问,"寻根"终结了吗?或者说,是"寻根"的哪一部分终结了?而哪一部分还继续顽强地保存了下来? 毫无疑问,"寻根文学"是一个建立在对当时中国文学和文化深刻认识基础上的"深谋远虑"的文学行为。当时的文学环境是,一方面,随着文化热的兴起,大批的西方着作被翻译进来,大大拓展了人们的文化视野,求新求变成为文化思想界的潮流;而另一方面,官方意识形态还在竭力维持着其文化领导权,努力规范着文化思想界的发展方向,并在1983年左右发起了声势浩大的"清污运动"。这种特殊的历史语境给当时的文化界带来了双重的焦虑,既需要借助"异质"文化来打破官方意识形态文化一统的局面,另外一方面,这种"异质"文化如果仅仅局限于西方文化则可能丧失民族的主体性。"寻根文学"的提出实际上是应对这两个焦虑的产物。韩少功在《文学的"根"》一文中说:"五四以后,中国文学向外国学习,学西洋的、东洋的、俄国和苏联的;也曾向外国关门,夜郎自大地把一切洋货都封禁焚烧。结果带来民族文化的毁灭,还有民族自信心的低落……但就在这种彻底地清算和批判中,萎缩和毁灭中,中国文化也就能涅盘再生了。"实际上,无论是韩少功对所谓的"楚文化"追寻,还是阿城对"老庄"的迷恋,他们都有一个隐藏的目的,那就是努力打破当时"革命文化"一统天下的局面,又不迷信于当时的"西方文化",而是回到所谓的"文化的根",发掘本民族文化上的多样性,从而重建已经发生巨大断层的"民族文化"和"民族文学"。 只是在当时特殊的历史语境下,很多问题还相当敏感,所以对这一目的的表达还非常隐讳和含蓄,阿城就曾经回忆:"当时写《文化制约着人类》,题目还好,可是内容吞吞吐吐,那时候还怕牵连我父亲。"而韩少功也在文章中使用一个比较中性的"规范文化"来指称当时需要改变的"革命文化"。 但无论如何,"寻根文学"作为一种寻找"异"的历史冲动,其出发点虽然是"文学的"(文学的创新),但其最终的目的却是"文化的"(寻找多样的文化)。这正是韩少功所谈到的:"寻根就是根据这两个问题:一个是创作实践状况,两代作家的成长道路,怎样继续提高一步;第二个就是怎么样看待东方文化,东方文化的前途和现在面临的迫切需要改造的任务。" 那么,"寻根"需要解决的两个问题完成了吗?第一个问题基本上不需要论证,文学史已经证明,"寻根文学"在审美意识、主体观念和语言表达上都为中国当代文学贡献了一个高度。正如陈晓明所言,"它实际完成了一次文学观念和审美风格的变异"。从这一点看来,作为文学的"寻根"实际上是成功的,但是也正是这种成功过于"巨大",它反而掩盖了"寻根"的另外一个向度,这里就涉及到第二个问题,作为寻找另一种"文化构成"的"寻根"完成了吗?韩少功在1985年的代表作品回答了这个问题。我们在《爸爸爸》和《女女女》等"寻根文学"的经典作品中读到的不是韩少功所谓的"绚丽的楚文化",而恰恰是一个需要被改造的落后的丑陋的文化"异类",而在"寻根文学"的另一部代表作品《小鲍庄》里,"仁义"所代表的儒家文化也被描述为鲁迅式的"吃人"礼教。这是一种让人惊讶的名不符实,"寻根"本来是为了寻找一个足够强大的可以救赎整个民族的文化,最后却回到了"批判国民性"的老路子上了。实际上,"寻根"的确寻找到了一些文化之根,如楚文化,道家文化,吴越文化等等,这些文化类型的发现也确实突破了"革命文化"一统天下的局面。但问题的关键是,这些寻根者们对于这些文化的态度却停留在"五四"的水平上,文化的确认再一次成为文化的批判。我想,这正是阿城后来指责"寻根"失败的主要原因。而韩少功,作为寻根文学最早的发起人,他早就预言了寻根"早产"的性质。在1986年,他已经意识到,寻根是一个分层次的"文学/文化"实践,它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在所谓的"寻根文学"的运动中,"寻根"只不过完成了其最表面化的任务。在我看来,因为"寻根"的这种"未完成性",可以说"寻根文学"之后有一个"再寻根",而韩少功,无疑是这一个"再寻根"的身体力行的实践者。韩少功90年代以来的系列作品只有置于这样一个历史的链条中才凸显出其重要的意义。 2009/7/2 于人大品园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