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中国大地上出现的“国学热”,已是不争的事实。我们应该怎样看待当前兴起的这股“国学热”?换句话说,为什么在当前的中国,“国学热”能够兴起?我认为,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促成了当前“国学热”的兴起。 ■中国近年来经济的持续发展引发了国学热 这次国学热的出现与20多年来中国经济的发展、国力的增强、国际地位的提高,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我们知道,自鸦片战争以来的一百多年间,中国从一个曾经在经济、政治、文化方面遥遥领先于世界的大国,沦落为在西方的洋枪洋炮面前不堪一击的封建帝国。巨大的反差,使国人在思考这个问题时,感情色彩占据了上风,认为中国社会之所以沦落到那个样子,全是传统文化、儒家思想惹的祸,于是,批判传统文化,否定儒家思想就成为了鸦片战争以后的主流思潮,主要表现在太平天国起义时期、五四时期、全国解放初期、“文革”时期和改革开放的最初十年。儒家思想先后遭遇过数次大劫难。 改革开放以来的20多年间,我们的社会走出了过去那种封闭保守的僵化状态,由以阶级斗争为纲走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由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在各个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以及与国际社会交往的日益频繁,中国人越来越迫切需要了解自己民族的历史,越来越需要表明自己民族所具有的独特价值的东西,这就激发了中国人复兴传统文化的强烈愿望。当我们试图从传统中寻找能代表我们民族的精神和文化象征时,挖掘传统文化及儒家思想中有价值、有益的思想资源就成为很自然的事,这也是我们这个民族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的一种表现。这或许就是当今国学热产生的一个原因。 ■亚洲四小龙的经济腾飞直接引发了国学热 亚洲四小龙就是指新加坡、韩国和中国的台湾、香港地区。新中国成立以后,大陆研究儒家的声音基本上消失了,儒家思想研究的重点转到了我国港台地区。港台地区研究儒学主要有两个地方,一个是香港的新亚书院,一个是台湾的东海大学。但在港台地区,真正兴起,真正受到重视是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之后。为什么?因为七十年代欧美经济不景气,而属于儒家文化圈的日本及亚洲四小龙却出现了经济的持续和快速增长,实现了经济腾飞,创造了一系列的“经济奇迹”。对这种现象,东西方学者很自然就要追问:这些国家和地区为什么会出现经济高速增长的势头?它背后的动因是什么?当人们试图探寻其中的深层原因时,人们惊奇地发现,这是得益于一种群体性的社会心理和社会文化,这种社会心理和社会文化的基础就是来源于有着数千年历史传统的儒家思想,就是来源于以儒家伦理为核心的“东亚价值观”。在这些学者看来,日本和亚洲四小龙经济腾飞的精神动力正是来自于儒家伦理,是对儒家伦理的成功应用和改造的结果。如日本著名企业家涩泽荣一在他的《论语加算盘》一书中,认为自己成功的经验就是算盘加《论语》,既讲精打细算赚钱之术,也讲儒家的忠恕之道,开创了儒家式经营之风。新加坡国立大学教授陈荣照也提出了儒教精神促进了新加坡经济起飞的观点。 中国作为一个具有两千多年儒家思想传统的国家,作为东亚儒家文化圈的核心,很自然就会产生一种联想:儒家文化、儒家伦理导致了亚洲四小龙的经济腾飞,当我们的经济要发展,要腾飞的时候,也必须重视对儒家文化、儒家伦理的研究。这或许是当前国学热形成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港台新儒家代表人物对大陆学术界的反哺引发了国学热 现代新儒学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一是从“五四”新文化运动至20世纪30年代初,这是现代新儒学的开创期。这个时期的主要代表人物有梁漱溟、张君劢、熊十力等。二是从20世纪30年代初到40年代末,这是现代新儒学的发展期,主要代表人物有冯友兰、贺麟等。这两个阶段大致范围是1919年到1949年,是在大陆出现的。三是从20世纪40年代初到70年代末,这是现代新儒学的成熟期,主要代表人物有唐君毅、牟宗三、徐复观、钱穆、方东美等。四是从20世纪80年代初至今,这是现代新儒学的复兴期。主要代表人物有杜维明、成中英、刘述先等。第三代、第四代新儒家代表人物主要是在港台。 当代国学热的兴起与港台地区第三代、第四代新儒家的代表人物的努力是密不可分的。他们以接续和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为己任,主张在西方文化面前,应该完好地保留中华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和国民精神。他们著书立说,四处讲学,身体力行,在世界一些主要国家和地区有很大的影响。他们的著作20世纪80年代以后陆陆续续在大陆出版并广为流传,大陆学者也兴起了对港台新儒学学者及其思想的研究高潮。随着研究的深入和交流的不断扩大,在中国大地上出现儒家文化热和国学热就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 ■国学热的兴起与海外华人的积极推动有很密切的关系 据说,我国目前在世界各地的华人大约有3500万,这些华人散居在世界的各个不同角落,能把他们联系在一起的就是他们对中国历史和中国文化的归属和认同,对具有共同的民族心理和价值观念的归属和认同,这一点是至关重要的。 我国每年举办的各种祭祀活动,如祭祀伏羲、祭祀黄帝、祭祀大禹、祭祀孔子等,都会有成千上万的海外华人回到祖国,共同祭祀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和道德始祖,这些海外华人的思想情感和文化认同作为一种外力,也推动了当前国内国学热的升温。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