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句话出自《论语·阳货》。原文是说:孔子的一位弟子问孔子,说服丧三年时间太长了,能不能减为一年?孔子没有直接回答,只是反问他一句:“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如果你不服丧三年,服丧一年,就让你吃好的,穿好的,让你欣赏乐舞,你能心安吗? “女安则为之”。如果你能够心安,你就那样做好了。孔子接着解释说,所以要规定服丧三年,是因为每一个人都有三年不能离开父母的怀抱,所以真正有道德的人,父母去世以后,你让他不服丧,让他吃肉,让他吃好的,穿好的,让他去欣赏乐舞,他都没有这个心思,他会于心不安。这位弟子出去后,孔子批评这位弟子不仁,说这位弟子这样问,难道他没有受过父母抚养的恩惠吗? 孔子问弟子“你能不能心安?”并且说“女安则为之”,把问题的焦点集中到能不能心安上来,有着深刻的意义。他接着解释说,由于父母对子女的养育之恩,父母去世后子女“食旨不甘,闻乐不乐”,三年之丧的规定正是适应子女对父母的这种感情;如果不这样做子女会于心不安。如果一个人在丧期中,吃喝玩乐不觉得不安,那丧礼也就没有了意义。这里孔子说明了一个重要的思想,就是道德的基础是在于人性,是发自内心的自觉的要求。它不是为了能得到什么,而只是为了求自己心安;只有这样做了才能够心安,不这样做会受到良心的谴责。这是对道德精神的一个说明。 孟子也有一段话讲到这一问题。他说人都有恻隐之心,见到婴儿爬到井边快要掉下井去,每个人都会有惊惧紧张的心情,伸手去救。这样做不是为了讨好婴儿的父母,也不是为了在众面前讨一个好名声,只是出于人的本性,觉得应该这样做。这就是仁的基础。 在《论语》中,孔子多处反复讲到这个意思。如: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等等。基本的意思都是说,真正的道德精神是不求回报,只求心安;只为提升自己,不为做给人看的。中国人常说,为人做事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说的也是这个意思。见义勇为,舍己救人的英雄,冒死进行战地采访的记者,抗非典战斗中无反顾地抢救病人的白衣战士,当人们问起他们为什么这样做的时候,他们的回答惊人地相似,都只有一句话:这是我应该做的。也正是体现了这样的道德精神。 在日常生活中,有人不理解这种道德精神,常有人问,他们图的是什么?这样问,他想的是能有什么好处,值得不值得?不是能不能心安。不久前看到一篇关于传统美德的短文,题目是“诚信的妙用”。文章从各个方面讲述诚信的“妙用”,倒也颇为全面。他也是只想到有什么“妙用”,没有想到心安不安的问题。严格说来,只是因为有好处可得而讲诚信,做好事,还不是真正的道德精神。看到对己有利,他会愿意去做,可以是一个“好之者”,却不会成为一个“乐之者”。而且,如果只从“妙用”看,那么,如果抛弃诚信给他带来眼前的巨大利益,他就会毫不犹豫地选择欺诈的妙用而抛弃诚信。 所以,诚信的教育,道德的教育,一定要着眼于道德精神的培养。不仅要要讲应该怎样做,这样做有什么好处,更要经常拿孔子问弟子的话问问自己,这样做能不能心安。这样来培养自己的道德自觉。 2005年2月6日 2005年2月9日 (责任编辑:admin) |